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952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01439.7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菊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菊种子接种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幼苗培养,萌生为无菌幼苗;2)将无菌幼苗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诱导生成愈伤组织;3)将诱导生成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培养,培养得到不定芽;4)将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诱导培养不定根,获得生根苗;5)将生根苗进行炼苗、移栽,即得。本发明方法建立的再生体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6.63%、不定芽分化率达到25.5%,生根率达到100%,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可以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优良的甘菊试管苗,可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65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299751.X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毛华菊遗传转化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农杆菌介导的毛华菊遗传转化方法包括:以毛华菊叶片为外植体,采用含有重组农杆菌的侵染液侵染毛华菊叶片,而后于共培养培养基上共培养,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将所得共培养后的外植体于分化筛选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毛华菊抗性芽;然后将毛华菊抗性芽于生根筛选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毛华菊抗性植株;从毛华菊抗性植株中筛选含有所述目的DNA的阳性植株,即得到完成遗传转化的毛华菊阳性植株。本发明的方法为本源植物的基因导入或敲除等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解析菊科植物复杂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为菊花重要基因的功能解析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682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13885.4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色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光学检测模块,由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组成,从被测物表面获取物体色彩的色调、彩度和明度数据;色调定位模块,接收光学传感器获取的色调数据,确定色彩在球坐标中的色调域;颜色分析模块,基于色调定位模块确定的色调域,接收光学传感器获取的彩度和明度数据,在色调域的坐标系中进行转换,获得与色彩的彩度和明度数据对应的颜色描述并返回给用户。本发明的装置中,由于其仅利用有限的参数即可得出准确的色彩描述名称,具有结果直观、操作快捷、使用方便等优点,大大降低了色彩检测的复杂度,使得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地利用检测结果对色彩进行二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04523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77718.1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菊中的α-tubulin同源基因(ClTUA基因),通过对甘菊总RNA进行提取和反转录后合成cDNA,并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得到了甘菊中的α-tubulin基因的同源序列(SEQ ID NO:1),对该序列进行全长扩增得到了甘菊中的α-tubulin同源基因(ClTUA基因)。本发明得到的甘菊α-tubulin同源基因(ClTUA基因)在甘菊各生长发育阶段及各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甘菊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此外,α-tubulin基因的表达量丰度并未达到饱和状态,作为内参基因可以使表达分析结果更加准确,适宜作为研究甘菊抗逆性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内参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33090.8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矢车菊组织培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矢车菊叶片作为外植体,接种至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先后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将不定芽接种到去玻璃化培养基上进行去玻璃化培养;将去玻璃化后的不定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获得矢车菊生根苗。本发明建立了矢车菊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建立并利用遗传转化体系解析矢车菊内部生物活性物质和花色分子机制研究等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952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201439.7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菊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菊种子接种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幼苗培养,萌生为无菌幼苗;2)将无菌幼苗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诱导生成愈伤组织;3)将诱导生成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培养,培养得到不定芽;4)将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诱导培养不定根,获得生根苗;5)将生根苗进行炼苗、移栽,即得。本发明方法建立的再生体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6.63%、不定芽分化率达到25.5%,生根率达到100%,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可以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优良的甘菊试管苗,可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10144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169027.5
申请日:2010-05-0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瓜叶菊(Senecio cruentus)的快速繁殖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瓜叶菊种子作为外植体;2)丛生芽的诱导培养;3)壮苗培养;4)愈伤组织诱导培养;5)愈伤组织增殖培养;6)将不定芽分化培养;7)不定根诱导培养;8)炼苗移栽;其中,每个培养阶段所采用的基本培养基都是MS培养基,各个培养阶段所添加的生长调节剂,皆是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后选择的最适宜的用量及配比。本发明方法所培育的瓜叶菊试管苗生长健壮,繁殖系数高,平均诱导生根率达到94.68%,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可进行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00413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78170.8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分析烟草中花青素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烟草花冠提取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采用质谱法鉴定花青素苷分子结构。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烟草花冠中花青素苷样品,分析速度迅速,分析结果准确,降低了分析成本,为不采用高新分析仪器,如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在烟草中的异源表达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快捷、实用的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515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20040.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IGS的蓝色矢车菊花部基因沉默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CcANS基因特异性片段连接到VIGS沉默载体上得到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入矢车菊的花部;所述特异性片段为如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以CcANS构建的沉默载体,能够诱导矢车菊开花过程中花瓣内源CcANS基因发生沉默,有效降低矢车菊CcANS基因的表达水平,获得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表型,能够验证矢车菊CcANS基因功能,在矢车菊的花色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中具有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