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可到达点林木电经法精准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610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00413.0

    申请日:2015-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3/10 G01C3/20

    Abstract: 一种不可到达点林木电经法精准观测方法,其特征是:在山脚下平坦区域A点架设电子经纬仪,并在前方不远处C点安置已知长度为L的花杆,使得电子经纬仪、花杆、待测林木D点在一条直线上;由A点测得花杆顶端1处的天顶距αA1、花杆底端2处的天顶距αA2,再由A点测得林木顶端1处的天顶距αA1′、林木底端2处的天顶距αA2′;再将电子经纬仪沿同一直线移动至B点,由B点测得花杆顶端1处的天顶距αB1、花杆底端2处的天顶距αB2,再由B点测得林木顶端1处的天顶距αB1′、林木底端2处的天顶距αB2′;记录以上8组数据,求得不可到达点D的待测林木树高n;确定不可到达点D的待测林木的胸径位置;在B点观测不可到达点D的林木胸径处,得到水平夹角β,求得待测林木的胸径。

    一种树干任意点形状指数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609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00533.0

    申请日:2015-08-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树干任意点形状指数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样木的地径、胸径、树高、任意高度处直径及对应高度,按照径阶分布,归一化处理后求得每个测量断面处的形状指数,并根据实测数据拟合形状指数与上述变量的数学模型,用以推测树干任意点处形状指数,可无损、快速确定树干任意点处形状指数,操作方便,有效保护了环境,提高了树干形状指数确定的效率与精度。

    一种树干任意点形状指数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609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500533.0

    申请日:2015-08-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树干任意点形状指数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样木的地径、胸径、树高、任意高度处直径及对应高度,按照径阶分布,归一化处理后求得每个测量断面处的形状指数,并根据实测数据拟合形状指数与上述变量的数学模型,用以推测树干任意点处形状指数,可无损、快速确定树干任意点处形状指数,操作方便,有效保护了环境,提高了树干形状指数确定的效率与精度。

    一种不可到达点林木电经法精准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610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00413.0

    申请日:2015-08-14

    Abstract: 一种不可到达点林木电经法精准观测方法,其特征是:在山脚下平坦区域A点架设电子经纬仪,并在前方不远处C点安置已知长度为L的花杆,使得电子经纬仪、花杆、待测林木D点在一条直线上;由A点测得花杆顶端1处的天顶距αA1、花杆底端2处的天顶距αA2,再由A点测得林木顶端1处的天顶距αA1′、林木底端2处的天顶距αA2′;再将电子经纬仪沿同一直线移动至B点,由B点测得花杆顶端1处的天顶距αB1、花杆底端2处的天顶距αB2,再由B点测得林木顶端1处的天顶距αB1′、林木底端2处的天顶距αB2′;记录以上8组数据,求得不可到达点D的待测林木树高n;确定不可到达点D的待测林木的胸径位置;在B点观测不可到达点D的林木胸径处,得到水平夹角β,求得待测林木的胸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