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能场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37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26918.5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能场加工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机械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快、容易产生撕裂和毛刺等缺陷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对陶瓷基复合材料工件的表面进行打磨,露出部分碳纤维;将工件置于加工工装中,在工件与加工工装之间垫设软质导电垫片,加工工装与软质导电片之间、软质导电垫片与工件之间不存在间隙;采用电弧加工方式对工件进行粗加工;采用超声振动辅助加工方式对粗加工后的工件进行精加工至最终零件尺寸。本发明可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

    一种加工单元刀具初始位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3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43796.3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单元刀具初始位置优化方法,包括:根据排产结果与工件的刀具需求,为每种类型的刀具设计可选机器集;将所有添加的刀具按照固定顺序排序,设计长度等于刀具数目的染色体,并采用随机初始化的方式为每把刀具从可选择设备集中确定设备号;通过模拟整个加工过程的方式计算每个染色体的调刀次数,评估种群的适应度值;基于精英选择方式挑选出种群中适应度值优秀的个体并进行交叉变异操作,将遗传进化后的个体作为子代个体,评估种群适应度值;判断是否达到循环条件,若是则输出最优解。本发明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整体加工过程中刀具死锁与频繁调度。

    一种打磨半封闭型腔的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4536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8423.7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半封闭型腔的装备,所述装备包括升降工作台、称重台、柔性夹具、主轴组件和打磨机器人;所述称重台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中部区域;所述柔性夹具设置在第一零点定位系统顶部;所述主轴组件设置在打磨器人的工作端;所述打磨机器人设置在升降工作台的一侧。通过升降工作台和称重台来完成对工件的称重;由前端夹具、后端夹具和夹紧组件组成的柔性夹具可对半封闭型腔类的工件进行夹紧;多种角度的连接杆组成的主轴组件可根据复杂型腔内部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角度的连接杆进行加工,以此来满足复杂型腔的去重量打磨加工。

    一种自定心可调节机加装夹装置及装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336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43977.2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定心可调节机加装夹装置,包括基础板(1)和多组设置在基础板上的装夹工装,每组装夹工装包括上压板(2)、下压板(6)、上定位块(10)、正反向螺杆(11)、光杆(12)和下定位块(15);正反向螺杆(11)和光杆(12)并排设置并由上而下依次穿过上定位块(10)、上压板(2)、下压板(6)、下定位块(15),本发明通过采用自定心可调节机加装夹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翼舵类零件装夹加工准备时间过长问题,也解决了零件变形导致装夹难度大,找正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大幅提高了装夹效率,同时装夹更加牢固,精度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一种热防护材料与金属材料复合舱体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8723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41768.4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舱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防护材料与金属材料复合舱体加工方法,包括对舱体表面进行检查和防护,使用工装进行舱体装夹,在舱体上进行特征加工,以及钳工修配。本发明在舱体上进行特征加工步骤中,提出可行的加工参数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并对其中的风险点进行识别和控制,在加工金属舱体时能够有效保护热防护层,对提升复合材料舱体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一种异形铝合金舱段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1827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1298641.X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形铝合金舱段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用于减小异形铝合金舱段热处理变形量,避免工件的变形直接影响后续的机械加工,该方法包括:1)工装设计,确定装炉方式;2)热处理工艺过程。通过改变零件的摆放方式,并配套设计工装,可以大幅减小零件变形。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零件热处理变形,还可以根据需求,对零件前道工序产生的变形进行校正。

    一种折弯板的折断试验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8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3221.0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弯板的折断试验方法及折断试验辅助装置,属于折弯板折断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由于折弯板的加载点不在折弯板本体上,无法对其施加载荷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折弯板的折断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试验的加载点进行定位,并确定加载板位置;在工作台台面上建立坐标O(X,Y,Z),工作台台面中心处坐标为(0,0,0);S2、确定折弯板、随形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转接板位置并进行安装和固定;S3、按设计要求通过加载板对折弯板施加载荷力,研究折弯板的断裂方式,完成折断试验。本发明实现了加载点不在折弯板本体上的折弯板的折断试验,能够用于研究折弯板在不同加载位置时的断裂方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