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6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4638.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12 , C02F1/52 , C02F3/28 , C02F1/44 , C02F11/12 , C02F11/04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低碳排放的高效污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具体是通过高负荷活性污泥法进行碳捕集,经沉淀后得上清液和沉降污泥,上清液进入水处理体系,先后经厌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和反渗透处理,回收再生水和氨氮,沉降污泥进入污泥处理体系,浓缩后依次进行厌氧消化产甲烷和沼渣脱水处理,脱水得到的沼液进行氮磷回收。本发明通过两线三体系组成完整的污水处理工艺,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需要外加碳源、曝气消耗大量能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从而达到缩短污水处理时间,减少污水处理能耗的问题,该工艺以最低的碳排放、最小的能量消耗,最大限度地进行碳、氮、磷和水资源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409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3700.8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补碳柱的潜流人工湿地河水处理方法,包括:S1、制备碳源:除去植物表面的污染物,称取当地作物,烘干至恒重后取出,在25℃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NaOH溶液中浸泡24h,制得固体碳源材料;S2、装填补碳柱:将固体碳源材料装填入补碳柱;S3、建立治理区溶质运移模型:①建立溶质运移模型;②溶质运移模拟;S4、布置补碳柱:基于溶质运移模型,在治理区内从上游至下游布置定位点,使得整个治理区内碳源运移浓度大致均等。本发明以补碳柱的形式将碳源植入人工湿地,可以降低工程难度,便于后期更换或补充碳源,通过溶质运移模型布置补碳柱,可以合理规划布局,使得环境范围内碳源运移更为均匀,提高脱氮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