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7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02750.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供能网络的通信信号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将光电池并联连接超级电容和节点传感器;由分光器输出的信息通信信号、以及分成的激光能量信号经过光纤传输至各个传感器节点的波分复用器;由各个波分复用器区分的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分别传输至光电池和杆塔侧光通信模块;由变电站侧的服务器根据信号分时策略以预定时间间隔发送指令至杆塔侧的各传感器节点。通过本申请,变电站侧服务器发出的指令判断与杆塔侧的具体传感器节点相关,以使相对应的传感器节点上传传感数据,而在上传时不相关的传感器节点保持沉默,达到节能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67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08259.2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信共传光纤的激光供能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在变电站侧、杆塔侧、以及在变电站侧与杆塔侧之间的光纤设置成激光能量信号与信息通信信号共纤;将与光电池并联连接超级电容、以及节点中央处理芯片;将所述变电站侧的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经过光纤传输至接线盒的波分复用器;由所述波分复用器区分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光电池和节点中央处理芯片;由所述光电池将激光能量信号的光能量转换成电能量输入至所述超级电容,通过所述超级电容供电至所述节点中央处理芯片及传感器节点。通过本申请,解决现有光纤能信共传中传输给用电侧的能量不满足用电侧用电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31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66592.9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25 , H04J14/02 , H01L3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能信共传优化系统,包括变电站侧、杆塔侧,所述变电站侧包括激光光源,所述杆塔侧包括与所述变电站侧的激光光源光纤连接的接线盒、与所述接线盒光纤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节点,在接线盒或传感器节点上设有分光器、波分复用器、光电池、超级电容以及节点中央处理芯片;在每个传感器节点安装有多种微瓦量级功耗传感器和毫瓦量级功耗传感器混合时,所述超级电容的容量值根据传感器功耗量级系数计算获得,其中,所述传感器功耗量级系数根据系统模拟分析算法设定4~5,可以将光电池、超级电容以及传感器节点三者有效结合,满足光纤能信共传过程中用电侧的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84692.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供能网络的通信信号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将在变电站侧、杆塔侧、以及在变电站侧与杆塔侧之间的光纤设置成激光能量信号与信息通信信号共纤;将光电池并联连接超级电容和节点传感器;由分光器输出的信息通信信号、及分成的激光能量信号经过光纤传输至传感器节点的波分复用器;由波分复用器区分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分别传输至光电池和杆塔侧光通信模块;由传感器节点根据信号分时策略控制对应杆塔侧光通信模块依次以预定时间间隔上传传感数据至变电站侧的服务器。通过本申请,设定足够大的时间跨度实现同一信道相互不干扰,及通过将每个传感器节点上传传感数据的时间错开实现多节点连接稳定上传。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84653.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信共传光纤的激光供能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在变电站侧、杆塔侧、以及在变电站侧与杆塔侧之间的光纤设置成激光能量信号与信息通信信号共纤;将与光电池并联连接超级电容和节点传感器,节点传感器与杆塔侧光通信模块电性连接在节点中央处理芯片上;将分光器分成的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经过光纤传输至波分复用器;由波分复用器区分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分别传输至光电池和杆塔侧光通信模块;由光电池将激光能量信号的光能量转换成电能量输入至超级电容。通过本申请,解决现有光纤能信共传中传输给用电侧的能量不满足用电侧用电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31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30143.5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光纤传能的能量管理存储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单元,输入端用于与传能光纤连接;第一零压降单向导通单元,输入端与光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零压降单向导通单元包括第一PMOS管;能量管理单元,输入端与第一零压降单向导通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包括开路电压取样电路和电压比较器,能量管理单元用于对光电转换单元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升压单元,输入端与能量管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零压降单向导通单元,输入端与升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零压降单向导通单元包括第二PMOS晶体管;储能单元,输入端与第二零压降单向导通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包括储能电容。该系统提高了光纤传能系统的输出效率及能量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31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66592.9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25 , H04J14/02 , H01L3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能信共传优化系统,包括变电站侧、杆塔侧,所述变电站侧包括激光光源,所述杆塔侧包括与所述变电站侧的激光光源光纤连接的接线盒、与所述接线盒光纤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节点,在接线盒或传感器节点上设有分光器、波分复用器、光电池、超级电容以及节点中央处理芯片;在每个传感器节点安装有多种微瓦量级功耗传感器和毫瓦量级功耗传感器混合时,所述超级电容的容量值根据传感器功耗量级系数计算获得,其中,所述传感器功耗量级系数根据系统模拟分析算法设定4~5,可以将光电池、超级电容以及传感器节点三者有效结合,满足光纤能信共传过程中用电侧的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99400.4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信共传光纤的激光供能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在变电站侧、杆塔侧、以及在变电站侧与杆塔侧之间的光纤设置成激光能量信号与信息通信信号共纤;将与光电池并联连接超级电容和节点中央处理芯片;将所述变电站侧的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经过光纤传输至所述接线盒的波分复用器;由波分复用器区分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分别传输至光电池和节点中央处理芯片;由光电池将激光能量信号的光能量转换成电能量输入至超级电容,在所述传感器节点安装有光纤传感器,通过分析光纤中的数据处理来获得传感信号。通过本申请,解决现有光纤能信共传中传输给用电侧的能量不满足用电侧用电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3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30043.2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能信共传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终端、能量源、信号发生装置、能信光纤链路、光电转换单元和信号提取单元;所述能量源用于在所述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提供能量光;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提供信号光;所述能信光纤链路包括少模‑单模混合传输链路,用于传输所述能量光和信号光,所述少模‑单模混合传输链路包括能信传输光缆,所述能信传输光缆中的光纤包括传能部分和信号传输部分,至少所述传能部分的初始端采用少模纤芯,末端采用单模纤芯;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经所述能信光纤链路输出的能量光转化为电信号;以及所述信号提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能信光纤链路输出的信号光进行信号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37097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273915.6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通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飞行器向通信中断区域的多个地点传送无线基站和光缆,以基于无线基站和光缆在通信中断区域内构建多个应急通信节点;利用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和光纤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车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与通信中断区域之外的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并通过光纤通信系统与应急通信节点进行通信;利用应急通信节点在通信中断区域构建无线通信网络,以基于构建的无线通信网络与通信中断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基础通信瘫痪情况下,多区域多通信节点的点到点及多点之间快速恢复通信连接,保证应急指挥所与灾害现场的应急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