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8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51907.8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T7/13 , G06T7/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护林退化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的防护林退化调查和评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还包括与数据获取模块输出端连接的风险范围确定模块。通过指定区域来构建虚拟指定平面区域,以在虚拟指定平面区域中确定指定坐标,基于所确定的指定坐标明确无人机所要在指定区域下采集的防护林的图像数据,以实现对防护林内图像数据采集方式的规划,实现对防护林全面且高效的图像数据采集;基于图像数据判定目标图像数据,借助于所确定的指定坐标判定目标指定坐标,结合目标指定坐标和等分线以及退化线构建风险退化区域,以对防护林内的风险退化区域执行精准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9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93836.0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以及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每个目标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采集的目标力值;对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所有目标力传感器进行划分;确定每个组合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正面生物活动指标、反面生物活动指标和整体生物活动指标;确定生物影响指标;根据生物影响指标,对当前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氧浓度,并基于目标氧浓度,判断藻类含量是否超标。本发明通过对采集的所有溶解氧浓度和目标力值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藻类含量是否超标判断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88255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747073.1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均匀进气溶胶实验检测系统,包括进气部分,用于产生均匀的且具有特定粒径的气溶胶,并通过通风管道输送到实验气室部分;实验气室部分包括:多个实验气室,以及分别设置在每一实验气室前端和后端的检测室,通过检测室来检测进入实验气室前后的气溶胶浓度;所述多个实验气室中至少有一个空白实验气室,用于测量空白背景值,剩余的实验气室中均放置不同的实验材料,用于测量实验前后对应的材料实验值;根据每一实验气室测量的材料实验值、空白背景值及对应实验材料的面积计算所述对应实验材料的气溶胶吸附能力。本发明公开的系统,可以准确测量气溶胶在不同物质上的滞留吸附特性,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89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130548.9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水循环的河流反应器及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方法,所述动态水循环的河流反应器包括水箱、水槽、增压泵、三角堰和管路,所述水箱包括上游水箱和下游水箱,所述水槽为中游反应水槽,下游水箱内部配置有一定浓度的污水,经增压泵和PVC管引至上游水箱,通过控制阀门控制水流大小,调节三角堰和上游水箱的液位计的读数稳定,污水流经水槽中部植物网格和水槽下游水坝模型,过三角堰后重新流到下游水箱,开始新的水循环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水循环的河流反应器模型,以该模型为载体从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跌水曝气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水工建筑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等方面详细研究河流生态系统对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60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47137.8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的防护林退化程度分析方法,其利用多光谱无人机采集样地防护林的多光谱图像,通过计算样地防护林的多光谱图像中各个局部区域的光谱反射率、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来构建多光谱图像的多源特征矩阵,进而,通过对多光谱图像的多源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和交互融合处理,以全面获取样地防护林植被状态的综合表征信息,并据此实现对样地防护林退化率的智能解码估计,根据所述样地防护林的退化率,构建风险退化区域,以对所述风险退化区域进行精准管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防护林退化程度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和精确的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387309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10141629.9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控制水体污染的方法,采用生物膜法和物理吸附法相结合的组合方法的方法对水体污染进行控制,所述组合方法通过同一个装置实现。所述用于该方法的装置由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和物理吸附处理装置组合而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挂膜成功的陶粒装入网袋制成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其能够在气候较为温暖的季节起到良好的净化水体的作用;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使用其中的物理吸附处理装置来吸附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及磷将能有效的控制水体污染,可适用于全年自然条件下使用,而且原料易得,不产生二次污染,成本更为经济,更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898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30548.9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水循环的河流反应器及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方法,所述动态水循环的河流反应器包括水箱、水槽、增压泵、三角堰和管路,所述水箱包括上游水箱和下游水箱,所述水槽为中游反应水槽,下游水箱内部配置有一定浓度的污水,经增压泵和PVC管引致上游水箱,通过控制水流控制阀门大小,调节三角堰和上游水箱的液位计的读数稳定,污水流经水槽中部植物网格和水槽下游水坝模型,过三角堰后重新流到下游水箱,开始新的水循环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水循环的河流反应器模型,以该模型为载体从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跌水曝气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水工建筑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等方面详细研究河流生态系统对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75789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9456.3
申请日:2010-02-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复合流人工湿地进行河道护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坡面上设置植草沟,植草沟的横截面为V型,并且所述植草沟内种植有植物;(b)在所述植草沟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复合流人工湿地,所述复合流人工湿地内有填料,所述填料上种植有芦苇、香蒲、莎草、黑三棱、灯芯草、美人蕉、水杉、菖蒲、水葱、慈菇、水雍草、莲子草、水芹或苔草的一种或多种;(c)在复合流人工湿地临近河道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以使从所述复合流人工湿地流出的水排入河道。本发明的复合流人工湿地河道护坡的方法河道护坡稳定性好,对河流两岸生态环境保持破坏小且能够美化河岸景观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成本较低,对污染的截留净化作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66970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88129.8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因子对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采集树木年轮样本和气象数据,建立复合干旱评估指标,构建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定量分析环境因子对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影响。该方法首先获取年轮宽度标准化数据,计算月度蒸汽压亏缺和潜在蒸散量,确定复合干旱年份,然后计算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指数,最后通过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分析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树木年轮数据提高了评估精度,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提升了分析的鲁棒性,能够有效识别关键环境因子,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69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8129.8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因子对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采集树木年轮样本和气象数据,建立复合干旱评估指标,构建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定量分析环境因子对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影响。该方法首先获取年轮宽度标准化数据,计算月度蒸汽压亏缺和潜在蒸散量,确定复合干旱年份,然后计算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指数,最后通过混合线性效应模型分析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树木年轮数据提高了评估精度,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提升了分析的鲁棒性,能够有效识别关键环境因子,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