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9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93988.9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技术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状高浓NO2吸附捕集材料及制备方法、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以高硅分子筛原粉为原料配制吸附剂浆液;(2)将蜂窝载体放入所述吸附剂浆液中进行浸渍涂敷;(3)将浸渍完成的载体进行自然晾置、干燥、焙烧,获得整体式蜂窝状的高浓NO2吸附捕集材料。本发明基于蜂窝状高浓NO2吸附捕集材料(分子筛硅铝比1000~5000)通过变压吸附技术将NO2高效捕集的同时,通过对吸附饱和后的吸附剂可逆再生,将得到高浓NO2解吸气,实现NO2资源化,以实现核工业后处理厂NOx尾气的回收再利用,为乏燃料后处理主工艺提供稳定的NO2气源,满足后处理厂NO2原料制取与尾气脱硝的双重需求,实现NO2的净化及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92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18207.1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处理厂氮氧化物尾气捕集提纯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尾气预处理:将后处理厂氮氧化物尾气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急冷、淋洗、冷冻,除去尾气中的放射性颗粒以及易溶于水的放射性核素并进行冷冻除水,得到第一尾气;2)尾气干燥:将第一尾气进行干燥,得到第二尾气;3)氮氧化物回收:将第二尾气通过吸附剂进行吸附,吸附剂将氮氧化物吸附,并将氮氧化物中的NO氧化为NO2,得到第三尾气。后处理厂产生的含NOx的尾气中含有部分NO,本发明采用的吸附剂可以氧化NO,从而避免了额外氧化塔的使用。其对于NO2的吸附效率较高、循环使用寿命长,本发明工艺中通过回收系统对尾气中NOx回收率超过90%。
-
公开(公告)号:CN118527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993636.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吸附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胺蜂窝式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是将硅溶胶改性后与固态胺、基材等制成所述固态胺蜂窝式吸附剂,改性硅溶胶裹挟固态胺与基材更好的结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固态胺蜂窝式吸附剂在不降低吸附性能且保持较高负载量的前提下,还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负载强度,使用时不易飞扬或固态胺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5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54170.1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介孔氧化铝负载Cu2O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该吸附剂通过γ‑Al2O3的物理吸附与Cu(I)的π络合化学吸附的协同作用来吸附净化CO,表现出优异的CO吸附能力。本发明为开发具有大工作容量和高选择性的CO吸附剂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可扩展的合成方法,且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操作费用低、经济效益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435647.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39/32 , C01B39/02 , B01D53/047 , B01J29/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混配改性分子筛、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S1.获取预定质量的分子筛原粉及与其他金属盐,将其他金属盐与分子筛混合得到第一样品,将第一样品进行清洗、烘干、锻烧得到其他金属‑LSX分子筛;S2.根据获得的其他金属‑LSX分子筛的质量获取对应质量的锂盐,将锂盐与其他金属‑LSX分子筛混合得到第二样品,将第二样品进行清洗、烘干、锻烧得到锂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混配改性分子筛。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用仪器设备少,操作简单,周期短,降低了制备成本和能耗;且制备过程不产生废液,对环境无污染,提高金属离子的利用率,同时采用液相法、固相法及液相和固相相结合的制备方法保证目标金属阳离子负载到所预设的吸附位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8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32153.7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烟气污染物净化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污染物净化检测优化方法,所述方法为工业烟气末端催化净化催化剂性能现场测试的工艺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实际工程多精度测量的工程级污染物检测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工程设备进行建模,分析烟气污染物处理过程的各参数(温度、浓度、流速、压力等)变化,通过模拟分析,可以为后续设备选型、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5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33813.3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一氧化碳催化剂催化性能现场测试的设备及测试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催化床、换热器、电加热器、气体过滤器、流量计、送气风机、排气风机、烟气CO浓度分析仪、若干温度探头和电控箱;所述设备为一种大风量、强换热、高节能的现场测评设备;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控温准确、风速可调等优点,可以在不同催化温度、烟气风量、填充层数下测试催化剂的性能,满足工业锅炉、窑炉、车辆、船舶等现场测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41829.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多孔球形钨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难熔金属制备领域。将钨盐、硝酸铵、燃料、水溶性碳源和纳米Ti粉按照1:(16~28):(8~16):(25~75):(9~45)的摩尔比例配成溶液,通过溶液燃烧合成和随后的500~800℃真空煅烧将钨盐分解和碳还原为球形钨颗粒,得到W@Ti复合粉末。同时以上过程产生大量气体,在球形钨颗粒内部形成大孔和微孔。最后,将复合粉末浸泡于过量氢氟酸溶液中进行去合金化反应去除Ti颗粒,在纳米球形钨颗粒内部留下大量介孔。本发明所制得的纳米多孔球形钨具有40~950nm的钨颗粒尺寸,460~650m2/g的高比表面积,0.1~0.5μm的平均孔径,且粒度和孔径大小均匀。若采用这种粉末制备多孔钨材,孔隙不仅存在于颗粒间,还存在于纳米球形钨颗粒中,显著提高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65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03507.3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热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自发热材料的应急供热装置及供热方法,所述应急供热装置包括:装设有自发热材料的反应器,所述反应器通过螺旋给料机供给所述自发热材料;所述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市政用水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到反应器中进行加热后,从所述出水口出去供给用户使用;所述自发热材料为铁基自发热材料。本发明的应急供热装置主要应用在出现供热管路应急抢修及检修阶段,不能正常提供居民热水时,采用所述应急供热系统,可做到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用热水。
-
公开(公告)号:CN11101355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408477.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循环加热方式的吸附剂再生方法,该方法在吸附塔完成吸附过程后,将吸附塔、鼓风机、贮气罐、换热器构造成一个密闭循环体;利用所述鼓风机使所述循环体内的气体反复循环,循环气体经所述换热器时加热至设定温度;检测所述循环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达到设定压力后停止所述鼓风机,开启真空泵从所述循环体抽取解吸气至负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吸附剂不再出解吸气;补充一定量的干燥冷风至所述循环体,循环冷却吸附剂,真空抽出,重复直至完成吸附解吸过程。本发明方法具有解吸效率高、解吸气浓度高、能源效率大、利于二次吸附、设备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