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698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297145.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连续变焦红外光学系统。包括前固定组、变倍组、补偿组、后固定组和二次成像镜组;物方目标发出的光线经前固定组成像在虚像点P1,P1同时也是变倍组的物点,物距为L1;P1经过变倍组成像在像点P2,像距为L2,P2同时为补偿组的物点,物距为L4;P2经过补偿组成像在像点P3,像距为L3,P3同时是后固定组的物点,最终成像在一次相面上;通过变倍组移动,改变物距L1,从而影响P2的位置,通过补偿组移动,改变物距L4,最终使P3保持不变,因此一次相面位置保持不变,在不改变相面位置的前提下实现变焦,再经过二次成像镜组最终成像在探测器焦平面上。本发明满足高变倍比高性能小型化红外变焦系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623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16757.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J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型辅助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杜瓦的柔性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抱环、上垫环、上胶垫、下胶垫、下垫环、托架;其中:抱环和托架的上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筒状结构;上垫环嵌入抱环的凹槽中,下垫环和上垫环的结构相同,嵌入托架的凹槽中;上胶垫和下胶垫分别嵌入上垫环支撑部分内表面的凹槽和下垫环支撑部分内表面的凹槽中,通过上胶垫和下胶垫对红外探测器设定位置的杜瓦进行支撑。由于采用弹性橡胶垫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杜瓦接触,形成了对探测器的柔性支撑,在力学环境下能够有效保护探测器杜瓦。
-
公开(公告)号:CN10575716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17074.X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适应于飞行器上红外相机的减振机构,由法兰盘与在法兰盘1四周均布的四个减振器2组成,减振器2包括螺钉3,限位衬套4、减振垫A5、减振垫B7、限位垫片6,其中螺钉3穿过减振器2将其固定在安装基面上,而螺钉3穿过法兰盘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减振垫A5、减振垫B7,在减振垫A5、减振垫B7的左右端分别加装限位衬套4与限位垫片6。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623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216757.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J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型辅助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杜瓦的柔性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抱环、上垫环、上胶垫、下胶垫、下垫环、托架;其中:抱环和托架的上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筒状结构;上垫环嵌入抱环的凹槽中,下垫环和上垫环的结构相同,嵌入托架的凹槽中;上胶垫和下胶垫分别嵌入上垫环支撑部分内表面的凹槽和下垫环支撑部分内表面的凹槽中,通过上胶垫和下胶垫对红外探测器设定位置的杜瓦进行支撑。由于采用弹性橡胶垫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杜瓦接触,形成了对探测器的柔性支撑,在力学环境下能够有效保护探测器杜瓦。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43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17083.9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4211 , G02B17/08
Abstract: 一种适应侧窗成像的红外折衍光学结构,包括窗口1、镜组2A、固定反射镜3A、固定反射镜4B和镜组5B,光线从窗口进入,经过镜组A,镜组A中加入衍射光学元件,实现对热差及色差的控制。光线通过镜组A后,在经过固定反射镜A、固定反射镜B,传递到镜组B,最终传递到探测器焦平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15408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95979.X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外成像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的红外人体目标检测跟踪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和背景抑制,把红外人体目标与相关性的背景分离;对红外图像进行高通滤波,分离出淹没在背景中的红外人体目标;对于灰度直方图不是双峰分布的红外图像,采用分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再根据聚类后的各类别聚类中心的分布寻找适当的分割阈值把目标分离出来;对红外图像采用开运算去噪处理,除去孤立高亮度噪声点;对红外图像进行邻接四邻或八邻域标注,在各个标注区域内采用基于区域特征的方法判断是否包含人体目标;采用比较人体区域与形状模板间亮度关系来进行检测。本发明能快速的完成红外人体目标的准确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26417.3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波 , 赵建波 , 粆安安 , 袁本立 , 赵胜 , 王海英 , 陈亮 , 欧峰 , 张雨蒙 , 李然 , 范囯臣 , 郑平军 , 张涛 , 王飞 , 蔡巧言 , 张化照 , 曾凡文 , 朱长军 , 曹魏 , 张璁
IPC: F02K9/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复使用低温动力系统贮箱小气枕增压系统及方法,包括地面增压系统、器上增压系统、自生增压系统和采集控制系统;地面增压系统用于在发动机点火前对燃料贮箱和液氧贮箱完成常温氦气增压;自生增压系统用于与器上增压系统在发动机启动初期共同实施对液氧贮箱的增压,并在发动机启动稳定后独立对液氧贮箱增压;采集控制系统用于采集燃料贮箱和液氧贮箱的气枕压力,处理后根据燃料箱增压气路和氧箱增压气路上各电磁阀的压力控制带输出该电磁阀的控制指令,控制燃料箱增压气路和氧箱增压气路的通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6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378826.3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兼容性简易舵机加载测试工装及试验方法,所述测试工装包括台架、舵机安装支座、心轴、固定支座、加载弹簧;舵机的固定端与舵机安装支座的支耳用销轴连接,舵机的出杆端与心轴采用销轴连接,使得舵机呈准二立杆约束状态,且能够沿轴向正反两向运动;两组加载弹簧套装在心轴上并通过两端的固定支座限位;两个固定支座安装在台架上,通过调整固定支座的位置保证试验前舵机处于行程零位处、两个加载弹簧均处于自由长度或加载状态;加载时,通过压缩其中一组加载弹簧,另一组加载弹簧处于自由长度实现对舵机提供正向或负向加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1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48096.X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宋国莲 , 陈亮 , 袁园 , 马婷婷 , 田晓旸 , 时米清 , 张斌 , 韩鹏鑫 , 孙兵 , 褚光远 , 张化照 , 蔡巧言 , 王飞 , 张涛 , 郑平军 , 乙冉冉 , 曾凡文 , 张璁 , 杨传成 , 田兴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低温结构的连接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贮箱轴向和径向低温收缩量;(2)根据贮箱轴向和径向低温收缩量得到拉杆的安装角和长度;(3)根据拉杆的安装角和长度建立贮箱与机身连接结构的优化模型。本发明既可以解决低温贮箱与机身之间的连接匹配性问题,又可以满足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强度、刚度、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26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78826.3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兼容性简易舵机加载测试工装及试验方法,所述测试工装包括台架、舵机安装支座、心轴、固定支座、加载弹簧;舵机的固定端与舵机安装支座的支耳用销轴连接,舵机的出杆端与心轴采用销轴连接,使得舵机呈准二立杆约束状态,且能够沿轴向正反两向运动;两组加载弹簧套装在心轴上并通过两端的固定支座限位;两个固定支座安装在台架上,通过调整固定支座的位置保证试验前舵机处于行程零位处、两个加载弹簧均处于自由长度或加载状态;加载时,通过压缩其中一组加载弹簧,另一组加载弹簧处于自由长度实现对舵机提供正向或负向加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