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7167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6515.X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3/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载溴化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材料由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核壳结构及其外层负载的溴化银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氯化高铁为前驱体,聚乙二醇为分散剂,乙二醇为高沸点溶剂利用水热法制备单分散性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2)用法包覆二氧化硅形成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核壳结构;(3)以硝酸银为银源,溴化钾或其它溴化物为溴源,在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表面负载溴化银,用紫外光对溴化银微晶进行光还原处理,使其表面原位形成银纳米粒子。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催化剂形貌可控、可磁控回收重复利用等优点。本发明所制备的催化剂能对染料等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3288090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239204.6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B33/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方体二氧化硅(SiO2)空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立方体二氧化硅壳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立方体溴化银(AgBr)微晶作为模板剂,在其表面包覆SiO2,即得到核壳结构的AgBr@SiO2;(2)将所得到的AgBr@SiO2进行热处理;(3)用可溶解溴化银的溶液对AgBr@SiO2进行处理,除去溴化银模板,得到立方体二氧化硅空壳。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SiO2材料形貌可控等优点。本发明所制备的材料可用于医学上生物大分子和药物的缓释、控释的药物载体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941090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31539.0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状钒酸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材料由均一棒状钒酸银微晶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高分子保护剂存在下,采用双注沉淀法,制备棒状钒酸银微晶;(2)通过温热水洗涤除去高分子保护剂和无机盐;(3)用明胶进行储存钒酸银微晶。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的优点,适合于大规模制备棒状钒酸银光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8589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9971.3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珊瑚状多孔结构溴碘化银/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剂中碘化银含量为0~25%(mol/mol),其表面由银纳米粒子构成。所述多孔光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以银铝合金为原料,采用去合金化法制备多孔银单质;(2)在双氧水与溴化钾存在下,将多孔银转化为多孔溴化银;(3)利用离子交换法,将部分溴化银转化为溴碘化银;(4)用紫外线对溴碘化银进行光还原处理,在其表面生成银纳米粒子,得到珊瑚状多孔结构溴碘化银/银光催化剂。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所制备催化剂具有可见光活性高和易于回收等优点,可利用可见光高效降解染料等有机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94107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75155.1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1/06 , C01G23/053 , C01G2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10}高能面暴露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材料由暴露面为{101}、{001}和{110}面,且{110}所占比例高达2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水溶液体系中,加入钛源,并以双氧水及氢氟酸作为晶体生长的调节剂,在120~220℃下水热反应3~36小时,即可得到{110}面暴露的锐钛矿二氧化钛单晶;(2)通过水洗离心,高温煅烧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3)用真空干燥箱对样品进行干燥,得到二氧化钛单晶光催化材料粉末。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等优点,且本发明所制备的光催化剂对染料等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7475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74420.7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溴化银/二氧化钛催化剂光解水制氢效率的新方法。本发明改进了以往光解水以醇类或无机盐作为牺牲剂的方法,采用甲酸钠牺牲剂,以及甲醇与甲酸钠混合溶液作为牺牲剂来提高光解水制氢的效率。本发明所提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卤化银材料的光解水制氢实验,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使卤化银光催化材料光解水制氢速率提高约26倍,并显著提高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335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60912.9
申请日:2011-09-0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7/08 , B82Y30/00 , C02F1/32 , C01B3/04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银/立方体溴化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材料由均一的立方体溴化银微晶及其表面原位形成的纳米银构成,纳米银粒子重量占催化剂总重量的3~2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高分子保护剂存在下,采用双注沉淀法,控制反应过程的pBr值,制备立方体溴化银微晶;(2)通过温热水洗涤除去高分子保护剂和无机盐;(3)使用紫外灯对制备的溴化银微晶进行光还原处理,即可得到纳米银/立方体溴化银光催化材料。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不需高温、催化剂形貌可控的优点。本发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可通过银纳米粒子等离子共振效应吸收可见光,对染料等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3285893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259971.3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珊瑚状多孔结构溴碘化银/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剂中碘化银含量为0~25%(mol/mol),其表面由银纳米粒子构成。所述多孔光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以银铝合金为原料,采用去合金化法制备多孔银单质;(2)在双氧水与溴化钾存在下,将多孔银转化为多孔溴化银;(3)利用离子交换法,将部分溴化银转化为溴碘化银;(4)用紫外线对溴碘化银进行光还原处理,在其表面生成银纳米粒子,得到珊瑚状多孔结构溴碘化银/银光催化剂。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所制备催化剂具有可见光活性高和易于回收等优点,可利用可见光高效降解染料等有机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74360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260076.3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G23/053 , A61K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方体二氧化钛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均一的立方体二氧化钛壳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立方体溴化银微晶作为模板剂,使硫酸钛在其表面缓慢水解,即得到核壳结构的溴化银/二氧化钛;(2)将所得到的溴化银/二氧化钛进行水热处理;(3)用可溶解溴化银的溶液对溴化银/二氧化钛进行处理,除去溴化银模板,得到立方体二氧化钛空壳。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形貌可控等优点。本发明所制备的材料可用于医学上生物大分子和药物的缓释、控释的药物载体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941090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531539.0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状钒酸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材料由均一棒状钒酸银微晶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高分子保护剂存在下,采用双注沉淀法,制备棒状钒酸银微晶;(2)通过温热水洗涤除去高分子保护剂和无机盐;(3)用明胶进行储存钒酸银微晶。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的优点,适合于大规模制备棒状钒酸银光催化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