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88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03570.5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周江帆 , 尹伟 , 王泰然 , 刘函 , 郭文婧 , 徐国梁 , 罗嘉 , 朱仪凡 , 吴兵 , 李悦 , 李海波 , 巴晓蕾 , 邬晓媛 , 殷斌 , 孙金云 , 白鹭 , 吴健翮 , 董兴震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标记物和电阻应变计空间坐标非接触式定位方法,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柔性标记物上设计有若干编码点,柔性标记物具有旋转、平移和尺度不变性。本发明提供的电阻应变计空间坐标非接触式定位方法,包括试件、应变计和相机,采用上述柔性标记物,柔性标记物设置在应变计远离试件的一侧,包括:进行方案设计及测量准备;根据应变计设计柔性标记物;粘贴应变计和柔性标记物;利用相机进行数字图像拍摄;进行数据处理;至此,完成了大型结构试验电阻应变计空间坐标非接触式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便于识别,编号唯一,定位、识别准,后续求解、转换过程自动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3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76488.0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葛鹏 , 吴健翮 , 李瑞明 , 刘云岭 , 梁超 , 郭文婧 , 张辉 , 樊智辉 , 李芮 , 徐国梁 , 王斐然 , 徐培竞 , 赵栓亮 , 周江帆 , 巴晓蕾 , 孙金云 , 李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静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输送管系静力试验位移载荷实现装置。龙门架a、龙门架b固定在承载地轨上,空间管系的加载端面在加载平面的投影坐标在承载地轨、龙门架a、龙门架b上进行标记,自动作动器b、自动作动器c、自动作动器d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龙门架a、龙门架b相对应的坐标位置处,并限制3个自动作动器除加载方向外的其他方向自由度。本发明已成功应用空间输送管系静力试验。成功模拟了试验件的位移载荷情况,试验件在最大载荷下未发生失稳、破坏,结构强度满足要求;试验数据准确可靠,真实反映了试验件在受力状态下的变形情况,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试验圆满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6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0021471.0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状箍紧带张紧试验装置,以弧状箍紧带为试验装置作用对象,采用控制伺服作动器、力传感器、双耳接头、单耳螺杆、螺套、双耳螺杆和箍紧带连接块对弧状箍紧带按设定载荷要求施加环向张拉载荷;同时通过随动弧板对弧状箍紧带中部内侧面提供径向均压载荷,从而达到真实模拟弧状箍紧带张紧的受力过程。本发明在某复合材料箍紧带静力试验中应用效果良好,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628391.2
申请日:2022-12-17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管路振动试验截面载荷非接触式高速测试方法,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试验系统搭建;第二步:试验图像采集;第三步:变形场计算;第四步:反射变换计算;第五步:管路全周表面形貌重建;第六步:变形场测量;从变形状态的三维点云中减去初始状态的三维点云,得到每个变形状态的三维位移场,进一步计算三维位移场,获得所需的应变场;第七步:管路截面刚度系数标定;第八步:基于单系统多视角管路全周向变形测试方法,对管路截面载荷下的变形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截面刚度系数数据和应变数据计算出截面载荷数据,完成测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和导线本身质量造成的试验可靠性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21471.0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状箍紧带张紧试验装置,以弧状箍紧带为试验装置作用对象,采用控制伺服作动器、力传感器、双耳接头、单耳螺杆、螺套、双耳螺杆和箍紧带连接块对弧状箍紧带按设定载荷要求施加环向张拉载荷;同时通过随动弧板对弧状箍紧带中部内侧面提供径向均压载荷,从而达到真实模拟弧状箍紧带张紧的受力过程。本发明在某复合材料箍紧带静力试验中应用效果良好,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431640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10445.1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形局部高均布外压随动施载装置,包括横梁、竖梁、适形外压加载组合体、拉杆系统、反力横梁、左支撑块、右支撑块、试验平台、支撑柱和弧形承力工装;两个横梁、两个竖梁、两个反力横梁、四套拉杆系统与壳体一起构成外压加载腔体的自平衡反力系统;两个右支撑块放置在试验平台上,两个弧形承力工装分别与两个反力横梁内侧面螺接;两个横梁和两个反力横梁之间通过四套平行的拉杆系统螺接限位固定。本发明克服依靠皮囊自身变形不足补偿口盖在高局部外压下大变形难点,实现了口盖局部较高均布外压载荷的施加,确保了在壳体整体试验件局部外压试验中一次性成功,为经后类似局部外压试验装置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255618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0579938.7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运载火箭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运载火箭捆绑机构高载荷润滑摩擦试验系统,其包括试验平台、立柱、承力梁、轴向加载装置、横向往复加载装置和试验件;所述立柱竖直相对设置在所述试验平台上,所述承力梁水平设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立柱竖直相对设置在所述试验平台上,所述承力梁水平设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试验件包括试验主轴承头和试验主轴承座,所述试验主轴承头安装在施力轴的下端,所述试验主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承力梁上,所述试验主轴承头与所述试验主轴承座轴向对接,轴向加载装置横和向往复加载装置加载在试验主轴承头上。本发明能够满足大型捆绑机构摩擦试验要求,系统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34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410276488.0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葛鹏 , 吴健翮 , 李瑞明 , 刘云岭 , 梁超 , 郭文婧 , 张辉 , 樊智辉 , 李芮 , 徐国梁 , 王斐然 , 徐培竞 , 赵栓亮 , 周江帆 , 巴晓蕾 , 孙金云 , 李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静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输送管系静力试验位移载荷实现装置。龙门架a、龙门架b固定在承载地轨上,空间管系的加载端面在加载平面的投影坐标在承载地轨、龙门架a、龙门架b上进行标记,自动作动器b、自动作动器c、自动作动器d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龙门架a、龙门架b相对应的坐标位置处,并限制3个自动作动器除加载方向外的其他方向自由度。本发明已成功应用空间输送管系静力试验。成功模拟了试验件的位移载荷情况,试验件在最大载荷下未发生失稳、破坏,结构强度满足要求;试验数据准确可靠,真实反映了试验件在受力状态下的变形情况,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试验圆满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43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64295.3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轴压稳定性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轴压稳定性测试分析方法。本发明利用电阻应变计、三维数字散斑相关法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结构屈曲载荷、结构屈曲分叉点、结构整体的屈曲模式等。本次试验相对变形测试误差控制在0.01%以内,满足工程试验研究需要。本发明完全满足测试区域面积为1m×1m左右的复合材料加筋曲板的轴压稳定性测试分析;同时对类似大型结构的稳定性问题的测试分析具有指导、参考意义,有一定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34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64312.3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静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量级轴压、捆绑联合载荷实现装置。其中组合试验件、承载钢框、试验平台从上到下依次螺栓连接,试验平台固定在地面上;机架上方发动机安装处连接加载过渡工装,加载过渡工装上方连接加载梁,在加载梁两端长孔处连接两根拉杆,拉杆穿过一级发动机机架后再连接一加载梁,加载梁下方连接载荷施加装置,载荷施加装置向下依次螺栓连接固定方板、固定环,先将固定环与试验平台通过T型槽联好,再将固定方板、固定环和试验平台T型槽用多个螺栓三传一连接,在固定环已制好的承力点上方方板的相应位置打一通孔,将固定环和固定方板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