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832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1317310.5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姝媛 , 刘佳琪 , 艾夏 , 刘鑫 , 高路 , 刘向荣 , 孟刚 , 水涌涛 , 周岩 , 龚晓刚 , 金科 , 刘洪艳 , 赵巨岩 , 白锦良 , 秦鹏 , 江志烨 , 徐锋 , 李虎 , 曹阳 , 王上月 , 郭磊 , 王超 , 郑沛 , 张然 , 张昕雨 , 孙瑞祺 , 孙恒 , 徐子为 , 韩希锋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视频图像融合方法、全景监控方法以及全景监控系统。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视频图像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尺度空间极值点,并以极值点作为特征点;对特征点进行精准定位,获得各特征点的位置和尺度;确定以各特征点为中心特定大小的区域内、固定位置的像素点对;逐一比较像素点对的灰度值,并根据灰度值的二值化比较结果生成描述符;将描述符输出到特征匹配函数得到融合图像,本申请进一步提高了全景融合画面质量,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新的视频图像融合方法来提高画面质量适应新的应用场景及使用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9075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62192.3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2822 , G01R31/2849
Abstract: 一种微波放大器辐照效应在线测试方法及系统,首先对待测微波放大器进行指标测试,当测试合格后,分别在微波放大器辐照前、辐照过程中、辐照完成后,通过主控机箱控制前置探头给待测微波放大器供电并提供激励信号源,使用前置探头测量待测微波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功率后输出。本发明通过对前置探头的设置,可以测量微波放大器的频率范围、小信号增益、饱和功率、效率等技术指标,满足微波放大器使用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9075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762192.3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28
Abstract: 一种微波放大器辐照效应在线测试方法及系统,首先对待测微波放大器进行指标测试,当测试合格后,分别在微波放大器辐照前、辐照过程中、辐照完成后,通过主控机箱控制前置探头给待测微波放大器供电并提供激励信号源,使用前置探头测量待测微波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功率后输出。本发明通过对前置探头的设置,可以测量微波放大器的频率范围、小信号增益、饱和功率、效率等技术指标,满足微波放大器使用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875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285643.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刘佳琪 , 李虎 , 高路 , 白锦良 , 孙恒 , 刘洪艳 , 孙瑞祺 , 秦鹏 , 江志烨 , 曹阳 , 刘成国 , 徐锋 , 王上月 , 陈姝媛 , 郭磊 , 牛振红 , 李志锋 , 杜润乐 , 赵忠凯 , 蒋伊琳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 陆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多站多体制降维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站定位系统实现,所述多站定位系统包括主观测装置和多个从观测装置,所述主观测装置和所述从观测装置均用于获取含有电磁信号源信号特征的观测量,且所述多站定位系统获取的不同观测量不少于五种,所述主观测装置定期与各所述从观测装置通信,获取各观测量并进行信号源定位。本发明能够对不同信号源位置选取最合适的定位体制,充分利用观测资源,提升对信号源的定位精度,并通过降低矩阵计算维度实现计算量缩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01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318341.9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刘佳琪 , 高路 , 白锦良 , 江志烨 , 秦鹏 , 刘洪艳 , 李虎 , 曹阳 , 刘成国 , 徐锋 , 王上月 , 张然 , 陈姝媛 , 郭磊 , 孙恒 , 郑沛 , 王超 , 张昕雨 , 孙瑞祺 , 徐子为 , 郝鑫 , 赵忠凯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IPC: G01S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雷达对抗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对接收的雷达射频信号进行分频并与分频本振信号混频后获得分频中频信号,对该分频中频信号的脉冲前沿进行频率检测,得到脉冲起始频率;对雷达信号的分频中频信号进行宽窄带判断,得到宽带信号或者窄带信号的宽窄带判断结果;根据宽窄带判断结果,对于宽带信号计算宽带信号中心频率;根据宽窄带判断结果,对于窄带信号根据脉冲起始频率来确定本振信号频率范围并切换至对应本振信号;对于宽带信号则根据宽带信号中心频率来确定本振信号频率范围并切换至对应本振信号;该本振信号与雷达射频信号混频后生成中频雷达信号,再根据中频雷达信号生成雷达干扰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87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85643.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刘佳琪 , 李虎 , 高路 , 白锦良 , 孙恒 , 刘洪艳 , 孙瑞祺 , 秦鹏 , 江志烨 , 曹阳 , 刘成国 , 徐锋 , 王上月 , 陈姝媛 , 郭磊 , 牛振红 , 李志锋 , 杜润乐 , 赵忠凯 , 蒋伊琳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 陆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多站多体制降维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站定位系统实现,所述多站定位系统包括主观测装置和多个从观测装置,所述主观测装置和所述从观测装置均用于获取含有电磁信号源信号特征的观测量,且所述多站定位系统获取的不同观测量不少于五种,所述主观测装置定期与各所述从观测装置通信,获取各观测量并进行信号源定位。