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阵列光波导的亚像素调控三维光场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2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1271.8

    申请日:202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光波导的亚像素调控三维光场显示系统,涉及三维光场显示技术领域,其包括有内到外的波导层和控光层;控光层包括若干个微结构;波导层,用于限制光在其内部传播;其中光从波导层的至少一侧进入,从波导层与微结构的接触位置进入微结构内;微结构,用于使进入的其内的光在其内壁向外全反射,产生对光的汇聚作用,进而在微结构表面外汇聚形成点光源或线光源并射向显示面板,实现三维光场显示;或使进入其内的光直射至显示面板,进而在微结构表面外形成环状、弧状或带状发光区域,实现三维光场显示。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三维显示设备的清晰度;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微结构的方式来调整控光效果,可以适应于不同的显示场景。

    提高视点密集度的三维光场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3249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02850.X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视点密集度的三维光场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三维显示技术领域。其中,提高视点密集度的三维光场显示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方向上的携带编号信息的多个第一单目视图;根据显示面板上各个显示单元在观看平面上沿第一方向的成像位置,以及第一光场视点密度,确定第一光场合成图中每个位置单元所填充的单目视图信息对应的第一单目视图的编号;依据第一光场合成图中每个位置单元所填充的单目视图信息对应的第一单目视图的编号,将多个第一单目视图中的单目视图信息,填充到第一光场合成图中;将第一光场合成图发送到显示平面模块。本发明可以在不改变光场显示设备分辨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三维光场的视点密集度。

    一种多层控光阵列耦合的波导光场显示器及光场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0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10870.4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层控光阵列耦合的波导光场显示器。多层控光阵列耦合的波导光场显示器包括导光板、第二控光阵列、光信息屏、第三控光阵列。导光板的一侧贴设有第一控光阵列,第一控光阵列用于引导和分配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第二控光阵列设于第一控光阵列背离导光板的一侧;光信息屏设于第二控光阵列背离第一控光阵列的一侧;第三控光阵列设于光信息屏背离第二控光阵列的一侧,用于对准直光束折射和控制,以形成三维光场显示;阵列光源的光源周期、第一控光阵列的节距以及第二控光阵列的节距相同,且均大于第三控光阵列的节距。本发明提高了显示器的分辨率和控光精度,扩大了显示器的整体显示视角同时还缩小了设备的体积。

    虚拟视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53591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775505.X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视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涉及计算机视觉和视频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多视角的当前场景图像,确定对应的多视角的人脸关键点信息;基于多视角的人脸关键点的世界坐标和多视角的人脸关键点信息,确定人脸融合信息,人脸融合信息用于实时驱动三维动画模型,其中,人脸融合信息包括:人脸关键点融合信息和人脸旋转角度融合信息;将三维动画模型进行实时视频串流,实时视频串流用于实现虚拟视频通信。本发明可通过融合多视角人脸信息的三维动画模型进行虚拟视频通信,提高三维动画模型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一种优化三维光场显示图像质量的复合光学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960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63407.1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三维光场显示图像质量的复合光学结构,属于三维光场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三维光场显示系统的边缘图像显示质量差和信息利用率低问题;其包括为中心对称结构的复合光学结构主体,复合光学结构主体包括沿光束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显示面板、第一透镜阵列层、光阑层和第二透镜阵列层。本发明的复合光学结构主体能够为观看者提供一定的最佳观看区域,在最佳观看区域内,观看者观看图像各个区域的质量将保持一致的清晰,从而不仅提高了三维光场显示的信息利用率,且提高了观看的清晰度和舒适性。

    小角度背光源
    7.
    发明公开
    小角度背光源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38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99929.4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角度背光源,包括:第一收束层,包括透镜阵列;间隔层,包括填充间隔、透光阵列区域和反射阵列区域,所述收束层紧贴所述填充间隔的一侧设置,所述透光阵列区域和所述反射阵列区域紧贴所述填充间隔的另一侧设置且交错分布,且所述透光阵列区域和所述透镜阵列在位置上对应设置;光源,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层和反射层,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间隔层的远离所述第一收束层的一侧,且所述发光层朝向所述间隔层设置。本发明的小角度背光源,可以有效对小角度入射光进行汇聚,对大角度入射光进行反射,实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均匀高亮度的小角度背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