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275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40398.X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梓叶槭小苗的方法,其中,首先采集翅果,对其进行处理,然后于低温下保存20~40d;然后依次剥离去掉果翅及内部种子的种皮,获得种仁,然后浸泡于水中进行发芽;最后于培养用土壤中进行培养,获得梓叶槭小苗。其中,本发明通过前期提高发芽率以及后期培养时对培养用土壤、空气湿度以及培养用土壤的含水量等进行严格控制,使得梓叶槭小苗的成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5556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489423.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槭属种子形态测定及分析方法,其实现过程为:采集槭属种子,压制成标本,并获取图像;输入槭属种子的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取种子形态的图像值;获取槭属种子的图像值与测量值的转换参数,并结合图像值,得到槭属种子形态的测量值;获取槭属种子的几何形态统计分析结果,并获取与统计分析结果相关联的形态变化图。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强,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度高;且能够对槭属种子面积进行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5556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89423.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槭属种子形态测定及分析方法,其实现过程为:采集槭属种子,压制成标本,并获取图像;输入槭属种子的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取种子形态的图像值;获取槭属种子的图像值与测量值的转换参数,并结合图像值,得到槭属种子形态的测量值;获取槭属种子的几何形态统计分析结果,并获取与统计分析结果相关联的形态变化图。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强,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度高;且能够对槭属种子面积进行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347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53989.9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梓叶槭种子育苗方法,属于乔木幼苗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从种子收集、储存、前处理、苗圃地选择、基质、整地、播种密度、覆土厚度、遮阴、管护等方面研究,确定最佳技术参数,采用大田育苗栽培,适于大面积发展梓叶槭栽培,形成产业化,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成苗率达到83%以上。苗期7‑8个月,平均高度8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
-
公开(公告)号:CN111642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62436.2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C1/00 , A01C1/08 , A01N47/18 , A01N37/34 , A01N59/18 , A01N45/00 , A01N43/12 , A01P1/00 , A01P3/0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梓叶槭种子保存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梓叶槭果实成熟脱落前,采摘种子饱满、绿色褪去、以棕黄色为主的果实,清除杂质后保存;选择无病虫害的种子用灭菌剂浸泡,然后在赤霉素溶液中浸泡,最后将种子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去除种子果翅果皮,然后将种子和硅胶混合,在常温下的密闭空间中放置,再将种子置于真空袋中进行真空处理,在3~5℃和7~8%湿度条件下保存。本发明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存梓叶槭种子的发芽能力,将种子的保存时间延长一年,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有效解决了种子发芽率低、保存时间短等问题,便于梓叶槭种子的大规模培育种植,促进梓叶槭种植业的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