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0424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64862.7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40 ,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通信方法,包括:获取待发送信息,将所述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并封装成至少一个数据帧;将所述数据帧转化为多张由像素点组成的帧图像信息,通过所述帧图像信息,构建视频信息,并将所述视频信息通过可见光的形式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视频信息通过屏幕或投影的影像中的发光的像素点作为光信号发送端,所述接收端通过摄像头接收到所述视频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将待发送信息转化为视频信息投射在屏幕上,在可见光波段进行通信,可传递的信息种类丰富,不受互联网信号覆盖环境限制与影响,可以缓解移动通信的频谱资源耗尽的问题,同时基于可见光的短波频谱的高度定向特性,可应用在电磁敏感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1871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31297.6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7/08 , H04B1/7115 , H04B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862 , H04B1/7115 ,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信号接收方法、装置及可见光通信系统,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接收多个初始信号;根据每个初始信号中的目标预设序列,计算每条支路的信噪比;将所计算得到的每条支路的信噪比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将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信噪比对应的支路确定为有效支路;根据每条有效支路的信噪比,对各有效支路接收到的初始信号中的目标伪随机序列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所述源伪随机序列所对应的接收端待利用信号。本实施例通过计算每条支路的信噪比,并根据各支路的信噪比区分有效支路和无效支路,然后只利用有效支路的目标伪随机序列计算接收端待利用信号,保证了接收端待利用信号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402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23126.8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见光分集接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多个光电探测器分集接收可见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A/D转换电路对分集接收的各路电信号进行A/D转换;对经过A/D转换的各路信号进行滑动平均滤波;对经过滤波的各路信号进行合并;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信号时钟恢复处理,并得到最终的信号。在本发明中提出的可见光分集接收方法和装置中,采用了多个光电探测器替代了单个光电探测器来接收数据,在不改变发射端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小随着通信距离拉长而随之变大的接收端误码率,显著提升系统的信号接收质量;同时分集接收的方法可以降低接收端信号衰落的影响,获得较高分集增益,提高接收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486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10062660.2
申请日:2007-01-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实现节点故障后路由重启恢复的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在故障节点和邻居节点之间实现路由重启恢复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不需要路由在重启过程中对全网两次泛洪;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泛洪造成的网络拥塞;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加快速并且简单地完成对网络的路由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52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78847.0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相机扫描光源获取数据的可见光应用装置,包括:短信息源、信息发送端及信息接收端;所述短信息源,与所述信息发送端连接,用于提供短信息以表示不同光源对应的信息;所述信息发送端,与所述信息接收端连接,用于编码调制所述短信息,并将编码调制后的短信息以光信号发送至所述信息接收端;所述信息接收端,与所述信息发送端连接,用于对接收的所述光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并通过帧同步及解码获取所述短信息。本发明可以在兼顾照明的同时做到短信息的有效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402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310323126.8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见光分集接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多个光电探测器分集接收可见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A/D转换电路对分集接收的各路电信号进行A/D转换;对经过A/D转换的各路信号进行滑动平均滤波;对经过滤波的各路信号进行合并;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信号时钟恢复处理,并得到最终的信号。在本发明中提出的可见光分集接收方法和装置中,采用了多个光电探测器替代了单个光电探测器来接收数据,在不改变发射端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小随着通信距离拉长而随之变大的接收端误码率,显著提升系统的信号接收质量;同时分集接收的方法可以降低接收端信号衰落的影响,获得较高分集增益,提高接收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8711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31279.8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8 , H04B1/7115 , H04B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862 , H04B1/7115 ,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信号获取方法、装置及可见光通信系统,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接收多个初始信号,其中,所述多个初始信号是发送端产生的源可见光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由不同支路接收所形成的,所述源可见光信号至少包括:源预设序列和承载数据的源伪随机序列,每个初始信号均至少包括:目标预设序列和承载数据的目标伪随机序列;根据每个初始信号中的目标预设序列,计算每条支路的信噪比;根据所计算得到的各条支路的信噪比,对所述多个初始信号中的目标伪随机序列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所述源伪随机序列所对应的接收端待利用信号。本实施例通过便捷准确地计算多条支路的信噪比,进而改善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8459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82529.4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PGA的可见光视频通信系统及方法,将待传输的视频转化为视频流信号,并经以太网口将所述视频流信号传输给FPGA信号编码控制模块;FPGA信号编码控制模块将视频流信号进行FIFO缓存之后对接收的视频流信号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信号进行无失真放大,使得放大后的信号与LED光源特性相匹配;为LED光源提供直流偏置电压,并与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耦合处理产生混合信号;耦合处理后的混合信号被传输至LED光源,驱动LED光源发光产生光脉冲信号;将光脉冲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提取电压信号中的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根据时钟信号对数据信号进行解码和FIFO缓存,并经以太网口传输给视频播放模块进行视频播放。本发明能够实现短距离、高速率的可见光视频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8413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56885.X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HDR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数字标牌的显示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包含数字信号的接收图像;基于单图像的HDR成像算法,对接收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得到接收图像的增强图像;基于数字标牌的背景图像,对增强图像进行解调,得到数字标牌的显示图像中隐藏的数字信号。本发明提供的基于HDR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在获取数字标牌的接收图像后,基于单图像的HDR成像算法,对接收图像进行图像增强,扩展了接收图像的动态范围,提升了接收图像的质量,不依赖对数字信号进行高信号强度的叠加的方式实现VLC通信,可以实现在保障数字标牌的显示质量的同时,提升VLC技术中的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22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1163995.5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时同频同时全双工的可靠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对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帧;若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帧传输失败,则在即将发送的第二数据帧中将重传标识设置为使能,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帧发送至对端;相应地,接收对端再次发送的第一数据帧;其中,所述对端在首次发送第一数据帧时,将第一数据帧进行缓存,再次发送的第一数据帧为对端根据缓存提取后重新打包得到。该方法实现过程简单,只需占用一个重传标识,不需要重传应答帧,同时可以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编号,具有比现有重传协议更低的复杂度,可从多方面避免带宽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