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86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0400.3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F27/921 , B01F35/21 , B01F35/213 , B01F35/22 , B01F35/221 , B01F35/30 , B01F35/32 , B01F35/40 , B01F35/50 , B01F35/71 , B01F35/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颗粒原料自动配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配料装置和高通量配料方法。高通量配料装置包括套筒、螺杆、驱动机构、加料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套筒中空设置,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螺杆包括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转轴与所述套筒同轴设置;所述螺旋叶片的内侧与所述转轴的圆周面固连、外侧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贴合;所述加料组件分别与所述套筒、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加料组件为多个。高通量配料方法采用所述高通量配料装置实现。本发明能够实现在线连续高效配料,适应工业化应用和高通量应用,符合现代化生产和高通量实验对效率的要求。并且不同成分的配料能够在螺旋状的容纳腔内梯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10399.4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1/03 , C22C1/02 , C22C23/06 , B22D11/14 , B22D11/114 , B22D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镁合金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高通量镁合金的制备方法,采用特定的多组分梯度金属材料制备装置高效快速制备出大量成分含量呈梯度变化的镁合金材料,显著提高样品制备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可控性强,适用于不同体系的镁合金材料的快速高通量制备。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镁合金材料中,其成分含量呈梯度变化,可用于作为新型镁合金的研究样本,大幅提升新型镁合金的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可加快新型镁合金结构与性能构效关系的研究进程,为镁合金服务现代工业与社会需求提供重要帮助和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74560.X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熵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MgAlCuZnGd轻质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比包括:Al:4.0‑4.5at.%、Cu:5.0‑6.0at.%、Zn:5.0‑7.0at.%、Gd:3.5‑5.0at.%,其余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的感应熔炼法,以金属颗粒为原料,部分元素采用中间合金颗粒,制备了大尺寸的轻质高熵合金铸锭。本发明获得的高熵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和制备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10398.X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1/10 , C22C21/16 , C22C21/18 , C22C32/00 , B22D11/00 , B22D11/14 , B22D11/114 , B22D11/108 , C22C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颗粒增强铝基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K2TiF6以在B4C表面形成一个富Ti层来改善B4C和Al基合金的润湿性,使B4C与Al基合金结合的更紧密,同时,利用特定的多组分梯度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实现高通量螺旋梯度连铸,可以一次性制备成分含量呈梯度分布的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制备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颗粒增强铝基合金复合材料中B4C和Al之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使得二者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制备得到的颗粒增强铝基合金复合材料的实际成分含量与最初设计成分含量较为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2664.9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强度镁合金及其加工方法,涉及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通过对镁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均质化处理、第一次预热处理、第一次挤压、第二次预热处理、第二次挤压、切割板材、第三次预热处理、轧制、去应力退火和冷却得到高强镁合金板材。通过多次挤压和轧制的配合尤其是对挤压温度、速度、挤压比以及轧制温度、压下量的协同调整,引入强压剪复合变形,细化加工变形过程中的第二相,使得第二相弥散分布于基体中,起到钉扎晶界和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实现晶粒细化和基面织构弱化,显著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