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4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4222.2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包括基质沥青、细集料和矿粉,细集料中粒径为2.36mm档和1.18mm档的细集料分别由粒径为2.36mm档和1.18mm档的煤间接液化残渣代替,两档粒径煤间接液化残渣的质量之和与基质沥青的质量之比为4.6‑5.4:1。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煤间接液化残渣的化学成分,确保SiO2与Al2O3的含量符合设计要求;对各物质进行预加热;将四档粒径的细集料倒入拌合锅内拌合;将两档粒径的煤间接液化残渣加入拌合锅内拌合两次;将基质沥青和矿粉依次加入拌合锅内拌合,即制得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本发明的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又能够保证其高温性能不受损伤。

    胶粉改性高砖混建筑垃圾的抗裂型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5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77194.2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粉改性高砖混建筑垃圾的抗裂型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基层材料中高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83‑85wt%、水泥为4‑6wt%、橡胶粉为0.5‑1.5wt%、水为8‑10wt%,橡胶粉中未改性橡胶粉为30‑40wt%、改性橡胶粉为60‑70wt%。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需要改性的橡胶粉进行改性;设计水泥稳定高砖混建筑垃圾无机混合料的合成级配;将各粒径高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水泥和水搅拌制得水泥稳定高砖混建筑垃圾无机混合料;将未改性橡胶粉和改性橡胶粉搅拌制得未改性橡胶粉与改性橡胶粉的混合物;将混合物和水泥稳定高砖混建筑垃圾无机混合料搅拌制得胶粉改性高砖混建筑垃圾抗裂型基层材料。本发明解决了高砖混含量的建筑垃圾利用率低以及再生骨料基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等问题。

    胶粉改性高砖混建筑垃圾的抗裂型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56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7194.2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粉改性高砖混建筑垃圾的抗裂型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基层材料中高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83‑85wt%、水泥为4‑6wt%、橡胶粉为0.5‑1.5wt%、水为8‑10wt%,橡胶粉中未改性橡胶粉为30‑40wt%、改性橡胶粉为60‑70wt%。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需要改性的橡胶粉进行改性;设计水泥稳定高砖混建筑垃圾无机混合料的合成级配;将各粒径高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水泥和水搅拌制得水泥稳定高砖混建筑垃圾无机混合料;将未改性橡胶粉和改性橡胶粉搅拌制得未改性橡胶粉与改性橡胶粉的混合物;将混合物和水泥稳定高砖混建筑垃圾无机混合料搅拌制得胶粉改性高砖混建筑垃圾抗裂型基层材料。本发明解决了高砖混含量的建筑垃圾利用率低以及再生骨料基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等问题。

    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422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294222.2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包括基质沥青、细集料和矿粉,细集料中粒径为2.36mm档和1.18mm档的细集料分别由粒径为2.36mm档和1.18mm档的煤间接液化残渣代替,两档粒径煤间接液化残渣的质量之和与基质沥青的质量之比为4.6‑5.4:1。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煤间接液化残渣的化学成分,确保SiO2与Al2O3的含量符合设计要求;对各物质进行预加热;将四档粒径的细集料倒入拌合锅内拌合;将两档粒径的煤间接液化残渣加入拌合锅内拌合两次;将基质沥青和矿粉依次加入拌合锅内拌合,即制得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本发明的煤间接液化残渣沥青砂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又能够保证其高温性能不受损伤。

    一种评价不同路面结构层材料疲劳性能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06571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2941920.0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评价不同路面结构层材料疲劳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电机、轮载、轨道、传送轮、试验槽和调节旋钮,轮载放置在传送小车内,传送小车轧在轨道最上面,传送轮轧在上下两层轨道之间,在电机的驱动下,由传送轮带动放置有轮载的传送小车在轨道上循环行驶;在试验槽内放置有矩形夹具,在矩形夹具内放置梁型试件,通过调节旋钮将试件固定在矩形夹具内,调节旋钮为多个,分布在矩形夹具的两侧,且每一侧的调节旋钮上下错落排列;梁型试件的一侧放置有C型垫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加速加载试验仪试件尺寸较小连续性不强的缺陷,试验结果更贴近实际路面的受力情况,并且避免了实验过程中连接线与加速加载装置的误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