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6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36993.X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音箱型动力电池包的箱体防护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放置动力电池包的箱体,箱体两侧具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外侧设有主动防撞板,主动防撞板的一端与汽车底盘铰接,另一端与定位板之间设有交叉式吸能组件;交叉式吸能组件在主动防撞板受到撞击后使主动防撞板向外弹出;主动防撞板上设有传感器模块和环形气囊;动力电池包下方设有对置式鼎型点阵防护装置。传感器模块会在发生碰撞的前期预警,检测碰撞体与箱体的距离,不足安全距离时,弹出主动防护板与伸出交叉式吸能组件进行防护,环形气囊充气增大与主动防撞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自旋式伸缩杆带动动力电池包向远离碰撞体的一侧移动,防止电池发生碰撞泄漏造成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5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30873.X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7/18 , G01N25/1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抗结晶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包括评价尿素喷射‑混合系统的本质抗结晶能力、评价NH3分布均匀性对系统抗结晶能力的影响、评价尿素启喷温度标定对系统抗结晶能力的影响、评价瞬态标定对系统抗结晶能力的影响、评价发动机排放和排温特征对系统抗结晶能力的影响,由此获得目标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综合抗结晶能力。本发明提出的Urea‑SCR系统抗结晶能力评价方法,可单独量化评价尿素喷射‑混合系统的本质抗结晶能力,同时结合NH3分布均匀性的仿真和测试结果可以单独评价喷射环节、混合前的热质交互环节和混合环节对素喷射‑混合系统抗结晶能力的具体影响,为提升系统抗结晶能力指明具体的优化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51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75450.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7 , H01M10/6568 , H01M50/204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外箱体、内箱体、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电消防装置和上盖板,内箱体置于外箱体内部,内箱体设有隔板形成多个容纳腔,容纳腔内放置有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均设有电消防装置;电池模组之间采用隔板相互隔离,使其温度互不干涉。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模块和电消防模块。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消防装置在电池包内的局部电池发生热失控初期及时检测异常情况,然后利用电消防系统对其装载的阻燃单元进行阻燃并降温,当热失控继续蔓延电池发生起火时,采用阻燃单元与灭火单元同时工作将起火点的明火进行扑灭,同时并持续输入阻燃剂,防止电池发生火灾造成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2635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22019.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1 , H01M10/6552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67 , H01M10/6572 , H01M10/659
Abstract: 一种带安全装置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复合式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电池包箱体(7)、温度控制装置、特制的铝热管(9)、相变材料、液冷板(15)、液冷管道、风机(2)和电池包安全装置。所述电池包内设置多个电池模组(8)并排呈扇形排列;每个电池模组安装有多个电池单体;铝热管设置在电池单体之间,所述电池包上、下面均设置有液冷板。所述电池包箱体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20)。所述电池模组内部电池单体间隙中交错填充石蜡/石墨相变材料。在所述电池包箱体周边设置了由液压阻尼器、弧形钢片弹簧和支撑板组成的电池包安全装置。本发明系统散热效果明显,安全性及实用性较高。适合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75443.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H01M50/242 , H01M50/24 , H01M50/249 , H01M50/289 , H01M50/244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防撞装置,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内箱体设置在外箱体内部,外箱体内壁和内箱体外壁之间设有多个自适应阻尼器,外箱体底部内壁与内箱体底部外壁间设有多个加强筋固定,内箱体设有多个隔板形成多个电池模组容纳空间放置电池模组,防撞底护板通过微型弹簧阻尼器与车辆底盘连接。自适应阻尼器可以吸收大部分因碰撞导致的冲击能量,并通过内能将能量消耗,填充的泡沫铝能够保护内箱体的变形,从而保护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高低压线束等装置,防撞底护板可以吸收底部碰撞的冲击,防撞底护板将受撞击能量传递至微型弹簧阻尼器,微型弹簧阻尼器将吸收的冲击能量经衰减后传递至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128963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65937.9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B62D65/18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安装自动化移动装置,包括电动汽车底盘(2)、推杆升降机构、机电传动机构、PLC控制器(9)、齿轮齿条机构、驱动部件、电液推杆(11)、凹形导轨(8)和直流电动机(10)。所述推杆升降机构包括主动液压部件和从动连杆部件;齿轮齿条机构包括交流电动机(302)、第一滑轮(307);从动连杆部件包括升降板(401)、滚轮(402)、连杆(403)和底板(406)。本发明通过PLC控制器对电动机或电液推杆的控制,自动移动装置能够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相对独立地实现移动。易于实现自动化,显著提高装配精度且装配效率,大幅降低电动汽车底盘在装配过程中的不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1666.8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H01M10/6556 , H01M10/643 , H01M10/63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Abstract: 一种链式仿莲藕型热管理流道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由链式高压主流道(1)、莲藕型分流道(2)、链式合流道(3)、控制器模块(4)、圆柱型锂离子电池(5)、温度补偿板(6)和感应分流阀(7)等。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分布于链式高压主流道的两侧,链式高压主流道、莲藕型分流道、链式合流道、梭型缩胀流道由3D打印成一体,液冷介质从链式高压主流道流至莲藕型分流道至链式合流道,对圆柱型锂离子电池进行三维热管理处理。所述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单个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周围温度,结合压力传感器的参数传递给控制器模块,改变各个感压分流阀的开度,从而分区域控制梭形柔性膜的膨胀程度,提高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工作温度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97396.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50/375 , H01M50/3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式电池模组,包括恒温层和泄压层,两者之间采用气凝胶层隔开;恒温层内设有单体电池,相邻的单体电池之间用夹芯结构隔开形成独立腔室;恒温层内设有灭火单元和第一泄压单元,灭火单元能感应每个独立腔室的温度值并对超出温度阈值的独立腔室降温灭火;第一泄压单元能感应每个独立腔室的压力值并对超出压力阈值的独立腔室泄压至泄压层;泄压层内设有减震单元和第二泄压单元,第二泄压单元能感应泄入气体的压力值,当其超出预设阈值后将泄压层内的压力气体排出;减震单元用以缓冲泄压过程中的冲击力。对发生热失控的单体电池在防止热蔓延的情况下进行精准泄压和对应功率灭火,对泄压和灭火造成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减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73400.X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10/6554 , H01M1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置式双通道液冷电池包及其自适应导流控制方法,外箱体内设有多个容纳腔,容纳腔内放置有电池模组;外箱体内设置有与电池模组热交换的对置双通道液冷板,并在对置双通道液冷板内设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上的鳍片能对流经的流体进行分割并根据流速改变鳍片的偏转角度;电池模组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外箱体上设有两组独立的液冷管路组件,两组液冷管路组件分别与对置双通道液冷板内的两组通道连通;液冷管路组件根据感应到的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进入对置双通道液冷板内的冷却液流量。实现动力电池降温的基础上使各个电池模组的温度保持基本一致,避免热量集中引起的热失控问题;通过导流装置上鳍片位置的调节解决流体边界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970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68633.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降低大尺寸芯片模组虚焊和连锡风险的SMT优化方法,所述方法依据目标大尺寸芯片模组所在位置的钢网厚度和目标锡膏的融锡体积保持率,在模组和PCB之间的间隙填充胶带;所述填充胶带用于支撑模组,避免模组压塌锡膏引起融锡被挤出焊盘区域产生连锡现象。本发明通过改变填充胶带厚度和材料属性,可有效地控制PCB和大尺寸芯片模组的焊接间隙,从而实现对大尺寸芯片模组回流焊焊接过程在三维层面的优化,可显著提升复杂大尺寸电路板SMT良品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