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深空探测的可折展捕获装置及其操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05514.9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可折展捕获装置及其操控方法,装置包括基板、收展机构、捕获扇面机构和防逃逸机构。在收展机构中,安装座的底端通过垫片和基座固连,动片的第一端和安装座的侧面固连,动片的第二端和第一驱动舵机外壳的侧面固连,第一驱动舵机的输出轴和旋转架的第一端连接,旋转架的第二端和扇面框架固连;在防逃逸机构中,第二驱动舵机的输出轴和支撑轴固连,竖杆安装块的顶端和竖杆的底端固连,竖杆的顶端分别与上绳轮的中心孔和防逃逸框连接,上绳轮通过联动钢丝绳和下绳轮连接。本发明的操控方法包括展开、感知、捕获和收拢。本发明在捕获过程能自动居中,具备防逃逸、捕获和姿态调整等功能,能够快速完成捕捉,逃逸率低。

    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装置及其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505516.8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装置及其捕获方法,装置包括捕获系统、顶板、支撑驱动系统和样品舱,捕获系统和顶板的上端连接,支撑驱动系统和顶板的下端连接,样品舱通过法兰盘和顶板上端的中心固定连接,顶板的四个顶角通过支撑立柱和地面连接。在防逃逸限位组件中,顶部限位板的第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和顶部限位销的第一端连接,顶部限位板的第二端和顶部限位短销的第一端连接,顶部限位销的第二端和顶部限位短销的第二端分别与顶部导帘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顶部限位板的第二端接触连接。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展开、捕获、收缩和回收步骤。本发明避免了交会对接和分离释放,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操作方便,运行稳定。

    用于深空探测的可折展捕获装置及其操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505514.9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可折展捕获装置及其操控方法,装置包括基板、收展机构、捕获扇面机构和防逃逸机构。在收展机构中,安装座的底端通过垫片和基座固连,动片的第一端和安装座的侧面固连,动片的第二端和第一驱动舵机外壳的侧面固连,第一驱动舵机的输出轴和旋转架的第一端连接,旋转架的第二端和扇面框架固连;在防逃逸机构中,第二驱动舵机的输出轴和支撑轴固连,竖杆安装块的顶端和竖杆的底端固连,竖杆的顶端分别与上绳轮的中心孔和防逃逸框连接,上绳轮通过联动钢丝绳和下绳轮连接。本发明的操控方法包括展开、感知、捕获和收拢。本发明在捕获过程能自动居中,具备防逃逸、捕获和姿态调整等功能,能够快速完成捕捉,逃逸率低。

    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装置及其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05516.8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装置及其捕获方法,装置包括捕获系统、顶板、支撑驱动系统和样品舱,捕获系统和顶板的上端连接,支撑驱动系统和顶板的下端连接,样品舱通过法兰盘和顶板上端的中心固定连接,顶板的四个顶角通过支撑立柱和地面连接。在防逃逸限位组件中,顶部限位板的第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和顶部限位销的第一端连接,顶部限位板的第二端和顶部限位短销的第一端连接,顶部限位销的第二端和顶部限位短销的第二端分别与顶部导帘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顶部限位板的第二端接触连接。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展开、捕获、收缩和回收步骤。本发明避免了交会对接和分离释放,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操作方便,运行稳定。

    基于改进CNN与关系模块的旋转部件故障诊断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118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432723.9

    申请日:2021-04-21

    Inventor: 韩天 马瑞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CNN与关系模块的旋转部件故障诊断方法,构建故障诊断元数据集,并按故障类别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原数据集样本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使用多尺度卷积核、随机池化、空洞卷积三种策略建立由提取模块、融合模块和关系模块组成的卷积神经网络诊断模型;采用元学习方法使用训练集来训练该模型;使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小样本的多分类旋转部件故障诊断。本发明能够通过自适应训练出样本间距离的衡量标准,利用元学习的特点对只有一个标记样本的新故障能够实现其快速诊断,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依赖大数据量和长时间训练的问题,切实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的新故障跨域诊断的问题。

