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9509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2667.6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包括排水系统和若干组停车单元,每组停车单元上具有一排水区,排水系统上具有一生物滞留区,生物滞留区的最低处设置有一溢流装置,溢流装置上具有一溢流口,溢流口高出所述生物滞留区的最低处表面一距离,排水区能够将其上的雨水导流至所述生物滞留区,溢流装置用于将生物滞留区上高出溢流口的水导入溢流口内进行排放。本发明将排水区的雨水导流至生物滞留区,将高出溢流口的雨水导入排放,而排水区的雨水还能够通过渗透管再进一步排入溢流井内,本发明能够对多级雨水进行收集,滋养景观,下渗土地,回收利用,占用空间更小,实现功能更大。

    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8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27850.6

    申请日:2020-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雨水调蓄池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涉及雨水调蓄技术领域,应用在雨水调蓄装置上,雨水调蓄装置包括雨水调蓄池和控制装置,雨水调蓄池上设有连接管道以及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检测装置、和抽水装置,控制装置通过信号传输装置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包括监控云平台系统、气象与天气分析预警系统;气象与天气分析预警系统用于获取气象预警数据;监控云平台系统能够接收气象预警数据以及抽水装置和检测装置的运行数据并能将数据传输至外界,也能依据其接收的气象预警数据和/或指令控制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兼具自动和手动模式,代替人工现场管理雨水调蓄池,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使雨水调蓄池充分发挥调蓄功能。

    一种智能雨水监控收集弃流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30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042050.2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雨水监控收集弃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箱体侧壁上设有收集口和弃流口,收集口与雨水窖的进水口连接;杂质沉积箱,设于第二空间内,杂质沉积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地面的雨水收集口连接,出水口与第一空间连通;电动开关,设置在收集口上,以控制收集口的打开和闭合状态;检测仪,设于第一空间内,以备检测第一空间内的雨水浊度和液位高度;控制器,与电动开关、检测仪电性连接;供电组件,为电动开关、检测仪及控制器提供电能。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过滤杂物、沉淀泥沙、拦截漂浮物功能,实现自动、高校收集雨水,可规范现有雨水窖雨水收集。

    一种智能雨水监控收集弃流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305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42050.2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雨水监控收集弃流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箱体侧壁上设有收集口和弃流口,收集口与雨水窖的进水口连接;杂质沉积箱,设于第二空间内,杂质沉积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地面的雨水收集口连接,出水口与第一空间连通;电动开关,设置在收集口上,以控制收集口的打开和闭合状态;检测仪,设于第一空间内,以备检测第一空间内的雨水浊度和液位高度;控制器,与电动开关、检测仪电性连接;供电组件,为电动开关、检测仪及控制器提供电能。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过滤杂物、沉淀泥沙、拦截漂浮物功能,实现自动、高校收集雨水,可规范现有雨水窖雨水收集。

    一种旋流式同层排水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122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71973.5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式同层排水系统,涉及建筑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排水汇集器,其侧壁上具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排水立管,其分别连接在所述排水汇集器的上端和下端;坐便排水管,其进水端与坐便器连通;坐便排水口水封保护装置,其进水端与所述坐便排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通过一弧形管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地漏排水管,其进水端连接有同层排水地漏;存水弯,其进水端与所述地漏排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流排水,对立管内气压干扰小,噪音小、排水流量大,且采用水封保护措施,保证水封安全,地漏排水采用扁管及扁管件能有效解决垫层厚度和管径的尺寸的冲突,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

    公开(公告)号:CN102162277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044810.3

    申请日:2011-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其包括沟体和呈L形的2块盖板,所述盖板背向直立地固定在所述沟体的上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顶面坡度可调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盖板的侧板共同形成进水缝隙;所述沟体、盖板和调节板均为单元构件。本发明的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由于在盖板上增设了调节板,通过移动调节板的上下位置而改变调节板的顶面坡度,从而使地沟形成均匀的坡降,同时简化了工序;而且由于沟体、盖板和调节板均为单元构件,从而能够通过少量的模具制造而得,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在维修及改造时,还可以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成本。

    一种重力流水质分流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5625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811565691.4

    申请日:2018-12-20

    Inventor: 杨大巍 高俊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流水质分流器,包括分流器本体,该分流器本体包括:上盖板;固定到上盖板的旋转装置,该转装置包括上旋转体、下旋转体以及圆环状构件;弯管,该弯管的上部连通下旋转体下端,且弯管可在旋转装置带动下以旋转装置中心轴线为轴旋转;设置在弯管下方的收水斗,收水斗下部连通出水管,且旋转装置旋转至预定角度时,弯管下部连通至收水斗;以及外壳,进水管固定在外壳顶部,弯管、旋转装置和收水斗设置在外壳内,出水管伸出外壳下端。该重力流水质分流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灵活,运行稳定等特点,能有效实现预防污染,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由于没有阀门、三通等结构能够减少水头损失并且实现无间断的雨水分流而且也不会出现堵塞问题。

    一种重力流水质分流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56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65691.4

    申请日:2018-12-20

    Inventor: 杨大巍 高俊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流水质分流器,包括分流器本体,该分流器本体包括:上盖板;固定到上盖板的旋转装置,该转装置包括上旋转体、下旋转体以及圆环状构件;弯管,该弯管的上部连通下旋转体下端,且弯管可在旋转装置带动下以旋转装置中心轴线为轴旋转;设置在弯管下方的收水斗,收水斗下部连通出水管,且旋转装置旋转至预定角度时,弯管下部连通至收水斗;以及外壳,进水管固定在外壳顶部,弯管、旋转装置和收水斗设置在外壳内,出水管伸出外壳下端。该重力流水质分流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灵活,运行稳定等特点,能有效实现预防污染,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由于没有阀门、三通等结构能够减少水头损失并且实现无间断的雨水分流而且也不会出现堵塞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