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2951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946633.5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G37/04
Abstract: 一种蛋黄‑壳结构CrF3·3H2O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本发明工艺过程为:1.将CrCl3·6H2O、KF·2H2O分别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辛烷、去离子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微乳液;2.将配置好两种微乳液进行超声,时间为5~30分钟,继续搅拌5~30分钟把KF·2H2O溶液加入到CrCl3·6H2O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120分钟,此过程一直搅拌;3.反应完成后加入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烧杯中生成的绿色沉淀经过离心、清洗后得到蛋黄‑壳结构的CrF3·3H2O球形颗粒。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蛋黄‑壳结构的CrF3·3H2O球形颗粒,工艺简单,方法新颖,生产周期短,粉末分散性好,能够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9367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54873.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碳层异质结构包覆SiO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中值粒径为4‑5μm的SiO粉末放入融合机中进行融合,得到中值粒径为4.2‑4.5μm的近球状SiO粉末。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双碳层异质结构包覆SiO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层有着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缓冲SiO基体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体积膨胀,防止SiO基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粉碎,从而获得更好的循环性能;少层石墨烯还可以增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从而获得更好的倍率性能。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20954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313603.0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2/1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属于电极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以铝硅为原料,经过熔炼、机械球磨和化学刻蚀制备形成多孔硅,再将多孔硅、氧化石墨烯和碳源通过球磨、喷雾干燥与高温热解以形成石墨烯包覆多孔硅复合材料。所制得的多孔硅材料中硅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金属杂质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粒径分布为10nm~10μm,孔径分布为1~1000nm,孔隙率为1~90%。所得到的石墨烯包覆多孔硅复合材料粒径尺寸为1~100μm,形状为球状,颗粒分布均匀,形貌一致。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能有效防止硅合金化的体积膨胀,提升首次充放电效率、理论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等,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理想的负极材料之一。此制备工艺简单、能耗小、成本低、重现性好和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44939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82103.4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4
Abstract: 一种从水系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回收再生正极材料的方法。先将充分放电后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进行精细化拆解,获得完好的正极片,通过去离子水浸泡的方式使正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分离,对活性物质干燥、球磨处理得到待再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对待再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分别进行碳含量和Li、Fe、P元素比例测试,添加锂源和铁源调整Li:Fe:P摩尔比例为(1.0~1.1):1:1,进一步按1:1:1的比例添加锂源、铁源和磷源,调整材料中C含量比例。对元素比例调整后的材料进行球磨、低温预烧及高温烧结,得到再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该再生材料0.1C放电容量可达156mAh/g,2C放电容量可达120mAh/g,0.1C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高于99%,各项电化学性能优异。本发明成本低,工艺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42032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80133.2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一种大颗粒尖晶石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材料领域。通过对原材料二氧化锰、或者碳酸锰与掺杂元素M进行高温烧结,使其转换为均匀掺杂的大颗粒四氧化三锰,以此为Mn源原料与Li的原始材料混合烧结制备得到大颗粒的锰酸锂材料。本发明所得四氧化三锰的晶粒形态好,粒度分布呈正态分布,以此为Mn源原料与Li的原始材料混合后,无需超过900℃烧结就能够得到大颗粒低表面积的锰酸锂产品,解决了超过900℃高温烧结制备大颗粒锰酸锂造成氧缺失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锰酸锂粒度均匀,通过工艺可以控制其平均颗粒尺寸在5-15μm,比表面积在0.2-0.6m2/g之间,晶粒完整,高低温循环寿命优异。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实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48778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947281.5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5/006 , B82Y40/00 , C01P2002/01 , C01P2002/3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KMnF3纳米正方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工艺过程为:1.将MnCl2·4H2O、KF·2H2O分别和辛烷、正丁醇、去离子水、CTAB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微乳液;2.将配置好的KF·2H2O微乳液加入到MnCl2·4H2O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120分钟,然后加入甲醇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来终止反应的进行;3.反应完成后烧杯中会有白色沉淀产生,经过离心、清洗后得到KMnF3正方体颗粒;4.将制备得到的KMnF3正方体颗粒分散在甲醇中,加入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刻蚀,刻蚀时间为15~120分钟,最终得到中空的KMnF3正方体颗粒。本发明通过化学刻蚀制备出纳米中空的KMnF3正方体颗粒,工艺简单,方法新颖,成本低,能够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674352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114269.3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燃烧合成制备碳化钨粉末的方法,属于低温燃烧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钨酸铵为钨源,柠檬酸、葡萄糖、蔗糖等水溶性有机物为碳源,并加入尿素、硝酸;包括下列步骤:A.将钨酸铵、碳源、尿素、硝酸按照一定的摩尔配比配制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封闭电炉上加热至浓缩成粘稠状,得到蓬松混合物。B.将蓬松混合物研磨后,在通氩气保护的电阻炉中进行碳化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900~1100℃范围内,时间为4~12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最终产物碳化钨粉末。本工艺钨源和碳源分布均匀,接触充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了微米级碳化钨粉末;并且本工艺原料成本低廉,制备操作简单,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48778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947281.5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KMnF3纳米正方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工艺过程为:1.将MnCl2·4H2O、KF·2H2O分别和辛烷、正丁醇、去离子水、CTAB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微乳液;2.将配置好的KF·2H2O微乳液加入到MnCl2·4H2O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120分钟,然后加入甲醇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来终止反应的进行;3.反应完成后烧杯中会有白色沉淀产生,经过离心、清洗后得到KMnF3正方体颗粒;4.将制备得到的KMnF3正方体颗粒分散在甲醇中,加入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进行刻蚀,刻蚀时间为15~120分钟,最终得到中空的KMnF3正方体颗粒。本发明通过化学刻蚀制备出纳米中空的KMnF3正方体颗粒,工艺简单,方法新颖,成本低,能够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529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10946633.5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G37/04
Abstract: 一种蛋黄-壳结构CrF3·3H2O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领域。本发明工艺过程为:1.将CrCl3·6H2O、KF·2H2O分别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辛烷、去离子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微乳液;2.将配置好两种微乳液进行超声,时间为5~30分钟,继续搅拌5~30分钟把KF·2H2O溶液加入到CrCl3·6H2O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120分钟,此过程一直搅拌;3.反应完成后加入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烧杯中生成的绿色沉淀经过离心、清洗后得到蛋黄-壳结构的CrF3·3H2O球形颗粒。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蛋黄-壳结构的CrF3·3H2O球形颗粒,工艺简单,方法新颖,生产周期短,粉末分散性好,能够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67435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14269.3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燃烧合成制备碳化钨粉末的方法,属于低温燃烧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钨酸铵为钨源,柠檬酸、葡萄糖、蔗糖等水溶性有机物为碳源,并加入尿素、硝酸;包括下列步骤:A.将钨酸铵、碳源、尿素、硝酸按照一定的摩尔配比配制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封闭电炉上加热至浓缩成粘稠状,得到蓬松混合物。B.将蓬松混合物研磨后,在通氩气保护的电阻炉中进行碳化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900~1100℃范围内,时间为4~12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最终产物碳化钨粉末。本工艺钨源和碳源分布均匀,接触充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了微米级碳化钨粉末;并且本工艺原料成本低廉,制备操作简单,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