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能质比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669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032128.1

    申请日:2013-01-29

    Abstract: 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能质比求解方法,首先建立了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根据能量方程式得出了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的拟合关系式;然后给出了辐射器微元能质比表达式,可以求解辐射器各种工质温度下的微元能质比,从而得出了流体回路辐射器微元能质比关于工质温度的关系曲线;对能质比关于温度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微元能质比关于工质温度的拟合关系式,再建立辐射器换热的传热过程关系式,从而求解流体回路出口温度,最终得到辐射器散热性能。本方法快捷、方便,并已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满足精度需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能质比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6694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32128.1

    申请日:2013-01-29

    Abstract: 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能质比求解方法,首先建立了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根据能量方程式得出了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的拟合关系式;然后给出了辐射器微元能质比表达式,可以求解辐射器各种工质温度下的微元能质比,从而得出了流体回路辐射器微元能质比关于工质温度的关系曲线;对能质比关于温度的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微元能质比关于工质温度的拟合关系式,再建立辐射器换热的传热过程关系式,从而求解流体回路出口温度,最终得到辐射器散散热性能。本方法快捷、方便,并已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满足精度需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管肋式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817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036611.7

    申请日:2013-01-30

    Abstract: 一种管肋式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方法,本方法基于流体回路辐射器工质与肋根温度关系提出。首先从流体回路辐射器传热过程分析出发,建立了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根据能量方程式证明了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于是得出了给定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近似拟合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法,将求解长度微元的数值求解过程转化为求解温度微元的过程,并最终得到辐射器散热性能,避免了传统数值方法求解高次方程的过程。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辐射器的求解速度,对辐射器的优化设计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辐射器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性能的能质比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097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3829.7

    申请日:2013-01-29

    Abstract: 一种流体回路辐射器性能的能质比优化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所述流体回路辐射器能质比的优化分析。首先建立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并给出了辐射器能质比及微元段能质比(散热性能与质量比值)表达式;然后利用解析法对流体回路辐射器肋宽进行了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枚举法的方式,对微元段能质比表达式直接求解,实现了基于散热需求的管径的优化分析。本发明对管肋式辐射器的优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一种管肋式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81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36611.7

    申请日:2013-01-30

    Abstract: 一种管肋式流体回路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方法,本方法基于流体回路辐射器工质与肋根温度关系提出。首先从流体回路辐射器传热过程分析出发,建立了辐射器传热过程能量方程式;根据能量方程式证明了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于是得出了给定辐射器肋根温度与工质温度近似拟合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辐射器散热性能的逆向求解法,将求解长度微元的数值求解过程转化为求解温度微元的过程,并最终得到辐射器散散热性能,避免了传统数值方法求解高次方程的过程。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辐射器的求解速度,对辐射器的优化设计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辐射器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一种热流测量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48175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352068.2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流测量装置,以达到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的目的;该装置包括热流传感器和四根阻燃线;热流传感器的背板为圆形片状结构,其周向均布有四个垂直于背板平面的耳片,每个耳片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两根阻燃线分别穿过两个不相邻的耳片的通孔后,其两端分别固定于航天器上的固定安装点,另外两根阻燃线分别穿过其余两个耳片的通孔,也采用相同的固定方式,使得热流传感器的下表面与热辐射面平行。

    一种增强型多层隔热材料

    公开(公告)号:CN202371383U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120509616.3

    申请日:2011-12-08

    Inventor: 韩海鹰 黄家荣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多层隔热材料,属于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所述增强型多层隔热材料包括反射屏、增强性材料、间隔材料;其中单层反射屏和单层间隔材料组成一个隔热单元,N个隔热单元依次排列,依次为1单元、2单元、……N单元,N≤30;在1单元和2单元之间,或在2单元和3单元之间铺敷增强性材料。所述增强性材料的抗拉强度≥2.0GPa,模量≥150GPa,厚度为200~300μm,层数为2~8层。通过在普通多层隔热材料内部添加增强性材料,在不减低多层隔热材料隔热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多层隔热材料的微小碎片防护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