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1781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69667.7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428 , H04L63/06 , H04L63/102 , H04L63/108 , H04L63/123 , H04L6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信数据格式的通用数据的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将所述密文标记封装为可信数据格式,得到可信数据格式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可信数据格式的通用数据的加密、解密方法及其装置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一种面向各类数据通用的数据加密、解密方法的问题,实现了对各类数据的加密、解密,从而便于数据安全交换,有利于加密数据的分享、协作和访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202046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61265.9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面向网络化操作系统的可信任虚拟运行平台技术,属于计算机基础软件技术领域。该技术针对典型的新型网络应用模式下网络化操作系统的主要业务范围和主要操作所面临的主要威胁,通过设立第三方可信认证机构,即可信云控制器,对每一个网络化操作系统中的节点,设计其可信注册及启动机制;经过可信云控制器的认证协议后,方可成为一个可信节点,提供虚拟机可信的宿主运行环境,保证其完整性和正确性遭到的破坏能够在启动过程中被检测出来,并且中断受破坏机器的启动和注册过程。且对虚拟机的主要操作,即启动过程和迁移过程,设计了相应的可信任保证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46384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86634.3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602 , H04L9/0861 , H04L63/08 , H04L6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应用的密文搜索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应用数据上传请求;解析应用数据上传请求得到用户应用数据,确定用户应用数据中的用户敏感数据并缓存;对用户应用数据中的用户敏感数据加密得到密文数据,将密文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端;接收应用服务端返回的响应数据,提取响应数据中的第一元数据信息,并根据用户敏感数据以及第一元数据信息建立第一搜索索引;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数据搜索请求;解析数据搜索请求得到关键字,使用关键字在第一搜索索引中搜索得到搜索结果;将搜索结果返回至用户端。该方法无须配置专门的加密客户端,支持密文的全文检索,实现了数据加密和密文搜索的透明化,保证密文搜索的功能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04917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214026.2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量图片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负载均衡服务器、元数据存储服务器集群和数据内容存储服务器集群;其中,所述元数据存储服务器集群和数据内容存储服务器集群分别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连接;所述数据内容存储服务器集群包括:数据内容缓存负载均衡服务器、多个数据内容缓存服务器和多个数据内容存储服务器OSN;所述元数据存储服务器集群包括:元数据负载均衡服务器和多个元数据存储服务器;本发明能够无限地扩展用户的可用存储空间,使数据备份安全可靠,增强系统读写性能,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另外,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数据访问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1315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061279.0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面向网络化操作系统的可信任在线存储系统,属于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典型的网络化操作系统中,用户将数据放置到平台提供商的在线存储系统中,会失去对数据的直接控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典型的网络化操作系统中建立一种可信任机制,使用户可以放心地将数据存储到平台提供商的基础设施中。本专利设计了一种基于亚马逊S3存储服务接口的可信任在线存储系统。系统分为三层:对象存储系统、可信文件系统服务端和可信文件系统客户端。在可信系统客户端之外的任何组件都无法获取文件的明文,或者对文件进行篡改而不被发现。只要用户客户端是可信的,整个系统就是可信的,而客户端由用户负责保证其可信。
-
公开(公告)号:CN10219386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1270.X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软件可信性度量与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概念层次法为基础,定义同一属性集中各属性权重及相邻层属性集的构成关系。(2)基于软件测试环境,结合人工智能理论,给出一种面向属性特征集的可信性计算基础算子。(3)基于软件黑盒测试方法,结合数据挖掘理论,利用黑盒测试获得软件可信性静态属性特征集和可信性计算基础算子,逐层计算该软件初始时可信性,利用运行时测试软件行为获得的软件动态属性特征集,利用同余度度量算子,获得软件运行时可信性。(4)通过用户对属性特征集定义最低主观期望,逐层计算该软件终止时可信性。(5)给出待评估软件可信性评估推荐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07463848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710586634.3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应用的密文搜索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应用数据上传请求;解析应用数据上传请求得到用户应用数据,确定用户应用数据中的用户敏感数据并缓存;对用户应用数据中的用户敏感数据加密得到密文数据,将密文数据发送至应用服务端;接收应用服务端返回的响应数据,提取响应数据中的第一元数据信息,并根据用户敏感数据以及第一元数据信息建立第一搜索索引;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数据搜索请求;解析数据搜索请求得到关键字,使用关键字在第一搜索索引中搜索得到搜索结果;将搜索结果返回至用户端。该方法无须配置专门的加密客户端,支持密文的全文检索,实现了数据加密和密文搜索的透明化,保证密文搜索的功能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1781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33383.2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428 , G06F21/602 , H04L63/06 , H04L63/205 , H04L6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透明的密文搜索方法、网关装置、网关设备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应用数据上传请求并解析得到用户输入内容;对用户输入内容加密得到密文;从用户输入内容中提取得到关键字序列,建立关键字与多个不同的索引字符串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索引字符串添加到密文中;接收搜索请求并解析得到用户搜索内容;从用户搜索内容中提取得到关键字,根据映射关系选取任意一个索引字符串作为检索值,并将检索值发送至应用服务端;接收返回密文;将密文解密并去除其附带的全部索引字符串得到明文结果并返回至用户端。本发明能够适配各种云应用服务,不需要修改云应用程序接口及改变用户使用习惯保证了密文数据搜索的功能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05009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214375.4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信息保护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有关键字的控制消息;B: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控制消息;C:移动终端执行与所接收控制消息中关键字对应的数据备份、数据恢复、锁屏或者数据删除操作。本发明能够提高数据备份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数据的传送,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和数据传输的效率,避免因终端替换或丢失等原因造成数据信息损失,本发明能够彻底销毁移动终端上的数据信息,降低用户的损失,有效地保护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41315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061279.0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面向网络化操作系统的可信任在线存储系统,属于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典型的网络化操作系统中,用户将数据放置到平台提供商的在线存储系统中,会失去对数据的直接控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典型的网络化操作系统中建立一种可信任机制,使用户可以放心地将数据存储到平台提供商的基础设施中。本专利设计了一种基于亚马逊S3存储服务接口的可信任在线存储系统。系统分为三层:对象存储系统、可信文件系统服务端和可信文件系统客户端。在可信系统客户端之外的任何组件都无法获取文件的明文,或者对文件进行篡改而不被发现。只要用户客户端是可信的,整个系统就是可信的,而客户端由用户负责保证其可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