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厂智能终端控制系统、构建方法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84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08581.X

    申请日:2023-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智能终端控制系统、构建方法及控制方法,其中,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包括:终端服务器、现场设备和仪器仪表;终端服务器上配置有:可自动运行的工艺单元;工艺配置单元;设置有多种控制策略的控制单元,通过工艺配置单元向任一工艺单元施加相应的控制策略。本发明将污水处理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单元化得到工艺单元,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的搭建解决了传统控制无法采用高级算法、数据调用等问题,对工艺单元控制更加合理和高效,以单元过程控制的方式实现自动化进而提高到全流程自动化运行,将工艺单元之间相互影响减至最低,有效提高了全流程运行的可行性,解决了水厂运行靠手动调节、滞后性大、频繁调节以及劳动强度高等难题。

    一种基于五段式Bardenpho工艺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1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98103.X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五段式Bardellpho工艺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进水模块、曝气模块、回流模块、排泥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进水模块、曝气模块、回流模块和排泥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将第一好氧池分为低氧区和高氧区,并分别在第一好氧池高氧区末端和第二好氧池末端安装氨氮分析仪,用于采集对应区域的氨氮浓度;分别在第一好氧池低氧区、第一好氧池高氧区以及第二好氧池的末端安装DO监测仪,用于采集对应区域的DO浓度。基于此智能控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控制方法,精确控制运行参数在优化状态。本发明实现了强化内源反硝化高效脱氮的效果,实现精细化运行,提高运行效率。

    一种内外回流及加药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84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19257.1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回流及加药控制方法及系统,应用于AAO工艺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内回流控制;所述内回流控制包括内回流反馈控制,所述内回流反馈控制包括:基于出水的目标TN值,根据好氧池末端的第一实时氨氮浓度,确定好氧池末端的第一目标硝氮浓度;根据好氧池末端的第一实时硝氮浓度与所述第一目标硝氮浓度的误差,采用反馈控制确定内回流管路的反馈内回流流量,所述反馈内回流流量用于调节内回流管路的内回流总流量,以将出水的实时TN值稳定控制在目标TN值附近。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消除进水质量波动带来的好氧池末端的硝氮浓度波动,进而达到精准控制出水的实时TN值的目的。

    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32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162333.0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及方法,沉淀池包括:改造池体,为原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后池体;改造池体内池底设混凝土找平层;分隔设依次连通的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泵坑和出水总渠;改造池体内分设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两者一端分别与沉淀区的污泥斗内连通,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改造池体的外壁侧壁上设有进水渠,进水渠的出水端与混合区内连通;PLC控制装置和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均设在改造池体的泵坑内,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分别连接在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上,各套污泥提升装置均与PLC控制装置电气连接。通过利用现有闲置池体,较低了改造成本,能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

    一种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理决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177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8986.5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理决策系统,包括工艺信息管理模块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基础数据,配置该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流程参数;负荷管理模块根据负荷分析算法、负荷参数数据库和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流程参数,获得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处理能力和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工艺运行参数边界;生化池工艺管理模块根据模型参数数据库和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流程参数,建立生化池工艺模型;决策方案可视模块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处理能力、各构筑物的工艺运行参数边界和生化池工艺模型,生成该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管理决策。其有益效果是形成全流程的综合工艺优化方案的同时,降低了所需的数据量和数据质量。

    一种强化内-外碳源反硝化高效耦合脱氮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33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31726.6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内‑外碳源反硝化高效耦合脱氮的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通过对现有五段巴顿甫工艺进行改进得到内‑外碳源高效耦合脱氮反应器,并专门设置一个侧流内源反硝化及功能菌驯化富集装置,使其与内‑外碳源高效耦合脱氮反应器协同配合,可有效解决AOA工艺中部分碳源在好氧池被浪费、以纯内源反硝化为主的脱氮效率偏低、内源反硝化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使得传统外源反硝化与内源反硝化两种脱氮方式高效耦合,在获得高品质出水、相对减少商业碳源投加量的同时,使脱氮效率及出水稳定性相较于纯内源反硝化形式得以大幅提高。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臭氧投加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9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30954.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臭氧投加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于臭氧催化氧化池的臭氧投加控制,系统包括:进水UV254在线监测仪与进水流量计,分别设在臭氧催化氧化池的进水管上,均与电控装置电气连接;出水UV254在线监测仪,设在臭氧催化氧化池的出水管,与电控装置电气连接;调节型臭氧发生器的控制端与电控装置电气连接,该调节型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供气管路与臭氧催化氧化池的曝气装置连接;臭氧浓度在线监测仪,设在调节型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供气管路上,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控制装置,能实现根据进水流量与进水UV254值的臭氧投加量的前馈补偿以及根据出水UV254值的反馈补偿。该系统及方法能稳定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运行,并能降低能耗。

    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

    公开(公告)号:CN216191753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399429.0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的高效沉淀池,沉淀池包括:改造池体,为原悬浮填料生物池改造后池体;改造池体内池底设混凝土找平层;分隔设依次连通的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区、沉淀区、泵坑和出水总渠;改造池体内分设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两者一端分别与沉淀区的污泥斗内连通,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改造池体的外壁侧壁上设有进水渠,进水渠的出水端与混合区内连通;PLC控制装置和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均设在改造池体的泵坑内,第一、二污泥提升装置分别连接在污泥回流管和剩余污泥管上,各套污泥提升装置均与PLC控制装置电气连接。通过利用现有闲置池体,较低了改造成本,能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

    一种MBR反洗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02626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20098392.4

    申请日:2023-0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MBR反洗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BR反洗系统,包括MBR池、产水泵和高位水箱,MBR池位于高位水箱下方;产水泵进水端与MBR膜组件连通,产水泵出水端与高位水箱进水端连通,高位水箱出水端与MBR池膜组件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BR反洗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取消反洗水泵同时利用高位水箱的重力作用将清水自流进入MBR膜组件,实现了和现有技术一样的对MBR膜丝浸泡与清洗效果,达到了节省投资、节能降耗的效果。

    污水处理系统控制中台(MP)

    公开(公告)号:CN308959571S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30019602.6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污水处理系统控制中台(MP)。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作为各处理单元:包含并不限于预处理及提升单元、格栅、推流搅拌、曝气、回流、加药、过滤等单元的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终端,采集单元设备仪表在线数据、设备在线运行数据,通过本产品内部服务器植入运行算法下达运行指令,对单元的设备进行实时控制与调节,实现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化运行。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