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94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005166.1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能电池的电极材料领域。本发明采用金属Ga或Ga与Sb、Bi、Sn、Pb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单质形成的Ga合金作为正极材料,可以与现有的负极材料(Li、Na、K、Ca、Mg)进行合金化,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金属Ga熔点极低(29.8℃),Ga合金制备工艺简单,将Ga或Ga合金用于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在保持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容量高、寿命长等优势的基础上,还可以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减小电池的极化,提高或稳定电池放电电压,改善电池在大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90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68496.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28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榴石型锂离子固体电解质彻底消除碳酸锂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榴石型锂离子固体电解质中碳酸锂阻碍电解质烧结致密、降低离子电导率的问题。所述碳酸锂消除方法,是利用旋转包覆和热处理在电解质粉体表面均匀包覆上一层氧化铝,再通过成型和烧结,从而得到消除了碳酸锂的石榴石型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本发明有效增大了氧化铝和电解质粉体表面碳酸锂的接触面积,从而在高温烧结过程氧化铝能够有效消耗粉体中已经存在的碳酸锂,有效提高固体电解质烧结的致密度,提高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同时有利于延长全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有效减少全固态电池循环过程中的短路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05166.1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能电池的电极材料领域。本发明采用金属Ga或Ga与Sb、Bi、Sn、Pb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单质形成的Ga合金作为正极材料,可以与现有的负极材料(Li、Na、K、Ca、Mg)进行合金化,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金属Ga熔点极低(29.8℃),Ga合金制备工艺简单,将Ga或Ga合金用于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在保持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容量高、寿命长等优势的基础上,还可以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减小电池的极化,提高或稳定电池放电电压,改善电池在大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53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146573.0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高比容量的氧化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电化学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氧化硅/碳复合材料,具有玻璃结构特征,由纳米尺度的一次颗粒构成微米尺度的二次颗粒,结构致密,材料振实密度高。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一步溶胶-凝胶和常压干燥,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过程简单,条件温和,便于规模化制备。此方法制备的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良好循环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35917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007838.9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二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电化学领域。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具有干凝胶或气凝胶结构的多孔二氧化硅,对多孔二氧化硅进行球磨处理,并通过碳包覆和热处理,制备出纳米二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颗粒粉体细小且均匀,工艺过程简单,条件温和,便于规模化制备。此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较高比容量以及良好循环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13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10009216.5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氧化钼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电化学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较高比容量以及较高首次库仑效率的复合电极材料以及经济可行的制备工艺。以四水钼酸铵为原料,柠檬酸、硝酸、氨水为氧化还原剂,加入碳源,采用自蔓延低温燃烧的方法,制备出MoO3-C纳米颗粒,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使碳源裂解,得到MoO3-C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耗时少,产率高。此方法制备的MoO3-C复合材料颗粒细小,粒径、成分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首次效率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发挥MoO3、C各自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53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6573.0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高比容量的氧化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电化学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氧化硅/碳复合材料,具有玻璃结构特征,由纳米尺度的一次颗粒构成微米尺度的二次颗粒,结构致密,材料振实密度高。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一步溶胶-凝胶和常压干燥,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过程简单,条件温和,便于规模化制备。此方法制备的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良好循环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324511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303494.7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电化学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高倍率充放电的复合电极材料以及经济可行的制备工艺。以醋酸锂、钛酸四丁酯为原料,氨水为pH值调节剂,采用溶剂热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Li4Ti5O12-TiO2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旋转蒸发工艺将碳源均匀包覆在Li4Ti5O12-TiO2复合颗粒表面,高温裂解后制得Li4Ti5O12-TiO2/C复合材料。此方法制备的Li4Ti5O12-TiO2/C复合材料颗粒细小,粒径、成分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能够发挥Li4Ti5O12、TiO2、C各自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03591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310007838.9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二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电化学领域。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具有干凝胶或气凝胶结构的多孔二氧化硅,对多孔二氧化硅进行球磨处理,并通过碳包覆和热处理,制备出纳米二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颗粒粉体细小且均匀,工艺过程简单,条件温和,便于规模化制备。此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较高比容量以及良好循环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2347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16073.5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电化学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较高比容量以及良好循环稳定性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以及经济可行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以硝酸锂、硝酸钴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硝酸和氨水为pH值调节剂,采用柠檬酸自燃烧法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Li2CoTi3O8纳米颗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耗时少,产率高。此方法制备的Li2CoTi3O8材料颗粒细小,粒径、成分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容量特性和循环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