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967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27283.3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伺服机构动特性分析方法,通过策划分级模态试验识别了伺服机构内部敏感刚度,进而进行有限元模型合理简化,通过冲击试验频率分析、动响应两次验证,有效证明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有效性,最后,基于时域响应分析法计算了该伺服机构出水过程中的动响应,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冲击脆性断裂相关理论揭示了此次故障机理,为后续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73195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10295110.3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根部弯矩监测系统的电缆脱开装置,进而涉及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地面拉断试验装置。所述电缆脱开装置既满足火箭起飞前根部弯矩的实时监测要求,又不影响火箭安全起飞,其适应靶场流程、工作可靠、易于扯断。一种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地面拉断试验装置,以验证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脱开有效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5638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510169408.6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静力试验与预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壳体加筋结构的静力试验与预示方法。通过对结构在不同载荷作用、不同边界处理方式下静力预示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一方面,解决静力试验与静力预示仿真的系统性对比、全面性评估相关误差,解决过去只能对极个别特征点小数据分析对比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不同级别下对比分析,积累不同边界模拟方式、不同求解方式、不同试验方法等对真实试验或仿真计算影响因子数据。再一方面,通过对比云图、曲线、相似度可以直观的反应试验与预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上述资料的评估可以决定试验是否继续进行,有无试验件或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2295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439035.X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向减振减冲击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两个横向减振部件和一个纵向减振部件,该装置可同时达到减振与减冲击效果的一体化,同时实现各自由度方向上刚度的解耦,达到平动减振效果的同时不降低转动刚度,并且集成载荷测量功能,能够得到所关注的有效载荷连接界面上的力载荷。该装置可应用于新型运载火箭及导弹武器上有效载荷、有效载荷设备的振动和冲击减缓,不会引入多余物,也可以在民用减振减冲击领域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9677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0327283.3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伺服机构动特性分析方法,通过策划分级模态试验识别了伺服机构内部敏感刚度,进而进行有限元模型合理简化,通过冲击试验频率分析、动响应两次验证,有效证明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有效性,最后,基于时域响应分析法计算了该伺服机构出水过程中的动响应,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冲击脆性断裂相关理论揭示了此次故障机理,为后续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2295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439035.X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向减振减冲击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两个横向减振部件和一个纵向减振部件,该装置可同时达到减振与减冲击效果的一体化,同时实现各自由度方向上刚度的解耦,达到平动减振效果的同时不降低转动刚度,并且集成载荷测量功能,能够得到所关注的有效载荷连接界面上的力载荷。该装置可应用于新型运载火箭及导弹武器上有效载荷、有效载荷设备的振动和冲击减缓,不会引入多余物,也可以在民用减振减冲击领域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438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74090.0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线桨和螺旋桨协同工作的新型自适应无人飞行器。大椭圆框架可通过转动轴绕小椭圆框架进行360度自由旋转;两个螺旋桨位于大椭圆框架外部且对称分布,两个摆线桨位于小椭圆框架的内部,共轴且旋转方向相反;能源装置位于小椭圆框架的内部对称分布;小椭圆框架上均布有四个支架系统可以进行收放运动;子控制系统位于小椭圆框架的内部对称分布,每个子控制系统控制一个螺旋桨以及一个摆线桨的转速及转向,同时还控制相邻的两个支架系统的收放运动,每个子控制系统还控制相邻旋转轴,使大椭圆框架可以在旋转轴作用下绕小椭圆框架自由旋转。本发明机动性好、可靠性高、巡航时间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7319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295110.3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根部弯矩监测系统的电缆脱开装置,进而涉及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地面拉断试验装置。所述电缆脱开装置既满足火箭起飞前根部弯矩的实时监测要求,又不影响火箭安全起飞,其适应靶场流程、工作可靠、易于扯断。一种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地面拉断试验装置,以验证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脱开有效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563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69408.6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静力试验与预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壳体加筋结构的静力试验与预示方法。通过对结构在不同载荷作用、不同边界处理方式下静力预示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一方面,解决静力试验与静力预示仿真的系统性对比、全面性评估相关误差,解决过去只能对极个别特征点小数据分析对比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不同级别下对比分析,积累不同边界模拟方式、不同求解方式、不同试验方法等对真实试验或仿真计算影响因子数据。再一方面,通过对比云图、曲线、相似度可以直观的反应试验与预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上述资料的评估可以决定试验是否继续进行,有无试验件或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39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3936.2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面颤振试验系统校验的仿真分析模型系统,用于地面颤振试验前校验设置参数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地面颤振试验结果的准确。系统包括原理模型系统和详细模型系统两部分,原理模型系统包括广义结构模型系统和广义气动力模型系统,详细模型系统由结构模型系统、测量系统模型系统、气动力模型系统和加载系统模型系统四部分组成,建立了同时考虑速度积分、高通滤波、坐标转换、控制回路精度、采样频率设置、传感器信号信噪比、测点布置环节影响因素的详细闭环仿真模型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