本发明能够对不同信号源位置选取最合适的定位体制,充分利用观测资源,提升对信号源的定位精度,并通过降低矩阵计算维度实现计算量缩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317474.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白锦良 , 刘佳琪 , 高路 , 江志烨 , 李虎 , 秦鹏 , 刘洪艳 , 曹阳 , 刘成国 , 徐锋 , 王上月 , 张然 , 陈姝媛 , 郭磊 , 孙恒 , 郑沛 , 王超 , 张昕雨 , 孙瑞祺 , 徐子为 , 郝鑫 , 赵忠凯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动特征调制的ISAR成像欺骗干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中频雷达信号;根据目标散射点模型实时计算出散射点微动距离,并根据所述散射点微动距离生成基于微动特征调制的基带干扰信号;根据接收的中频雷达信号和所述基于微动特征调制的基带干扰信号生成中频干扰信号。本发明根据目标散射点模型实时计算出散射点微动距离,再根据微动距离生成基于微动特征调制的基带调制信号,进而生成中频干扰信号,该方法能使电子假目标具有和真实目标类似的微动特征,能有效对抗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识别和微动特征识别,提高有源电子干扰的干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01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320181.1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PC: G01S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扰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干扰资源配置方法包括:对协同干扰系统的各台干扰机侦查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分选识别,并对分选识别结果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以得到信息融合处理后的雷达信号;对所述信息融合处理后的雷达信号进行威胁评估,以得到各个雷达信号的威胁评估结果;根据所述各个雷达信号的威胁评估结果确定所述协同干扰系统中的干扰资源配置方式,以基于所述干扰资源配置方式对各个雷达进行干扰。通过以上步骤,不仅能够提高针对雷达信号的协同干扰效果,而且实时性好、灵活性强、且算法实现简单,克服了以往方法的缺点,特别适用于协同干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67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62416.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秦鹏 , 刘佳琪 , 高路 , 刘洪艳 , 白锦良 , 江志烨 , 曹阳 , 李虎 , 刘成国 , 王上月 , 徐锋 , 陈姝媛 , 郭磊 , 赵忠凯 , 蒋伊琳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 陆伟
IPC: G01S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方法,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用于对雷达信号分频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第一模数转换数据;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检波信号后,根据第一模数转换数据生成本振控制信号并输出,以控制变频模块对雷达信号进行变频处理;控制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检波信号和本振控制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第二模数转换器,用于对变频处理后的雷达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第二模数转换数据;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检波信号后,根据本振控制信号对第二模数转换数据进行调制处理。通过以上系统,能够适应大瞬时带宽信号的接收、存储,实时进行高速数字信号干扰调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6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362416.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Inventor: 秦鹏 , 刘佳琪 , 高路 , 刘洪艳 , 白锦良 , 江志烨 , 曹阳 , 李虎 , 刘成国 , 王上月 , 徐锋 , 陈姝媛 , 郭磊 , 赵忠凯 , 蒋伊琳 , 高敬鹏 , 梁伟 , 周宏潮 , 刘雪梅 , 陆伟
IPC: G01S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方法,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用于对雷达信号分频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第一模数转换数据;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检波信号后,根据第一模数转换数据生成本振控制信号并输出,以控制变频模块对雷达信号进行变频处理;控制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检波信号和本振控制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第二模数转换器,用于对变频处理后的雷达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第二模数转换数据;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检波信号后,根据本振控制信号对第二模数转换数据进行调制处理。通过以上系统,能够适应大瞬时带宽信号的接收、存储,实时进行高速数字信号干扰调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