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采场和巷道掘进工作面底眼防堵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633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447720.3

    申请日:201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开采和巷道掘进领域,涉及一种矿山采场和巷道掘进爆破底眼防堵塞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插入底眼管的方式,是将PVC材质或其他管材的管一端插入到底眼中,另一端外露于掘进工作面中;底眼管孔内长度约1.0-1.5m,孔外露出长度约0.7m,外端用底眼管盖堵塞。由于底眼管的安装,凿上部炮孔时工作面冒落的松散碎石即使覆盖在底眼孔口,因通过底眼管将炸药装入孔底,这些碎石也不影响底眼装药;炮孔内的底眼管起到支撑孔壁的作用,防止炮孔塌孔,也避免了掏孔过程中碎石伤人的安全风险。底眼管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装药效果,增大了爆破进尺,减少了综合采矿成本。

    一种矿山采场和巷道掘进工作面底眼防堵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6333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47720.3

    申请日:201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开采和巷道掘进领域,涉及一种矿山采场和巷道掘进爆破底眼防堵塞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插入底眼管的方式,是将PVC材质或其他管材的管一端插入到底眼中,另一端外露于掘进工作面中;底眼管孔内长度约1.0-1.5m,孔外露出长度约0.7m,外端用底眼管盖堵塞。由于底眼管的安装,凿上部炮孔时工作面冒落的松散碎石即使覆盖在底眼孔口,因通过底眼管将炸药装入孔底,这些碎石也不影响底眼装药;炮孔内的底眼管起到支撑孔壁的作用,防止炮孔塌孔,也避免了掏孔过程中碎石伤人的安全风险。底眼管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装药效果,增大了爆破进尺,减少了综合采矿成本。

    一种测试尾矿膏体堆存体受雨水侵蚀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0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10447299.6

    申请日:2012-11-09

    Abstract: 一种测试尾矿膏体堆存体受雨水侵蚀的试验装置,属于地表尾矿膏体堆存及矿业工程领域。主要由试验支架、供水装置、控制装置、喷洒装置、堆存装置、测量装置、集液装置构成。包括水管、储水槽、水泵、主控阀门、自动定时开关、流量计、压力表、次控阀门进水管路、喷头、分路控制阀门、膏体堆存槽、槽体底部活动轴、槽体顶部角度调节轴、限位孔、集液槽、集液桶、TDR探头、数据线、数据存储器。堆存槽体内部钢板表面设置有菱形纹路,底部侧面钢板上部设置出水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调节膏体堆存坡度、可调节喷洒量及时间、有效收集尾矿浆液、自动采集数据,进而实现对尾矿膏体堆存体在降雨条件下其灾害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模型试验研究。

    一种矿山活动塌陷区回填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623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151624.9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一种矿山活动塌陷区回填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低浓度全尾砂浆经深锥浓密机(1)浓密脱水后的高浓度全尾砂浆,与骨料筒仓(2)、粉料筒仓(3)排出的粗骨料、水泥经搅拌机(4)制备成混合浆体,浆体经泵(5)泵送至塌陷区(6)进行排放。排放时采用“平面分区交替、竖向胶结—非胶结互层”的排放方式对塌陷区进行回填。平面分区交替排放是根据塌陷区空间分布状态将塌陷区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独立排放区,排放时分区交替排放;竖向胶结—非胶结互层排放是指在塌陷区竖直方向上,胶结回填层(7)与非胶结回填层(8)交替互层排放。此种回填方式具有回填成本低、回填安全可靠等特点。

    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6090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43882.7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由储能装置、触发装置及排水装置组成。储能装置由储水箱、蓄能箱、出水管、止水塞等组成;触发装置由悬浮筒、刚性浮筒杆、导向筒、弹性连接绳、导向杆、浮球、刚性压杆等组成;排水装置由抽水管、排水管等组成。系统放置于边坡台阶的汇水孔上部,当汇水孔内水位达到设计的自动排水启动水位时,触发装置启动,止水塞打开,储能箱内蓄水流入排水管,当储水充满排水管且止水塞闭合时,在系统内产生虹吸现象,汇水孔内的积水通过抽水管、排水管排至边坡下部。该系统结构简单、无需电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无精密元器件和易损件,对野外各种边坡疏水匀有良好适应性,并且疏水施工、管理简单,成本低、排水效果好。

