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7710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52751.3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朱清科 , 赵兴凯 , 李增尧 , 赵磊磊 , 张岩 , 吴宗凯 , 聂立水 , 秦伟 , 周泽圆 , 朱松 , 刘广亮 , 王蕊 , 卜楠 , 王晶 , 雷明军 , 李萍 , 赵彦敏 , 王露露
IPC: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极陡坡深植绿化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绿化的目标坡面,根据绿化的预期要求在目标坡面确定种植孔的数量和规格,并在目标坡面布设绿化所需种植孔的位置;然后根据布设的种植孔位置,垂直于坡面打种植孔,所述种植孔突破目标坡面表层土壤的干土层,打孔产生的表层土壤保留,以备后续步骤回填使用;之后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种植方法在种植孔中种植林木:包衣种子播种造林、容器苗植苗造林、长根容器苗植苗造林。在确保固坡护坡的同时,提高了植被保存率和植物生长的稳定性,有效地解决了土质极陡坡绿化工程稳定性差的技术瓶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05813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233952.4
申请日:2011-08-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朱清科 , 赵磊磊 , 张岩 , 秦伟 , 吴宗凯 , 聂立水 , 刘中奇 , 薛智德 , 赵荟 , 张宏芝 , 邝高明 , 王晶 , 谢静 , 常存 , 李扬 , 关立新 , 郑学良
IPC: A01G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首先划分黄土坡面的立地类型,调查研究不同立地类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程度,确定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然后在相同立地条件的坡面内,调查局部微地形的数量和特征,并根据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境条件确定所述微地形内相应的乔木和/或灌木树种;最后根据立地类型和微地形共同决定的乔木(或灌木)树种比例和位置及植物群落结构配置进行林木栽植。形成仿拟自然生态环境的乔、灌、草配置模式,适合在气候干旱、植被生长困难的黄土高原陡坡营造人工林地,人工造林较简单、存活率高、保存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40581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33952.4
申请日:2011-08-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朱清科 , 赵磊磊 , 张岩 , 秦伟 , 吴宗凯 , 聂立水 , 刘中奇 , 薛智德 , 赵荟 , 张宏芝 , 邝高明 , 王晶 , 谢静 , 常存 , 李扬 , 关立新 , 郑学良
IPC: A01G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首先划分黄土坡面的立地类型,调查研究不同立地类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程度,确定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然后在相同立地条件的坡面内,调查局部微地形的数量和特征,并根据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境条件确定所述微地形内相应的乔木和/或灌木树种;最后根据立地类型和微地形共同决定的乔木(或灌木)树种比例和位置及植物群落结构配置进行林木栽植。形成仿拟自然生态环境的乔、灌、草配置模式,适合在气候干旱、植被生长困难的黄土高原陡坡营造人工林地,人工造林较简单、存活率高、保存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936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33301.5
申请日:2011-08-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陡坡打孔造林绿化方法,首先在坡面上确定打孔造林的数量和规格,并布设造林打孔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布设的打孔点位,垂直于坡面打种植孔,种植孔打破坡面的干土层;之后采用包衣种子播种造林、容器苗植苗造林或长根容器苗植苗造林。通过打孔深植技术,打破了极陡坡表层土壤干土层,使极陡坡植物根系可以吸收到深层土壤水分。在确保固坡护坡的同时,提高了植被保存率和植物生长的稳定性,有效地解决极陡坡绿化工程稳定性差的技术瓶颈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