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88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75747.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42 , H01M10/05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电池用预锂化合金负极,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电极由合金基体层和LiF/LiM双相界面层组成,M为In、Al、Ag、Mg和Sn中的一种以上;LiF/LiM双相界面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通过在M金属薄表面进行预锂化处理后,原位生成LiF/LiM双相界面层。通过LiF相阻碍电子进入硫化物电解质,减少电解质组分的还原分解;通过LiM合金相改善锂离子沉积/剥离特性,合金的低表面能和高Li+扩散速率有助于界面锂离子流和电荷均匀分布,从而达到抑制枝晶生长问题;合金相中多余的锂源弥补正极材料有限活性锂离子的缺陷,提高首圈库伦效率,保证电池高容量优势;金属基体可作为活性锂的存储库,实现更大容量锂脱嵌,防止界面过度锂沉积形成枝晶。
-
公开(公告)号:CN117712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64279.6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纤骨架的聚酰胺基固态电解质、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玻纤骨架的聚酰胺基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酰胺类单体和引发剂加入含有高压电解质溶剂、锂盐及成膜添加剂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注入玻璃纤维膜中,通过酰胺类单体的原位聚合得到所述玻纤骨架的聚酰胺基固态电解质。本发明中的聚酰胺基固态电解质兼具高离子电导率、耐热性和机械性能,保证了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88913.7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通过将原始电解质与锂盐混合后,经研磨、压制、热处理后在此研磨成粉状,使得到的硫化物电解质中,原始电解质与锂盐均匀分布,部分锂盐渗入到原始硫化物电解质晶格中,剩余锂盐包裹硫化物电解质颗粒。使得到的硫化物电解质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与锂金属匹配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可得到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88746.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导、稳定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在惰性气氛下,将原始硫化物电解质和铵盐进行手动研磨,然后球磨混合处理,得到混合物;随后将混合物压制成片状混合固体;再将片状混合固体进行热处理,随后研磨,即得一种高电导、稳定硫化物电解质。本发明制得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能够稳定匹配无改性的氧化物正极、锂负极,抑制正极界面副反应、空间电荷层效应等问题,解决负极界面枝晶生长、电解质还原等问题;通过卤原子占位取代硫化物电解质中硫原子,增加结构混乱度,减少离子迁移势垒,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离子电导率;卤化物包覆层能够隔绝空气中的水分子,改善电解质的空气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4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75794.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锂负极/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界面的复合过渡层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复合过渡层主要由LiF层和LiM合金层组成,LiF层的厚度为20~120纳米,LiM合金层的厚度为10~200微米;M为In、Al、Ag、Mg和Sn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复合过渡层结构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稳定,能够保证离子在界面处快速传输,且界面电荷、离子束能够均匀沉积、剥离,实现低界面电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