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动态辊缝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614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232563.9

    申请日:2013-06-13

    Abstract: 一种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动态辊缝补偿方法,属于冷连轧的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焊缝位置在轧机入口前测厚仪处的辊缝补偿;另焊缝位置在各个轧机出口测厚仪位置处的辊缝补偿。由于动态变规格过程中大部分AGC功能不会投入,辊缝调整值将在很大程度上由过程计算机的模型系统计算值决定。模型系统的计算精确度直接影响了动态变规格时的厚度控制精度。在轧机入口前测厚仪处通过采用实际测厚仪获得的实际入口厚度代替原料厚度,提高设定模型的初始数据精度,根据计算的前后钢卷辊缝偏差值来修正FGC辊缝设定值,提高辊缝的设定精度。在各轧机出口测厚仪位置,通过动态自适应,获得更精确的轧制力精度,提高了辊缝的设定精度,对动态变规格时的辊缝值进行补偿。

    一种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动态辊缝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614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32563.9

    申请日:2013-06-13

    Abstract: 一种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动态辊缝补偿方法,属于冷连轧的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焊缝位置在轧机入口前测厚仪处的辊缝补偿;另一部分是焊缝位置在各个轧机出口测厚仪位置处的辊缝补偿。由于动态变规格过程中大部分AGC功能不会投入,所以辊缝调整值将在很大程度上由过程计算机的模型系统计算值决定。因而模型系统的计算精确度直接影响了动态变规格时的厚度控制精度。在轧机入口前测厚仪处通过采用实际测厚仪获得的实际入口厚度代替原料厚度,提高设定模型的初始数据精度,根据计算的前后钢卷辊缝偏差值来修正FGC 辊缝的设定值,从而提高辊缝的设定精度。在各个轧机出口测厚仪位置处,通过动态自适应,获得更精确的轧制力精度,提高了辊缝的设定精度,进而对动态变规格时的辊缝值进行补偿。

    边部板形的控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09223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12966.7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边部板形的控制方法,包含:使用板形仪检测带钢工作侧和驱动侧边部的板形值;对所述板形值进行修正得到带钢工作侧和驱动侧边部的综合板形值;以工作侧和驱动侧边部的所述综合板形值对工作辊窜辊值进行修正;根据所述经过修正后的窜辊值对末机架的上单锥度工作辊窜辊和下单锥度工作辊窜辊进行在线单独控制。本发明提供的边部板形的控制方法,解决了传统自动板形控制模型不能消除的带宽边部约70mm的碎边浪问题,提高了轧制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板坯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344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31742.6

    申请日:201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坯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优化方法,包括:对烟道部位压力、温度进行测量,并与设计参数进行对照,分析出换热器、烟道闸板实际运行效果,对换热器及烟道闸板进行优化;对蓄热烧嘴排烟温度、烟气成分进行测量,分析燃烧系统实际工况,对燃烧系统进行优化;对调节阀特性测试,绘制调节阀特性曲线,对燃烧系统进行优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板坯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优化方法,通过对燃烧系统进行精确的测量,结合数据分析,找出系统问题原因,并进行优化调整,使得加热炉各运行参数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实现加热炉的优质、高产、高效和节能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