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71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659859.6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筒车连接技术领域,为了提高筒车连接效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车连接辅助对轴装置和系统。其中,筒车连接辅助对轴装置包括:导向工装,所述的导向工装包括用于发射筒吊装导向的导向面;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固定在发射车上,用于导向工装的定位;回转轴伸收机构,所述的回转轴伸收机构与车体回转耳固定连接,所述的回转轴伸收机构用于回转轴的伸收;回转轴,所述的回转轴在所述的回转轴伸收机构带动下实现与车体回转耳和发射筒支耳的插拔,所述的回转轴通过带动发射筒支耳转动实现发射筒的起竖。本发明的筒车连接辅助对轴装置和系统具有对轴效率高和对位精准的优点,大大缩短了筒车连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8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17523.2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防护门,其包括两个侧门,两个所述侧门的前端分别铰接于发射车的两个侧防护板尾部,所述侧门与侧防护板的铰接轴垂直于发射车的车架平台,每个所述侧门的后端均铰接有后门,所述后门与侧门的铰接轴垂直于发射车的车架平台,所述后门的外侧面上安装有门锁,两个所述后门通过门锁关闭。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折叠防护门,其安装于火箭发射车尾部,在打开的状态下实现火箭发射,既能够满足火箭发射的空间需求,又能够避免火箭发射产生的燃气流对车尾部造成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03608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52883.7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海上发射台架及起竖火箭的方法,发射台架包括固定架、起竖架、保温舱和起竖台,起竖架通过回转轴机构与固定架连接,还包括起竖装置和缓冲装置,起竖装置包括卷扬机和起竖钢丝绳,卷扬机固定在固定架上,起竖钢丝绳的左端与卷扬机连接,起竖钢丝绳的右端绕过固定架上的起竖滑轮与起竖架上的连接环连接;缓冲装置包括支撑臂、缓冲滑轮、换向滑轮、限位杆、缓冲钢丝绳、吊坠物和对接臂,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应性强的优点,并能降低对接操作难度,避免起竖过程中出现失速现象。起竖火箭的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操控难度小、安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09558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59059.8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化设计的大幅角起竖翻转装置,包括:天线塔基座、起竖液压缸、下级天线塔、翻转液压缸、下连杆、上连杆和上级天线塔;其中,下级天线塔的一端与天线塔基座转动连接;下级天线塔的另一端与上级天线塔的一端转动连接;起竖液压缸的一端与天线塔基座转动连接,起竖液压缸的另一端与下级天线塔转动连接;翻转液压缸的一端与下级天线塔转动连接;上连杆的一端与上级天线塔转动连接,上连杆的另一端与翻转液压缸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下连杆的一端与下级天线塔转动连接,下连杆的另一端与翻转液压缸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本发明为雷达系统提供多种工作使用模式,并实现不同模式间的状态转换以及任意位置的可靠锁紧。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24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510319612.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学科协同仿真架构方法,采用与商用工程软件相应的标准或二次开发接口、代理接口,各自独立的分布布置,经软总线平台进行商用工程软件间的跨学科信息交互和互操作,解决了多学科协同仿真中商用工程软件所提供的接口无法跨版本、不支持软件分布式布置的问题,且加强了商用工程软件的多学科协同仿真的可行性;由于本方法通过HLA/RTI软总线平台将商用工程软件有机的连接到一起,可以更好的支持多学科协同仿真,有效保证复杂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可信度;由于本方法中各个软件子系统均在物理层面独立,因此可方便增加子系统数量,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24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19612.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学科协同仿真架构方法,采用与商用工程软件相应的标准或二次开发接口、代理接口,各自独立的分布布置,经软总线平台进行商用工程软件间的跨学科信息交互和互操作,解决了多学科协同仿真中商用工程软件所提供的接口无法跨版本、不支持软件分布式布置的问题,且加强了商用工程软件的多学科协同仿真的可行性;由于本方法通过HLA/RTI软总线平台将商用工程软件有机的连接到一起,可以更好的支持多学科协同仿真,有效保证复杂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可信度;由于本方法中各个软件子系统均在物理层面独立,因此可方便增加子系统数量,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2593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0699258.8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缸起竖系统,包括起竖机构、回转机构和检测机构,起竖机构包括对称分布在发射筒两侧的起竖油缸,回转机构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回转轴组件,回转轴组件包括回转支耳、回转轴和回转轴伸收装置,回转支耳间隔设有两个,回转轴穿设在两个回转支耳的轴孔中,回转轴伸收装置固定在回转支耳上并使其与回转轴连接,发射筒上的连接支耳处于两个回转支耳之间并使回转轴从其轴孔中穿过;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旋转轴,第二支架的外侧固定有编码器并使其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上固定有对接块和机液节流凸轮,发射筒上的连接块下端处于对接块上的对接卡槽中。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259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99258.8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缸起竖系统,包括起竖机构、回转机构和检测机构,起竖机构包括对称分布在发射筒两侧的起竖油缸,回转机构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回转轴组件,回转轴组件包括回转支耳、回转轴和回转轴伸收装置,回转支耳间隔设有两个,回转轴穿设在两个回转支耳的轴孔中,回转轴伸收装置固定在回转支耳上并使其与回转轴连接,发射筒上的连接支耳处于两个回转支耳之间并使回转轴从其轴孔中穿过;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旋转轴,第二支架的外侧固定有编码器并使其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上固定有对接块和机液节流凸轮,发射筒上的连接块下端处于对接块上的对接卡槽中。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85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53670.6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火箭柔性钢索起竖系统的缓冲装置及缓冲控制方法,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机构和对接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支撑臂、导向滑轮、换向滑轮、限位杆、牵引绳和吊坠物,支撑臂固定在固定架上,支撑臂固定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设有限位卡槽,导向滑轮安装在固定架上,换向滑轮安装在支撑臂上,导向滑轮和换向滑轮对应处于限位板的左右侧,限位杆处于限位板的限位卡槽中并与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换向滑轮和导向滑轮与吊坠物连接;对接机构包括固定在起竖架上的对接臂,对接臂上端固定有两个对接板,两个对接板的上侧设有对接卡槽。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平稳、缓冲效果好的优点。缓冲控制方法具有流程简单、实现容易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84805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410161966.3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压力容器仿真分析方法,包括:采集现有压力容器的客观参数;建立键值对照表;利用CAD工具导入结构尺寸关联的参数数据,形成线框模型;利用CAE工具导入线框模型;通过CAE工具将线框模型形成实体模型;CAE工具根据完整参数数据中结构尺寸关联的参数数据对实体模型确定网格划分,根据完整参数数据中物理属性参数,基于网格对分析模型施加载荷;利用CAE工具优化结果数据输出至键值对照表;键值对照表备份原有参数值,更新相应键值项目的原有参数值。本发明提高了有限元分析的建模和数据运算效率。还包括一种参数无损传输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