    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609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43882.7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由储能装置、触发装置及排水装置组成。储能装置由储水箱、蓄能箱、出水管、止水塞等组成;触发装置由悬浮筒、刚性浮筒杆、导向筒、弹性连接绳、导向杆、浮球、刚性压杆等组成;排水装置由抽水管、排水管等组成。系统放置于边坡台阶的汇水孔上部,当汇水孔内水位达到设计的自动排水启动水位时,触发装置启动,止水塞打开,储能箱内蓄水流入排水管,当储水充满排水管且止水塞闭合时,在系统内产生虹吸现象,汇水孔内的积水通过抽水管、排水管排至边坡下部。该系统结构简单、无需电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无精密元器件和易损件,对野外各种边坡疏水匀有良好适应性,并且疏水施工、管理简单,成本低、排水效果好。

    一种矿山活动塌陷区回填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62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51624.9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一种矿山活动塌陷区回填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低浓度全尾砂浆经深锥浓密机(1)浓密脱水后的高浓度全尾砂浆,与骨料筒仓(2)、粉料筒仓(3)排出的粗骨料、水泥经搅拌机(4)制备成混合浆体,浆体经泵(5)泵送至塌陷区(6)进行排放。排放时采用“平面分区交替、竖向胶结—非胶结互层”的排放方式对塌陷区进行回填。平面分区交替排放是根据塌陷区空间分布状态将塌陷区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独立排放区,排放时分区交替排放;竖向胶结—非胶结互层排放是指在塌陷区竖直方向上,胶结回填层(7)与非胶结回填层(8)交替互层排放。此种回填方式具有回填成本低、回填安全可靠等特点。

    一种测试尾矿膏体堆存体受雨水侵蚀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0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47299.6

    申请日:2012-11-09

    Abstract: 一种测试尾矿膏体堆存体受雨水侵蚀的试验装置,属于地表尾矿膏体堆存及矿业工程领域。主要由试验支架、供水装置、控制装置、喷洒装置、堆存装置、测量装置、集液装置构成。包括水管、储水槽、水泵、主控阀门、自动定时开关、流量计、压力表、次控阀门进水管路、喷头、分路控制阀门、膏体堆存槽、槽体底部活动轴、槽体顶部角度调节轴、限位孔、集液槽、集液桶、TDR探头、数据线、数据存储器。堆存槽体内部钢板表面设置有菱形纹路,底部侧面钢板上部设置出水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调节膏体堆存坡度、可调节喷洒量及时间、有效收集尾矿浆液、自动采集数据,进而实现对尾矿膏体堆存体在降雨条件下其灾害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模型试验研究。

    一种充填料浆现场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814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73175.2

    申请日:2012-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充填料浆现场取样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取样装置包括料浆筒控制单元和料浆筒;料浆筒控制单元包括取样杆、上横杆5、下横杆12,控制杆15轴向插入主杆3内;料浆筒包括料浆筒上挡板8、料浆筒管9、料浆筒下挡板11;上/下横杆一端与控制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料浆筒上、下挡板8可拆卸连接;通过料浆筒控制单元的控制杆带动上挡板8和下挡板11的开合,实现充填料浆现场的取样。能够精确采集设定点的料浆,且在取样样品上升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采场上部低浓度充填料浆的影响,能够准确获取充填料浆在采场中的特性。

    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89903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694117.0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由储能装置、触发装置及排水装置组成。储能装置由储水箱、蓄能箱、出水管、止水塞等组成;触发装置由悬浮筒、刚性浮筒杆、导向筒、弹性连接绳、导向杆、浮球、刚性压杆等组成;排水装置由抽水管、排水管等组成。系统放置于边坡台阶的汇水孔上部,当汇水孔内水位达到设计的自动排水启动水位时,触发装置启动,止水塞打开,储能箱内蓄水流入排水管,当储水充满排水管且止水塞闭合时,在系统内产生虹吸现象,汇水孔内的积水通过抽水管、排水管排至边坡下部。该系统结构简单、无需电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无精密元器件和易损件,对各种边坡疏水匀有良好适应性,并且疏水施工、管理简单,成本低、排水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