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香港巨牡蛎在高盐条件下存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0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114147.7

    申请日:2024-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牡蛎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香港巨牡蛎在高盐条件下存活率的方法,包括S1、准备饵料培养液和母液;S2、培养牟氏角毛藻作为香港巨牡蛎的饵料。本发明为解决香港巨牡蛎在高盐环境下生存率问题提供了全新手段,有助于应对养殖过程中盐度剧烈波动。通过采用富含甜菜碱的饵料进行投喂,香港巨牡蛎在35盐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鉴于香港巨牡蛎具有耐低盐特性,但高盐耐受性较弱,本发明旨在提高其对高盐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实现此目标,通过投喂吸收了甜菜碱的饵料,使香港巨牡蛎间接摄取甜菜碱,从而增强其高盐耐受力,香港巨牡蛎的存活率较之前提高了50%。

    一种提高香港巨牡蛎在高盐条件下存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024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114147.7

    申请日:2024-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牡蛎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香港巨牡蛎在高盐条件下存活率的方法,包括S1、准备饵料培养液和母液;S2、培养牟氏角毛藻作为香港巨牡蛎的饵料。本发明为解决香港巨牡蛎在高盐环境下生存率问题提供了全新手段,有助于应对养殖过程中盐度剧烈波动。通过采用富含甜菜碱的饵料进行投喂,香港巨牡蛎在35盐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鉴于香港巨牡蛎具有耐低盐特性,但高盐耐受性较弱,本发明旨在提高其对高盐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实现此目标,通过投喂吸收了甜菜碱的饵料,使香港巨牡蛎间接摄取甜菜碱,从而增强其高盐耐受力,香港巨牡蛎的存活率较之前提高了50%。

    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007726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753154.4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属于香港牡蛎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安装盘、转轴、驱动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脱蛎通道和下压部;安装盘装设在支架上,转轴转动装设在安装盘上,驱动器装设在安装盘上并驱动转轴转动;第一转盘同轴固定装设在转轴上,第二转盘同轴可滑动地套设在转轴上并随转轴转动;转轴上套设有使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互远离的第一弹簧,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两者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脱蛎钉;脱蛎通道装设在安装盘上,且脱蛎通道中部位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下压部沿转轴的中轴线方向将第二转盘压向第一转盘。本装置解决现无将蛎苗从附着基剥落的机器,全部依赖人工操作,蛎苗剥落难、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站立式自动型微藻高密度培养器

    公开(公告)号:CN218026108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2036237.8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站立式自动型微藻高密度培养器,涉及微藻培养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微藻的培养和保活收集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立式的培养箱、用于供给二氧化碳的供给管、光照传感器以及水压传感器,培养箱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有排水阀门,供给管竖直设于培养箱中部,供给管顶部管口与外部接通,其底部管口与培养箱连通;水压传感器设于培养箱的侧壁上,光照传感器设于培养箱底部中央,光照传感器与排水阀门相关联连接,用于控制排水口的开启或闭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的将达到养殖密度的微藻进行收集,并及时的添加足够的营养液进行培养,达到自动化培养与收集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