-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247178.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连续结构双尺度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提取非连续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位移场;获取晶体塑性模型参数,在非连续结构的危险位置建立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将非连续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位移场作为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构建非连续结构的双尺度有限元模型;获取蠕变指示因子及其临界值和疲劳指示因子及其临界值;预测非连续结构的蠕变疲劳寿命。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反映非连续结构在宏观尺度上的受力情况,而且能够揭示非连续结构在微观尺度上的损伤演化,有效获得蠕变疲劳裂纹萌生的危险位置,从而能够精确预测非连续结构的蠕变疲劳寿命,并为非连续结构的过早失效预防和延寿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2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23012.9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孔结构挤压装置,涉及孔挤压强化技术领域,包括挤压芯棒,挤压芯棒包括挤压强化段和安装段,安装段能够与驱动装置连接,挤压强化段能够伸入含孔结构的待挤压孔内,以对待挤压孔进行挤压;挤压强化段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包括沿挤压芯棒的轴向设置的导入弧形段和平面段,平面段的直径等于导入弧形段的最大直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含孔结构挤压装置的含孔结构挤压总成。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含孔结构挤压装置的挤压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在引入旋转进给时凸起对孔壁的划伤,进而提高孔壁质量,同时在旋转进给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减少孔壁材料沿轴向的流动堆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7727.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叶根应力水平的类结构件设计方法,涉及试验测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几何尺寸和边界条件,对部件进行全尺寸有限元分析,得到部件全尺寸应力应变分布;根据边界条件,对初始类结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类结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布;基于部件全尺寸应力应变分布和类结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布,确定类结构件;将类结构件添加到类结构件数据库中。本发明基于部件全尺寸应力应变分布和类结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完成类结构件设计,能够简化类结构件设计流程,进而提高类结构件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1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72083.5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N3/04 , G06N20/00 , G06F111/06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的蠕变疲劳寿命数据组,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每一个蠕变疲劳寿命数据组均包括实验蠕变疲劳工况参数、中间计算参数和相对应的蠕变疲劳对数寿命;提供ELM模型,利用训练集中的数据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ELM模型的最优权重矩阵、最优偏置向量,进而得到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根据测试集中的蠕变疲劳寿命数据组对所述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本发明弥补了传统方法在预测蠕变疲劳寿命时精度低、成本高的不足,可充分利用变异PSO算法优化ELM模型权重矩阵和偏置向量的优势,具有误差小、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4098.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孔强化的挤压装置和孔挤压强化工艺,涉及孔加工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第一挤压芯棒和第二挤压芯棒,第一挤压芯棒的至少部分外侧壁能够挤压底孔的第一孔本体的内侧壁;第二挤压芯棒的至少部分外侧壁能够挤压底孔的第一孔边倒角的内侧壁。方法包括:使第一挤压芯棒的外侧壁与底孔的第一孔本体的内侧壁接触并挤压第一孔本体的内侧壁,使第一孔本体的内侧壁产生弹塑性变形;使第二挤压芯棒的外侧壁与底孔的第一孔边倒角的内侧壁接触并挤压第一孔边倒角的内侧壁,使第一孔边倒角的内侧壁产生弹塑性变形。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材料和结构设计、不增加零件重量的基础上提高孔结构的疲劳强度、抗应力性能、抗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5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882000.3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损伤的表面强化构件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表面强化构件技术领域,首先模拟含孔结构冷挤压强化过程获得残余应力分布场,然后在宏观尺度上探究残余应力对材料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再次通过将晶粒尺寸效应考虑到初始滑移阻力中对晶体塑性模型进行修正,在微观尺度上考虑塑性变形层的影响,并通过双尺度建模方法将宏‑微观尺度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耦合;最后根据疲劳指示因子预测表面强化构件的疲劳寿命。本发明同时考虑残余应力和塑性变形层,在宏观尺度上将残余应力场引入到表面强化构件的有限元模型中,在微观尺度上将晶粒的尺寸效应考虑到晶体塑性模型中,实现了表面强化构件在疲劳载荷下的精确寿命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47178.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连续结构双尺度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提取非连续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位移场;获取晶体塑性模型参数,在非连续结构的危险位置建立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将非连续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位移场作为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构建非连续结构的双尺度有限元模型;获取蠕变指示因子及其临界值和疲劳指示因子及其临界值;预测非连续结构的蠕变疲劳寿命。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反映非连续结构在宏观尺度上的受力情况,而且能够揭示非连续结构在微观尺度上的损伤演化,有效获得蠕变疲劳裂纹萌生的危险位置,从而能够精确预测非连续结构的蠕变疲劳寿命,并为非连续结构的过早失效预防和延寿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853877.5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蠕变疲劳剩余寿命评定方法,包括: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编译基于位错密度的晶体塑性本构方程;确定晶体塑性本构方程的材料参数;对待测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进行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获得待测材料在不同蠕变疲劳工况下的力学响应;提取待测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在每个循环周次下的累积能量耗散,确定待测材料的局部能量耗散体积占比和待测材料的容许蠕变损伤和容许疲劳损伤;绘制三维蠕变疲劳剩余寿命评定图,计算待测材料的蠕变疲劳剩余寿命。本发明的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蠕变疲劳剩余寿命评定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材料的蠕变疲劳剩余寿命评定,具有直观、可实施评定、精确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22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823012.9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孔结构挤压装置,涉及孔挤压强化技术领域,包括挤压芯棒,挤压芯棒包括挤压强化段和安装段,安装段能够与驱动装置连接,挤压强化段能够伸入含孔结构的待挤压孔内,以对待挤压孔进行挤压;挤压强化段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包括沿挤压芯棒的轴向设置的导入弧形段和平面段,平面段的直径等于导入弧形段的最大直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含孔结构挤压装置的含孔结构挤压总成。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含孔结构挤压装置的挤压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在引入旋转进给时凸起对孔壁的划伤,进而提高孔壁质量,同时在旋转进给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减少孔壁材料沿轴向的流动堆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0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01758.X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高温部件概率可靠性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可靠性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有限元高温部件模型;将蠕变疲劳损伤模型嵌入所述有限元高温部件模型,得到高温部件蠕变疲劳损伤仿真模型;根据高温部件蠕变疲劳损伤仿真模型确定待测高温部件的危险点;根据危险点对应的物理数据确定随机变量,并对随机变量在概率密度函数上进行抽样离散,确定有限元输入数据集,进而确定训练集;根据训练集对代理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高温部件蠕变疲劳损伤计算代理模型,进而确定多组高温部件蠕变疲劳损伤数据;根据多组高温部件蠕变疲劳损伤数据计算待测高温部件的可靠度。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高温部件的可靠性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