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多孔结构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237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396714.X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多孔结构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交换膜包含一个中间多孔层和交联双表面致密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多孔膜基材、交联双表面致密层的生成和酸掺杂后处理;以高分子主链包含氮杂环的聚合物(如聚苯并咪唑、聚芳哌啶、聚芳吡啶等)作为膜基材,以模板法或者水蒸气诱导相转化法等制备多孔结构;采用具有质子传导功能多元有机膦酸作为交联剂在多孔膜表面构筑致密双表皮层;随后进行酸掺杂后处理获得高温质子交换膜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交联多孔结构高温质子交换膜同时具有高的高温质子传导能力和机械性能、优异的酸保留能力率和低的氢气渗透率,非常适合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器件的应用要求。

    一种硅藻壳体或硅藻土与玻璃的键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6799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033700.2

    申请日:2010-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壳体或硅藻土与玻璃的键合方法,该方法在保证硅藻壳体或硅藻土较为完整的前提下将其通过氢氟酸键合在玻璃表面上。在键合过程中不添加粘接剂,并且制得的微流体基片中保持了硅藻壳体或硅藻土原有的丰富外形、特有的纳米级多孔微结构,使得该微流体基片能够在生物芯片领域发挥自动装载检测探针和吸附靶分子作用。在25℃温度下时硅藻壳体或硅藻土与玻璃片的键合强度为5MPa~11MPa。

    一种弯扭模式转换型超声波扭转振动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59465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104074.4

    申请日:2008-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扭模式转换型超声波扭转振动换能器,其包括有弯-扭振动体(1)、驱动组件(2)、换能器后盖(3);驱动组件(2)放置于弯-扭振动体(1)与换能器后盖(3)之间,且通过A预紧螺钉(33)顺次穿过A端盖(31)的通孔、A通孔(22)、A预紧螺孔(121)将A端盖(31)、绝缘块(21)安装在弯-扭振动体(1)的A顶面(107)上;通过B预紧螺钉(34)顺次穿过B端盖(32)的通孔、B通孔(23)、B预紧螺孔(151)将B端盖(32)、绝缘块(21)安装在弯-扭振动体(1)的B顶面(108)上。两个弯曲臂将对应的两组压电陶瓷驱动件产生的一对频率振幅相同、振动方向相反的弯曲振动放大并传至模式转换器,通过模式转换器将两弯曲振动耦合转换成为耦合扭转振动(63),经变幅杆(101)放大后得到输出扭转振动(64),以较简单的方式获得了超声波扭转振动。

    一种对电缆及电缆束在电磁兼容中的建模及信号串扰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5054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53343.0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缆及电缆束在电磁兼容中的建模及信号串扰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线缆的矩形截面近似模型,其次对矩形截面近似模型进行剖分,得到离散体单元和离散面单元;继而获取每个离散体单元和离散面单元的部分电阻、部分电感、部分电位系数等信息,从而得到线缆的等效电路模型;最后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得到线缆间的信号串扰情况。本发明方法能够对裸电线和电线进行等效电路建模,以及对电缆中传输的电信号进行串扰分析。此方法所得的等效电路在不降低精度的情况下、极大地较小了复杂度,从而节省了所需的仿真资源及仿真时间,提高仿真效率。

    一种硅藻壳体或硅藻土与玻璃的键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6799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033700.2

    申请日:2010-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壳体或硅藻土与玻璃的键合方法,该方法在保证硅藻壳体或硅藻土较为完整的前提下将其通过氢氟酸键合在玻璃表面上。在键合过程中不添加粘接剂,并且制得的微流体基片中保持了硅藻壳体或硅藻土原有的丰富外形、特有的纳米级多孔微结构,使得该微流体基片能够在生物芯片领域发挥自动装载检测探针和吸附靶分子作用。在25℃温度下时硅藻壳体或硅藻土与玻璃片的键合强度为5MPa~11MPa。

    利用换能器的电学特性对超声椭圆振动切削状态进行在线监测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12128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235733.2

    申请日:200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换能器的电学特性对超声椭圆振动切削状态进行在线监测的系统,该在线监测系统的电学部分连接在椭圆振动换能器的压电振子与在线监测部分之间。在线监测部分中的切削状态在线监测模块包括有信号监测显示单元、工作参数记录单元、切削力变化关系图和切削状态图。电学部分由两路电压采样电路、两路电流采样电路、四路整流滤波电路、三路鉴相电路和信息采集卡构成。本发明利用换能器本身的电学特性变化,便可实现对切削状态的实时监测。在振动切削提高切削加工稳定性的基础上,基于换能器电学特性的切削状态监测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加工系统的可靠性,对提高振动切削的自动化程度和零件的加工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种高频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297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79410.9

    申请日:2009-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该切削装置由超声振动单元和壳体单元组成,超声振动单元置于壳体单元内;所述壳体单元由基座、A盖板、B盖板和上盖板构成,超声振动单元由变幅杆、振动体、A激励源、B激励源、C激励源构成,变幅杆安装在振动体,变幅杆的端部安装有刀具,A激励源与B激励源平行放置且粘接在振动体的侧面上,C激励源安装在振动体的下部,A激励源与B激励源形成水平方向上的驱动力,C激励源形成纵向方向上的驱动力,应用相互垂直的两个高频振动之间的相位差,在刀具刀尖处合成一个椭圆振动,有效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该切削装置工作在100kHz~200kHz的较高振动频率,提高了刀具振动切屑临界振速,使加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采用变幅杆插接安装在振动体上,易于装卡,可以促进超声椭圆振动切削的实用化。

    离子液体电沉积的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8772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1015402.X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一种离子液体电沉积的方法与应用,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尿素和氯化胆碱混合后进行加热搅拌,得到深共熔溶剂来作为电解质基质;以锡和镍为阳极,在85~105℃下以15~60mA·cm‑2的电流密度于所述电解质基质中溶解,得到锡镍深共熔溶剂;在所述锡镍深共熔溶剂中,在85~105℃下以6.5~13.5A·dm‑2的电流密度在阴极基体上电沉积制备所述锡镍多孔镀层。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的优势,制得的锡镍多孔镀层在染料吸附中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

    离子液体电沉积的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877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15402.X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一种离子液体电沉积的方法与应用,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尿素和氯化胆碱混合后进行加热搅拌,得到深共熔溶剂来作为电解质基质;以锡和镍为阳极,在85~105℃下以15~60mA·cm‑2的电流密度于所述电解质基质中溶解,得到锡镍深共熔溶剂;在所述锡镍深共熔溶剂中,在85~105℃下以6.5~13.5A·dm‑2的电流密度在阴极基体上电沉积制备所述锡镍多孔镀层。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的优势,制得的锡镍多孔镀层在染料吸附中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

    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的脑磁MEG源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5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210048425.4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的脑磁MEG源定位方法,包括:S1、针对预先获取的脑磁MEG信号B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脑磁MEG信号B;S2、基于预先采集的被试者的MRI数据构建真实的头部模型,并得出引导场矩阵L;S3、针对所述预处理后的脑磁MEG信号B和所述引导场矩阵L,获取多个初始源定位结果*S以及分别与多个初始源定位结果*S一一对应的估计脑磁信号*B;S4、基于多个初始源定位结果*S一一对应的估计脑磁信号*B和所述预处理后的脑磁MEG信号B,确定最终源估计的值,并成像显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