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044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298290.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A61B5/0205 , G01S13/88
Abstract: 本方案要求基于多雷达融合网络,实现对室内外多目标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在室内外多人密集出现的环境下,容易出现遮挡和信号混叠的问题,从而造成目标生命体征监测不准确,波动较大等问题,单独的超宽带雷达网络缺乏多维度信息无法识别目标的体态进而影响生命体征监测,单独的调频连续波雷达无法实现精确的目标定位从而导致后续的生命体征监测不准确,通过超宽带雷达和调频连续波雷达的组网以及在不同维度的信息融合,能够有效地减少多目标互相干扰的影响,同时还能监测多目标的体态,增加生命体征监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2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579989.4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车内人数及位置判断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判断车辆是否超载。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安装在车内的脉冲超宽带雷达持续对车内乘坐者变化进行监测,并对获取到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去除杂波预处理得到人体体动信号;步骤2,基于雷达矩阵的稳定性增强位置信息,并根据雷达与车内座位的位置距离以及人体反射面积分解不同检测区间,分区间提取信号特征;步骤3,分析雷达特征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车内人数及位置的判断,分析结果用以判断车辆是否超载。非接触式车内人数及位置判断的装置包括基于脉冲超宽带雷达的获取模块、处理模块和检测模块。本发明通过脉冲超宽带雷达能够无接触地获取车内人数以及位置信息,且对于小型及中型轿车只需要单个脉冲超宽带雷达即可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低功耗、无接触、隐私性良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97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294879.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K9/00 , G06K9/62 , G06N20/00 , G01S13/88 , A61B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命体征检测领域,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雷达的慢速随机运动下非接触生命体征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同步采集调频连续波雷达和脉冲超宽带雷达数据;之后基于调频连续波雷达回波信号,利用机器学习实现目标检测、运动模式预分类和身体朝向分类。在此基础上,基于身体朝向实现胸腔回波位置的估测,并以此辅助修正脉冲超宽带雷达探测得到的生命体征信号,进一步采用心跳估测和恢复算法实现生命体征提取。本发明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精准检测慢速随机运动下的目标生命体征,为进一步实现运动状态下长时、鲁棒、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探究运动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提供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45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97691.8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A61B5/00 , A61B5/0205 , A61B5/05 , A61B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一体化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包括视觉部分、超宽带雷达部分、红外测温部分。本发明通过对多目标的多种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的无线监测,实时显示每个目标的生命体征信息,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监护功能,并且在目标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告。
-
公开(公告)号:CN10888824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79678.8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A61B5/0205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非接触式车内多人生命体征监测的装置含有获取模块、处理模块和检测模块。在获取模块中将脉冲超宽带雷达置于车内采集人体数据;处理模块基于雷达到各座位的固定距离及反射面积,将雷达信号划分为不同的距离区间,从每个区间中提取人体体动信号并采用VMD算法从中分解出相应数目的不同频率信号;检测模块针对车内多人信号混叠的问题,在远距离位置上基于相关性去除近距离位置人体呼吸心跳信号的混叠干扰,同时获取多人呼吸心跳频率。本发明通过车载的脉冲超宽带雷达能够无接触地获取车内多人生命体征信号并进行同时有效的监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低功耗、无接触、隐私性良好等优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