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药燃烧室二次进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2119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35400.6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装药燃烧室二次进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属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进气道、装药燃烧室、补燃室、尾喷管、主路空气进气口、发动机壳体、固体燃料、掺混板、燃烧室二次进气口。装药燃烧室贴壁浇注固体燃料,装药燃烧室带有对称布置的旁路二次进气口。补燃室中不装填固体燃料。本发明利用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装药燃烧室增加旁路二次进气口,通过对旁路进气口位置、进气口的数量、进气角度以及主旁路进气流量比进行优化,解决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燃速较低、燃烧组织困难的问题,提高燃料与空气混合速率,加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度,提升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与工作性能。

    一种用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多级自适应增强掺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45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3955.2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多级自适应增强掺混装置,属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前法兰、后法兰、补燃室筒体、掺混隔板、绝热层、测压座和测温座;所述前法兰和后法兰与补燃室筒体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进行水压测试,所述掺混隔板通过耐高温胶粘接在补燃室筒体的内壁,所述掺混隔板为多级分布,通过绝热层隔开,之间通过耐高温胶进行粘接。为了验证一种用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多级自适应增强掺混装置的效果,在补燃室筒体和掺混隔板上设置有压力测点与温度测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级自适应增强掺混装置可以显著提升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随着掺混隔板数量的提升,效率也有更多的提升。

    一种环形燃烧室双层装药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88960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9026.4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形燃烧室双层装药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包括进气道、环形燃烧室、补燃室、喷管、中心锥、支撑结构和内外双层固体燃料,支撑结构包括前支撑体、支撑杆和后支撑体,支撑杆通过前、后支撑体与发动机壳体的螺纹连接从而固定于环形燃烧室,外层固体燃料贴壁浇注于发动机壳体,内层固体燃料通过支撑结构固定于发动机中轴线;通过在环形燃烧室内部设计内、外双层固体燃料,优化了燃烧室内部空间利用率,有效增大燃面和提高燃气质量流量,增加了装填密度,并充分利用靠近发动机轴线的空气主流,提高发动机内部的空气利用率和燃烧效率,解决了现有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推力性能较差、燃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含硼燃料固冲高效燃烧组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34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35330.4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一种含硼燃料固冲高效燃烧组织装置,包含分段装药区及可调导气装置,所述分段装药区与发动机外壳内壁贴合,所述分段装药区内部前端为用于固定可调导气装置的骨架,后端为装药子空间,所述骨架设嵌合驱动齿轮空腔。本发明的优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含硼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同时,可以避免现有的燃烧组织方案所造成的总压损失过大的问题。且本设计方案包含可变结构,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根据传感器反馈实时调节导气装置的轴向尺寸改变燃料前段的回流区大小。

    一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间歇式气体喷射流动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343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64685.5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流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间歇式气体喷射流动控制装置,包括腔体,腔体内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上滑动连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上连接有进给活塞,滚珠丝杠的一端穿过腔体的底壁连接有驱动电机;滚珠丝杠上还连接有旋转限位装置,旋转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底座,限位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旋转限位块,且旋转限位块与滚珠丝杠连接,限位底座用于限制旋转限位块的转动角度,旋转限位块上连接有轴承,轴承外圈连接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上套设有套筒;本发明无需外带气源,且装置响应速度快,对流场进行动态调节;能够实现气体的精准控制、射流总量可控,且能量损失较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