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装置以及微波计量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304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53851.3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波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第一程控开关、第二程控开关、滤波器组;其中,所述第一程控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程控开关均为单刀多掷开关,所述第一程控开关的一端用于接收微波信号的输入,另一端分别与滤波器组中各个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程控开关的一端分别与滤波器组中各个滤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用于输出滤波后的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上位机指令,对所述第一程控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程控开关的通断进行控制,以接入要求选通的滤波器至微波信号通路。本申请不需要人为手动进行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实现了微波中功率测量过程的自动化。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技术效果的微波计量测试系统。

    一种滤波装置以及微波计量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30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1353851.3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波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第一程控开关、第二程控开关、滤波器组;其中,所述第一程控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程控开关均为单刀多掷开关,所述第一程控开关的一端用于接收微波信号的输入,另一端分别与滤波器组中各个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程控开关的一端分别与滤波器组中各个滤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用于输出滤波后的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上位机指令,对所述第一程控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程控开关的通断进行控制,以接入要求选通的滤波器至微波信号通路。本申请不需要人为手动进行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实现了微波中功率测量过程的自动化。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技术效果的微波计量测试系统。

    改进型流量式微波中功率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0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95463.1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流量式微波功率的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用于改进型流量是微波功率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在流量泵与精密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加入PID流量控制阀,所述PID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液体以固定的速率流经精密质量流量控制器;热交换器到冷水储水箱之间通过PID制冷系统控制经过热交换器的水温温度,使得回到冷水储水箱的冷水温度恒定;所述测量方法包括:设定精密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质量流量大小和冷水温度值,启动水循环系统进行预热;水循环系统工作稳定后,记录此时射频微波负载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第一温差值;根据中功率量热计功率校准系数和所述第一温差值计算被测微波功率。

    一种精确控温的小流量循环水负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583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619376.0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精确控温的小流量循环水负载系统,属于功率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流量计、流入口温度计、流出口温度计、水泵、储水罐、制冷机、PID温度控制器、半导体控温器、加热部件和风冷部件;储水罐中的水在水泵的驱动下,依次流经制冷机、水泵、PID温度控制器、流量计、半导体控温器、加热部件和风冷部件后,回到储水罐;流入口温度计和流出口温度计分别设置在加热部件的入口和出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测量变温范围大、控温精确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改进型流量式微波中功率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0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1495463.1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流量式微波功率的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用于改进型流量是微波功率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在流量泵与精密质量流量控制器之间加入PID流量控制阀,所述PID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液体以固定的速率流经精密质量流量控制器;热交换器到冷水储水箱之间通过PID制冷系统控制经过热交换器的水温温度,使得回到冷水储水箱的冷水温度恒定;所述测量方法包括:设定精密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质量流量大小和冷水温度值,启动水循环系统进行预热;水循环系统工作稳定后,记录此时射频微波负载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第一温差值;根据中功率量热计功率校准系数和所述第一温差值计算被测微波功率。

    一种精确控温的小流量循环水负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5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19376.0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精确控温的小流量循环水负载系统,属于功率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流量计、流入口温度计、流出口温度计、水泵、储水罐、制冷机、PID温度控制器、半导体控温器、加热部件和风冷部件;储水罐中的水在水泵的驱动下,依次流经制冷机、水泵、PID温度控制器、流量计、半导体控温器、加热部件和风冷部件后,回到储水罐;流入口温度计和流出口温度计分别设置在加热部件的入口和出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测量变温范围大、控温精确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地铁车辆弹性胶泥缓冲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0168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1216877.3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弹性胶泥缓冲器,包括外活塞杆组成、内活塞杆组成、缸盖组成、缸体、弹性胶泥,所述外活塞杆组成包括外活塞杆、外导向带、单向阀钢珠、通过螺纹连接的定位扁螺堵、内导向带、密封件、定位环、弹性挡圈,所述内活塞杆组成包括内活塞杆、导向带、单向阀钢珠、通过螺纹连接的定位扁螺堵,所述缸盖组成包括缸盖、静密封件、防尘圈、密封件、导向带、导向环、弹性挡圈、单向阀钢珠、通过螺纹连接的定位扁螺堵、反向单向阀钢珠、紧定螺钉;本发明采用内、外双活塞杆结构、两级阻尼系统、在不同冲击速度工况下交替使用的双密封结构、内置式密封结构等配置,具有性能稳定、密封性好、初始阻抗低、复原性好、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液压减振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22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69699.3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减振器,包括下连接组成、底阀组成、内油缸组成、上连接组成;所述下连接组成由球角连接轴组件和外油缸焊接而成;所述底阀组成设置在外油缸底部内侧,底阀组成上设置有内油缸;所述上连接组成包括导向套组件和上连接组件,所述导向套组件包括导向套和压盖,所述导向套和压盖通过螺纹旋入外油缸的上部内壁,并与内油缸的顶面接触;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活塞、活塞杆、球角连接轴组件,所述活塞设置在内油缸中,活塞杆穿过导向套,活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与球角连接轴组件焊接,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底阀组成包括底阀,底阀上第一固定节流孔和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上设有第二固定节流孔和第二单向阀。本装置结构简单、减振性能稳定,密封性好,工件易加工,不产生气蚀现象,使用寿命长。

    一种液压减振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200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911169699.3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减振器,包括下连接组成、底阀组成、内油缸组成、上连接组成;所述下连接组成由球角连接轴组件和外油缸焊接而成;所述底阀组成设置在外油缸底部内侧,底阀组成上设置有内油缸;所述上连接组成包括导向套组件和上连接组件,所述导向套组件包括导向套和压盖,所述导向套和压盖通过螺纹旋入外油缸的上部内壁,并与内油缸的顶面接触;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活塞、活塞杆、球角连接轴组件,所述活塞设置在内油缸中,活塞杆穿过导向套,活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与球角连接轴组件焊接,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底阀组成包括底阀,底阀上第一固定节流孔和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上设有第二固定节流孔和第二单向阀。本装置结构简单、减振性能稳定,密封性好,工件易加工,不产生气蚀现象,使用寿命长。

    动车组弹性胶泥缓冲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33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1224306.4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弹性胶泥缓冲装置,包括拉头、拉头座、顶板、内活塞杆组件、外活塞杆组件、缸体、缸盖组件、拉套组件、后拉环、外缸筒组件。本发明通过采用内外双活塞杆结构、两级动静阻尼比、平键+平面两级防转机构、分体式定位环、第一和第二密封件双密封结构并在静动状态下交替使用等特征,具有性能稳定、密封可靠、低温性能好、吸收率高、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