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5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91479.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酸化碳微球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阻燃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微球加入盛有溶剂的容器中,超声分散10‑30分钟;S2、向容器中加入偶联剂、植酸后,在50‑80℃下搅拌1‑12小时;S3、采用乙醇洗涤2‑4次,而后在75‑85℃下干燥22‑26小时,得成品。本发明的植酸化碳微球阻燃剂是一种集“酸源‑碳源‑气源”为一体的阻燃剂,具有高效的阻燃效率,将该阻燃剂用于热塑性聚氨酯等材料上,具有绝佳的阻燃效果;采用的碳源由葡萄糖制备得到,原料及制备工艺绿色环保,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植酸化碳微球阻燃剂采用“一锅法”制备,制备工艺简单,适于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制备的阻燃剂,可提高TPU中的阻燃性能与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154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08955.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 北京邮电大学 , 江苏雅泰歌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雅泰歌思(上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欣颖 , 潘晓龙 , 郭栋 , 忻向军 , 高然 , 董泽 , 常欢 , 胡善亭 , 李志沛 , 张琦 , 田清华 , 田凤 , 杨雷静 , 王富 , 张文全 , 武瑞德 , 黄鑫 , 闫景浩
IPC: H04B10/70 , H04B10/516 , H04B10/54 , H04B1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光子矢量射频信号产生方法,属于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借助于可以把任意实信号转换成只含有+1和‑1的数字序列的DSM技术,以及可以实现基带光QPSK信号产生和检测的光I/Q调制和零差式相干检测架构,本发明极为灵活地为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提供具有不同载波频率、不同调制格式以及不同波特率的两路相互独立的矢量射频波。这两路相互独立的矢量射频波可以携带非常高阶的QAM信号。这两路相互独立的矢量射频波可以均采用单载波调制或OFDM调制,也可以一路采用单载波调制,另一路采用OFDM调制。同时本发明避免了光偏振复用和光偏振分集的使用,从而极大地简化了系统架构并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872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65673.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 北京邮电大学 , 江苏雅泰歌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雅泰歌思(上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BPL稀疏因子图选择的Polar码剪枝译码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置信传播列表算法BPL用于Polar码译码时校验矩阵复杂;基于剪枝算法将Polar码的因子图剪枝成稀疏因子图;在剪枝过程中,改进剪枝算法对Polar码的因子图的剪枝顺序,降低稀疏因子图对应校验矩阵H的复杂度;稀疏因子图对应的校验矩阵H越小,其译码效果趋于更佳,根据对Polar码的因子图的剪枝结果选择稀疏因子图对应校验矩阵H的大小小于给定参考值的稀疏因子图进行译码,获得通信系统Polar码译码增益,在相同信噪比情况下降低Polar码译码误码率,减少通信系统中的能耗,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速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87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65673.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 北京邮电大学 , 江苏雅泰歌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雅泰歌思(上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BPL稀疏因子图选择的Polar码剪枝译码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置信传播列表算法BPL用于Polar码译码时校验矩阵复杂;基于剪枝算法将Polar码的因子图剪枝成稀疏因子图;在剪枝过程中,改进剪枝算法对Polar码的因子图的剪枝顺序,降低稀疏因子图对应校验矩阵H的复杂度;稀疏因子图对应的校验矩阵H越小,其译码效果趋于更佳,根据对Polar码的因子图的剪枝结果选择稀疏因子图对应校验矩阵H的大小小于给定参考值的稀疏因子图进行译码,获得通信系统Polar码译码增益,在相同信噪比情况下降低Polar码译码误码率,减少通信系统中的能耗,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速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15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308955.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 北京邮电大学 , 江苏雅泰歌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雅泰歌思(上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欣颖 , 潘晓龙 , 郭栋 , 忻向军 , 高然 , 董泽 , 常欢 , 胡善亭 , 李志沛 , 张琦 , 田清华 , 田凤 , 杨雷静 , 王富 , 张文全 , 武瑞德 , 黄鑫 , 闫景浩
