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调噪声补偿消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108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114939.6

    申请日:2020-02-25

    Inventor: 蒋昭旭 郭宇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调噪声补偿消除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识别原声场的噪声信号中有调噪声所在的频率位置和临界频带声压级;2)计算有调噪声的临界频带声压级与掩蔽噪声的临界频带声压级的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保持现状;若差值大于阈值则进入步骤3);3)得到需要补偿的临界频带声压级;4)在原声场中,通过二次声源发出需要补偿的临界频带声压级,将需要补偿的临界频带声压级与有调噪声的临界频带声压级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临界频带掩蔽噪声;5)计算有调噪声的临界频带声压级与叠加后的临界频带掩蔽噪声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保持现状;若差值大于阈值则进入步骤3),本发明可广泛用于降噪领域中。

    一种复合低频共振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97167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65642.7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低频共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和一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其中,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为由一面板、一背板和四第一侧板围成的密闭矩形立方体,且面板与背板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为由一微穿孔面板、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面板和四第二侧板围成的密闭矩形立方体,且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的微穿孔面板与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面板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本发明采用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在前,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在后的组合方式,组成双层共振吸声结构,分别针对变压器发出的200Hz和100Hz噪声,因此对变电站低频噪声的吸声性能较好,频率针对性较强,垂直入射吸声系数能达到0.8左右,相对多孔吸声材料来讲有着明显的优势。

    一种大等效直径锥形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9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54288.5

    申请日:2020-05-26

    Inventor: 郭宇春 蒋昭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等效直径锥形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初始等效直径D0和末尾等效直径Df;(2)基于初始等效直径D0和末尾等效直径Df,并根据高频失效上限截止频率,计算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分段数n;(3)基于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分段数n,计算每段消声通道的长度Ln;(4)基于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分段数n,计算每段消声通道的覆盖频率上限fHn;(5)基于Ln和fHn,确定每段消声通道的具体制造类型。本发明基于消声通道的高频失效上限截止频率的变化,对大等效直径锥形环状消声通道进行分段串联式消声制造,在达到良好消声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整个消声装置的成本。

    一种大等效直径锥形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92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454288.5

    申请日:2020-05-26

    Inventor: 郭宇春 蒋昭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等效直径锥形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初始等效直径D0和末尾等效直径Df;(2)基于初始等效直径D0和末尾等效直径Df,并根据高频失效上限截止频率,计算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分段数n;(3)基于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分段数n,计算每段消声通道的长度Ln;(4)基于串联式消声通道的分段数n,计算每段消声通道的覆盖频率上限fHn;(5)基于Ln和fHn,确定每段消声通道的具体制造类型。本发明基于消声通道的高频失效上限截止频率的变化,对大等效直径锥形环状消声通道进行分段串联式消声制造,在达到良好消声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整个消声装置的成本。

    一种有调噪声补偿消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108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14939.6

    申请日:2020-02-25

    Inventor: 蒋昭旭 郭宇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调噪声补偿消除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识别原声场的噪声信号中有调噪声所在的频率位置和临界频带声压级;2)计算有调噪声的临界频带声压级与掩蔽噪声的临界频带声压级的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保持现状;若差值大于阈值则进入步骤3);3)得到需要补偿的临界频带声压级;4)在原声场中,通过二次声源发出需要补偿的临界频带声压级,将需要补偿的临界频带声压级与有调噪声的临界频带声压级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临界频带掩蔽噪声;5)计算有调噪声的临界频带声压级与叠加后的临界频带掩蔽噪声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保持现状;若差值大于阈值则进入步骤3),本发明可广泛用于降噪领域中。

    一种复合低频共振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97167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165642.7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低频共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和一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其中,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为由一面板、一背板和四第一侧板围成的密闭矩形立方体,且面板与背板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为由一微穿孔面板、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面板和四第二侧板围成的密闭矩形立方体,且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的微穿孔面板与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面板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本发明采用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在前,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在后的组合方式,组成双层共振吸声结构,分别针对变压器发出的200Hz和100Hz噪声,因此对变电站低频噪声的吸声性能较好,频率针对性较强,垂直入射吸声系数能达到0.8左右,相对多孔吸声材料来讲有着明显的优势。

    一种基于膨胀珍珠岩颗粒的吸声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5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29529.6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膨胀珍珠岩颗粒的吸声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将膨胀珍珠岩颗粒样品按三种粒径进行筛分,得到三种粒径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记为m7、m10、m14;分别进行体积称量,并以总体积为100%计,计算各自的体积占比,记为#imgabs0#按照如下式Ⅳ或式Ⅴ计算,即得到膨胀珍珠岩颗粒样品的正入射吸声特性的预测值或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进行配比得到所需的声学性能曲线,即得到基于膨胀珍珠岩颗粒的吸声材料;式Ⅳ、Ⅴ中,α′T,f为不同粒径膨胀珍珠岩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吸声性能预测值;αT,f为频率范围100Hz~2000Hz不同厚度膨胀珍珠岩颗粒的吸声系数基准值;当f为100Hz~500Hz,且不包括500Hz时,采用式Ⅳ计算α′T,f;当f为500Hz~2000Hz时,采用式Ⅴ计算α′T,f。式Ⅳ#imgabs1#式Ⅴ#imgabs2#

    一种隔声罩消防顶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034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72156.4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声罩消防顶板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隔声罩顶部的顶部开启单元,每一所述顶部开启单元包括:外框,紧固连接在所述隔声罩顶部;封板,铰接在所述外框内,并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所述外框向下翻转;易熔固定件,连接所述外框和封板,以使所述封板在所述隔声罩正常工作时定位在所述外框内并封闭所述外框。本发明在使用时,当隔声罩内部发生火灾时,隔声罩内部温度达到易熔固定件的熔断温度即可将易熔固定件熔断,从而使封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外框向下翻转,进而自动开启封板以形成消防窗口,方便消防人员及时从外部将消防水通过消防窗口注入到隔声罩内部进行灭火,把握最佳救援时机。

    一种阻性消声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6517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560306.3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性消声器。本实用新型阻性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壳体和阻性消声器单元;所述阻性消声器单元包括金属穿孔板、透声布和膨胀珍珠岩颗粒;所述金属穿孔板作为护面层;所述金属穿孔板的内表面贴附所述透声布;所述透声布与所述透声布之间或与所述消声器壳体之间填充所述膨胀珍珠岩颗粒;所述阻性消声器单元设置在所述消声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当传统消声器(填充材料为玻璃棉、岩棉等多孔纤维类材料)需要更换或拆除时,内部的纤维类吸声材料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且膨胀珍珠岩颗粒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挤压、剧烈振动等),如遇干燥、严寒、高温、潮湿、电化腐蚀或昆虫、真菌或藻类生长,性能均不易受到影响,性能稳定性好。

    复合低频共振吸声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95113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200825.3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低频共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和一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其中,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为由一面板、一背板和四第一侧板围成的密闭矩形立方体,且面板与背板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为由一微穿孔面板、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面板和四第二侧板围成的密闭矩形立方体,且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的微穿孔面板与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面板之间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穿孔共振吸声结构在前,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在后的组合方式,组成双层共振吸声结构,分别针对变压器发出的200Hz和100Hz噪声,因此对变电站低频噪声的吸声性能较好,频率针对性较强,垂直入射吸声系数能达到0.8左右,相对多孔吸声材料来讲有着明显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