    基于改进CNN与关系模块的旋转部件故障诊断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11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32723.9

    申请日:2021-04-21

    Inventor: 韩天 马瑞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CNN与关系模块的旋转部件故障诊断方法,构建故障诊断元数据集,并按故障类别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原数据集样本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使用多尺度卷积核、随机池化、空洞卷积三种策略建立由提取模块、融合模块和关系模块组成的卷积神经网络诊断模型;采用元学习方法使用训练集来训练该模型;使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小样本的多分类旋转部件故障诊断。本发明能够通过自适应训练出样本间距离的衡量标准,利用元学习的特点对只有一个标记样本的新故障能够实现其快速诊断,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依赖大数据量和长时间训练的问题,切实解决了小样本条件下的新故障跨域诊断的问题。

    导引绳侧边进线式放线滑车

    公开(公告)号:CN10919345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208938.7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的导引绳侧边进线式放线滑车,其包括联板、吊杆、架体、滑轮、导引绳进线系统和对中活门系统,导引绳进线系统通过架体及吊杆进行固定;滑轮设置在架体上,滑轮的周向表面设置有容纳导线的圆弧形凹槽;架体的下端设置架体支座;架体通过吊杆连接至联板,吊杆与联板能转动地进行连接;导引绳进线系统处设置过线缝隙。支架上安装的滑轮数量应为单数,滑轮间同轴设置。架体通过销和联板连接,方便导线安装完成后拆卸。采用这种结构的放线滑车,安装可靠,拆卸方便,放线环节减去人力,和无人机配合操作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适合当前电力行业。

    一种旋转调制轴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517947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580596.1

    申请日:2015-09-12

    Abstract: 一种旋转调制轴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主要包括:上定子铁心、下定子铁心、上轴向轴承线圈、下轴向轴承线圈、转子、上轴向气隙、下轴向气隙、定子安装盘、旋转调制转子轴承套、旋转调制轴承、旋转调制转子锁母、超声波电机转子、超声波电机定子、旋转调制定子轴承套和旋转调制定子锁母组成。由于轴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的定子通过超声电机进行驱动,实现了定子的旋转,因此具有旋转调制功能,故可以消除陀螺转子旋转引入的陀螺漂移,大大提高了其实现角速率检测时的检测精度。

    高炉炉前智能操作系统及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60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77344.2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炉前智能操作系统及方法,属于自动化领域,系统包括高炉炉前设备、传感器组、数据库、智慧看板组、权限模块和辅助决策模块;传感器组安装在高炉炉前设备上,数据库分别与其它模块要连接,智慧看板组分别与高炉炉前设备、数据库和辅助决策模块连接。辅助决策模块的子模块包括设备状态检测子模块、开口流程确定子模块、开口工艺预测子模块、开口深度修正子模块、堵口时间确定子模块、打泥量确定子模块、泥炮工艺参数预测子模块、装泥控制子模块;辅助决策模块从数据库获取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高炉炉前智能操作系统的方法。本发明对工艺参数进行预测,增强操作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通过集成控制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基于柔性光波导的柔顺六维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499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61819.9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光波导的柔顺六维力传感器,其包括底座、上受力板、第一传感单元、单体座、双体座、限位座、平衡座、第一压缩弹簧、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橡胶支撑、第二传感单元和连接器,上受力板设于底座的上方,且底座与上受力板之间设有橡胶支撑,单体座、双体座、限位座、平衡座、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以及连接器均设于底座上,且第一压缩弹簧设于平衡座与上受力板上的第一立板之间,连接器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相连通,第一传感单元及第二传感单元均设于底座与上受力板之间。本发明的六维力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可选择不同刚度的橡胶支撑适用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可实现部分维间的机械式解耦,可相对降低算法解耦的处理时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