IPC: H04B10/70 , H04B10/516 , H04B10/54 , H04B1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光子矢量射频信号产生方法,属于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借助于可以把任意实信号转换成只含有+1和‑1的数字序列的DSM技术,以及可以实现基带光QPSK信号产生和检测的光I/Q调制和零差式相干检测架构,本发明极为灵活地为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提供具有不同载波频率、不同调制格式以及不同波特率的两路相互独立的矢量射频波。这两路相互独立的矢量射频波可以携带非常高阶的QAM信号。这两路相互独立的矢量射频波可以均采用单载波调制或OFDM调制,也可以一路采用单载波调制,另一路采用OFDM调制。同时本发明避免了光偏振复用和光偏振分集的使用,从而极大地简化了系统架构并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1056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411573.1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真随机数发生器的电源毛刺故障攻击测评平台,属于嵌入式系统安全技术领域。平台包括基于FPGA设计的毛刺控制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数据采集器和测评计算机。毛刺控制模块产生毛刺信号,输入至电压转化模块进行电压转化,作为真随机数发生器的供电电压。数据采集器采集真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信号随机序列并将其发送至测评计算机中。测评计算机对随机序列进行统计随机性测试,从而判断真随机数发生器在电源毛刺故障状态下产生的随机数的随机性好坏。本发明从物理实现的角度对真随机数发生器进行有效地测评,该平台易于实现、使用简便,测评者不需要知道真随机数发生器的设计细节便可对其进行测评,并且不会留下篡改痕迹。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17820.6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F9/6571 , C07F9/6593 , C08K5/5399 , C08K5/5313 ,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大分子P‑N阻燃剂、高效阻燃环氧树脂及其在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OPO衍生物与六氯环三磷腈或三聚氯氰溶液在惰性气氛下反应得到含有式(Ⅲ)共轭结构的多功能大分子P‑N阻燃剂,所述DOPO衍生物为共轭结构有机物,带有氨基或者羟基活性基团;所述多功能大分子P‑N阻燃剂的结构式如(Ⅰ)、(Ⅱ)所示。本发明用于阻燃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材料上,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制备方法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反应易于控制,适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7105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411573.1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真随机数发生器的电源毛刺故障攻击测评平台,属于嵌入式系统安全技术领域。平台包括基于FPGA设计的毛刺控制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数据采集器和测评计算机。毛刺控制模块产生毛刺信号,输入至电压转化模块进行电压转化,作为真随机数发生器的供电电压。数据采集器采集真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信号随机序列并将其发送至测评计算机中。测评计算机对随机序列进行统计随机性测试,从而判断真随机数发生器在电源毛刺故障状态下产生的随机数的随机性好坏。本发明从物理实现的角度对真随机数发生器进行有效地测评,该平台易于实现、使用简便,测评者不需要知道真随机数发生器的设计细节便可对其进行测评,并且不会留下篡改痕迹。
-
公开(公告)号:CN11569511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320606.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江苏雅泰歌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湍流信道的概率整形模型分布优化方法,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其中,神经网络用于预测关于输入分布的广义互信息(GMI),而遗传算法用于基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选择对应于当前湍流信道最优的输入分布,湍流信道不同于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属于非线性信道,在非线性信道中采取概率整形信号分布技术能够改善系统误码性能,概率整形信号基于不同的分布参数或采取不同的截断方案可以实现不同的源熵。本发明针对湍流信道,实现了对应不同非线性强度的湍流信道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整形分布,进一步提高了信号对于湍流信道非线性的容忍性和功率限制,降低了误码率,提升了系统的信息速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传输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431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11117.8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079 , H04Q11/00
Abstract: 一种PON的光传输及监测方法,属于光纤通信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搭建光纤通信系统,接收光信号转成电信号后计算电信号的二阶矩、四阶矩;利用光谱分析仪测量步骤一光信号的真实OSNR;通过二阶矩、四阶矩以及真实OSNR计算信号峭度参考值;通过波特率、发射功率、传输距离拟合信号峭度,得到信号峭度表达式;将信号峭度表达式代入统计矩方法中计算OSNR估计值,根据OSNR估计值实现PON的光传输。本发明能够在多种不同波特率的光纤通信系统中拥有比现有方法更低的OSNR估计误差,同时,本发明通过波特率、发射功率、传输距离直接拟合信号峭度,避开信号相关函数的选取和计算,能够实现比现有的非线性修正的统计矩方法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