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506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497955.7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微通道板紫外光响应的方法及微通道板,在MCP本底基础上,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或者蒸镀等方式在微通道板输入面以及通道内镀制具有禁带宽度大、紫外光透过率高且具有较高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功能膜层材料,如氧化镧、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硅、氧化镁、氟化镁等单一膜层材料或者其多种材料形成的复合膜层。通过制备此种功能膜层,可以显著抑制MCP对于紫外光信号的响应,将MCP对于紫外光的响应程度降低两个数量级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502378.6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J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包括外盖板、内盖板、外弹性构件、内弹性构件、输入电极柱、外输入电极、内输入电极、第一片MCP、第二片MCP、输出电极柱、外输出电极、内输出电极、阳极板、外骨架、内骨架、垫片、底座、输入电极套筒、输出电极套筒、输入电极螺母和输出电极螺母。本发明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在具备体积小、质量轻、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特点的同时,还满足空间探测的高时间特性的要求,适于搭载在卫星或空间站上,探测空间中的各类粒子或者射线,实现高能物理领域的空间探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8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489311.4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板输出电子弥散斑测试方法与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光电阴极、测试夹具、荧光屏、相机及计算机系统。测试夹具夹持微通道板,对入射光电子电子倍增后,出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飞向荧光屏,在荧光屏上投射形成弥散圆斑;采集弥散斑图像后进行图形处理获得电子径向偏移量;在微通道板输出面与荧光屏之间设有调节垫圈,用于调节输出面与荧光屏的间距。在输入面放置具有多个通孔金属薄片,实现输入电子束斑数量和直径控制并通过金属压片进行加固。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可通过改变微通道板生产工艺,或微通道板与荧光屏之间距离、电压、测试夹具的孔径等,测试得出弥散斑直径的对比,从而测试微通道板分辨力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1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02378.6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J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包括外盖板、内盖板、外弹性构件、内弹性构件、输入电极柱、外输入电极、内输入电极、第一片MCP、第二片MCP、输出电极柱、外输出电极、内输出电极、阳极板、外骨架、内骨架、垫片、底座、输入电极套筒、输出电极套筒、输入电极螺母和输出电极螺母。本发明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在具备体积小、质量轻、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特点的同时,还满足空间探测的高时间特性的要求,适于搭载在卫星或空间站上,探测空间中的各类粒子或者射线,实现高能物理领域的空间探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18286.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通道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应用于超高真空环境的法兰型微通道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法兰型微通道板探测器包括屏蔽筒、上盖板、栅网电极、栅网、中间环、微通道板输入电极、第一级微通道板、第二级微通道板、微通道板输出电极、阳极、阳极输出电容、隔离套筒、下盖板、底板、支撑套筒、法兰、电路保护模块。本发明的应用于超高真空环境的法兰型微通道板探测器在保证高增益和时间响应特性的同时,具有放气量小、可拆卸、易维护的优点,可在1×10‑7Pa真空环境下长期使用,实现正/负电子、正/负离子、中性原子、紫外光、软X射线等探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89311.4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板输出电子弥散斑测试方法与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光电阴极、测试夹具、荧光屏、相机及计算机系统。测试夹具夹持微通道板,对入射光电子电子倍增后,出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飞向荧光屏,在荧光屏上投射形成弥散圆斑;采集弥散斑图像后进行图形处理获得电子径向偏移量;在微通道板输出面与荧光屏之间设有调节垫圈,用于调节输出面与荧光屏的间距。在输入面放置具有多个通孔金属薄片,实现输入电子束斑数量和直径控制并通过金属压片进行加固。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可通过改变微通道板生产工艺,或微通道板与荧光屏之间距离、电压、测试夹具的孔径等,测试得出弥散斑直径的对比,从而测试微通道板分辨力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56932.0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增强器闪烁噪声量化评测系统与测试方法,包括测试暗箱、光源、遮光板、待测试像增强器、相机、光源控制器、像增强器控制器、总控制器以及计算机系统;待测试像增强器沿着其光学中心轴线方向、竖直地安装在光源与相机之间;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两个遮光板之间的间隔而投射到待测试像增强器的阴极面上;相机用于对待测试像增强器的闪烁噪声事件进行成像输出;计算机系统与相机连接,接收相机输出的图像并基于图像中的闪烁噪声点进行分析评测,量化评测闪烁噪声频率以及等效输入电子数量。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实现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的准确量化评测,为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的抑制确立准确的测试评价和噪声量化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602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28121.5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高时间分辨微通道板组件,可应用于分析仪器如质谱探测领域。该微通道板组件包括:输出电极柱、固定螺钉、绝缘基板、阳极盖板、阳极板、输出电极板、微通道板、金属屏蔽底座、定位套筒。其中,输出电极板和输出电极柱相互连接组成微通道板的输出电极;阳极板由平面阳极图案和锥形接收端子相互连接组成;微通道板输入面镀有高二次电子发射膜,以实现微通道板组件的高探测效率。绝缘基板、阳极盖板、阳极板、输出电极板、微通道板和金属屏蔽底座通过固定螺钉相互固定成为一体形式,具有结构紧凑、高时间分辨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32661.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高探测效率紫外光及X射线探测用微通道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微通道板的基础上,在微通道板输入面及通道一定深度处镀制具有高光电转化效率的膜层材料作为反射光电阴极;在镀制光电阴极材料之后,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一层超薄厚度均匀的致密保护层,保护层材料包括氧化硅、氧化铪、氧化铝、氧化钛、氮化硅等,具有较强的阻隔水汽的能力,且具有一定的二次电子发射能力,降低对于MCP本身性能的影响。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MCP,可广泛应用于开放式结构探测器及相关设备中,能够承受多次真空与大气环境转换而不发生明显的变化,极大的拓展了卤化物等易受潮湿空气影响的材料作为MCP输入面反射式光电阴极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975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97955.7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微通道板紫外光响应的方法及微通道板,在MCP本底基础上,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或者蒸镀等方式在微通道板输入面以及通道内镀制具有禁带宽度大、紫外光透过率高且具有较高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功能膜层材料,如氧化镧、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硅、氧化镁、氟化镁等单一膜层材料或者其多种材料形成的复合膜层。通过制备此种功能膜层,可以显著抑制MCP对于紫外光信号的响应,将MCP对于紫外光的响应程度降低两个数量级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