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28967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291328.X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海洋溢油污染物理吸附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对溢油污染海水具有吸附功能的可生物降解浮床。将6到8根对石油烃具有吸附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竖直摆放,组成浮床的竖直板面;水平板面的位置在竖直板面下方;将5根对石油烃具有吸附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水平摆放组成浮床的水平板面;水平摆放的多孔板和竖直摆放的多孔板交接处使用纤维丝绳捆绑,并使用纤维丝绳在下面连接材料为聚β羟基丁酸酯的丝网袋,在丝网袋中装填对石油烃具有吸附功能颗粒吸附剂。本发明能方便地应用到受溢油污染海水物理吸附处理中,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329767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82069.4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12N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受溢油污染海水的生物降解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从海水中驯化与筛选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方法。向加入原油、基础培养基、微量金属液、维生素c溶液的开口玻璃瓶内加入海水进行石油烃降解菌群的富集与驯化10~12个月,然后向加入原油、基础培养基、微量金属液和维生素c溶液的锥形瓶内接入富集驯化的海水样品。在温度为10~15℃、转速为100r/min的振荡器中培养6~8天后,进行循环转接,在循环次数大于6次后即可得到高效去除溢油污染海水中石油烃的降解菌群。
-
公开(公告)号:CN102303924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291330.7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海洋溢油污染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对溢油污染海水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可生物降解浮床。将6到8根对石油烃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乙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竖直摆放;将8根对石油烃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乙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水平摆放;水平板面的位置在竖直板面上方;水平摆放的多孔板和竖直摆放的多孔板交接处使用纤维丝绳捆绑。本发明能方便地应用到受溢油污染海水生物降解处理中,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340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291350.4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3/3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石油烃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将质量分数均为8%的聚β羟基丁酸酯氯仿溶液与聚氧乙烯氯仿溶液按4∶1的比例混合;按1∶4的比例将去离子水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并搅拌4min;按1∶1的比例将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质量分数为3%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并搅拌4min;按2∶1的比例将质量分数为0.4%的聚乙烯醇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并搅拌7~8h后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冷冻干燥得到多孔颗粒;将多孔颗粒在石油烃降解菌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取出风干即可。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制得的多孔颗粒对石油烃污染物处理效率高,并且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与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303924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91330.7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海洋溢油污染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对溢油污染海水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可生物降解浮床。将6到8根对石油烃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乙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竖直摆放;将8根对石油烃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乙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水平摆放;水平板面的位置在竖直板面上方;水平摆放的多孔板和竖直摆放的多孔板交接处使用纤维丝绳捆绑。本发明能方便地应用到受溢油污染海水生物降解处理中,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16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291348.7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多孔板及其制备方法。将蒸馏水喷射入装有液氮的容器中快速冷冻制作近球形冰球颗粒,用筛网筛分后置于模具模腔内并压实;将质量分数均为10%的聚β羟基丁酸酯氯仿溶液和聚氧乙烯氯仿溶液按体积比为5∶1的比例充分混合,冷却后浇注到装有冰球颗粒的模具中冷冻定型,然后经脱模及真空冷冻干燥去除氯仿和冰球颗粒后得到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乙烯复合多孔板;将该多孔板在石油烃降解菌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取出风干,即可得到吸附-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多孔板。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制得的多孔板对石油烃污染物处理效率高,并且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与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34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91350.4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3/3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石油烃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将质量分数均为8%的聚β羟基丁酸酯氯仿溶液与聚氧乙烯氯仿溶液按4∶1的比例混合;按1∶4的比例将去离子水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并搅拌4min;按1∶1的比例将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质量分数为3%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并搅拌4min;按2∶1的比例将质量分数为0.4%的聚乙烯醇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并搅拌7~8h后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冷冻干燥得到多孔颗粒;将多孔颗粒在石油烃降解菌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取出风干即可。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制得的多孔板对石油烃污染物处理效率高,并且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与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16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91348.7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多孔板及其制备方法。将蒸馏水喷射入装有液氮的容器中快速冷冻制作近球形冰球颗粒,用筛网筛分后置于模具模腔内并压实;将质量分数均为10%的聚β羟基丁酸酯氯仿溶液和聚氧乙烯氯仿溶液按体积比为5∶1的比例充分混合,冷却后浇注到装有冰球颗粒的模具中冷冻定型,然后经脱模及真空冷冻干燥去除氯仿和冰球颗粒后得到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乙烯复合多孔板;将该多孔板在石油烃降解菌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取出风干,即可得到吸附-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多孔板。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制得的多孔板对石油烃污染物处理效率高,并且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与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328967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91328.X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海洋溢油污染物理吸附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对溢油污染海水具有吸附功能的可生物降解浮床。将6到8根对石油烃具有吸附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竖直摆放,组成浮床的竖直板面;水平板面的位置在竖直板面下方;将5根对石油烃具有吸附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水平摆放组成浮床的水平板面;水平摆放的多孔板和竖直摆放的多孔板交接处使用纤维丝绳捆绑,并使用纤维丝绳在下面连接材料为聚β羟基丁酸酯的丝网袋,在丝网袋中装填对石油烃具有吸附功能颗粒吸附剂。本发明能方便地应用到受溢油污染海水物理吸附处理中,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322502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367040.1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海洋溢油污染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对溢油污染海水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可生物降解浮床。将6到8根对石油烃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乙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竖直摆放;将8根对石油烃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聚β羟基丁酸酯-聚氧乙烯复合多孔板依次并列水平摆放;水平板面的位置在竖直板面上方;水平摆放的多孔板和竖直摆放的多孔板交接处使用纤维丝绳捆绑。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应用到受溢油污染海水生物降解处理中,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