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定量采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02564802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404497.X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定量采样器。采样时,人站在采样船上,首先将八根定向弯折管和带刀片的弯折管套入到两个滑动样方框内,两个滑动样方框平行于水面且保持一定距离(≥5cm);然后将八根定向弯折管和带刀片的弯折管探至湖底后,向上拉动定向弯折管内部的T型实心连接杆,将其卡柄卡在上半部分中空钢管的外边缘上;接下来向上拉动“工”型连接杆,将其卡柄卡在可弯折薄片上,并旋转“工”型连接杆360°。最后上拉绳索提手,提起装置,将位于滑动样方框外部的样品用剪刀剪掉,采集滑动样方框内的水生植物样品。该装置可以克服普通采样器在大型水生植物蔓延扩展地区无法采样的问题,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操作简易,成本低廉,并能保证采样面积的精确。

    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定量采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0256480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04497.X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水生植物定量采样器。采样时,人站在采样船上,首先将8根定向弯折管和带刀片的弯折管套入到两个滑动样方框内,两个滑动样方框平行于水面且保持一定距离(≥5cm);然后将8根定向弯折管和带刀片的弯折管探至湖底后,向上拉动定向弯折管内部的T型连接杆,将其卡柄卡在上半部分中空钢管的外边缘上;接下来向上拉动“工”型连接杆,将其卡柄卡在可弯折薄片上,并旋转“工”型连接杆360°。最后上拉绳索提手,提起装置,将位于样方框外部的样品用剪刀剪掉,采集样方内的水生植物样品。该装置可以克服普通采样器在大型水生植物蔓延扩展地区无法采样的问题,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操作简易,成本低廉,并能保证采样面积的精确。

    一种利用粉煤灰黏合颗粒去除湖泊底泥营养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0420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37045.4

    申请日:201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湖泊湿地营养物质含量过多的环境问题,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粉煤灰黏合颗粒控制内源污染的方法。根据目标区域的底泥、水体营养物质水平和沼泽化程度,将粉煤灰用量与底泥的比例在1∶1000-1∶10000范围内调整。在粉煤灰中添加15-20%的水泥作为黏合剂,用模具加工为粒径1-2cm的球形颗粒,用棉线或网绳串联后固定于湖泊浅层底泥中。该方法在不增加湖泊人为淤积的前提下,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实现对底泥、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就地取材,简便可行,便于在广大河湖地区推广使用,有效的解决了湖泊内源污染造成的快速沼泽化问题。

    一种模拟污染物原位迁移转化的柱状渗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036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1413.5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在室温条件下,模拟天然吸附剂对污染物吸附解吸动态过程的柱状渗滤装置及方法。由管帽、外管、内管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内管底部设置双层带孔挡板,夹层中放入过滤膜,自下而上依次填入渗滤层、溶浸剂。离心后,收集外管底部的渗滤液。本发明有效的模拟了自然条件下土壤和沉积物等天然吸附剂中水分的运移情况,实现了渗滤液和吸附剂的有效分离,减少了由于吸附剂再次沉淀而导致的平衡溶液中污染物浓度减低的风险。

    一种基于植物残体协同分解效应的草型浅水湖泊沼泽化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125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60896.0

    申请日:2011-11-1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草型浅水湖泊中植物残体分解速率小、生物填平作用强而导致的沼泽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生植物残体间协同分解效应的沼泽化调控方法。首先在目标区域内确定触发草型湖泊快速沼泽化的主要优势植物及其分解淤积能力,通过小试得到协同分解效应最大化条件下的不同植物生物量比例。在目标区域内以此为依据,改变沼泽化区域内的现有植物格局,从而加快水中优势沼泽植物残体的分解,抑制其生物累积填平作用,延缓沼泽化趋势。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可行,克服了机械收割和人工清淤等方式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可以显著改善湖泊水环境和水生态现状,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一种优化台田格局调控草型湖泊优势沼泽植被蔓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576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73042.4

    申请日:2010-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草型湖泊水生植物过度蔓延的环境问题,涉及一种通过优化台田格局,调控湖泊水文水动力以控制草型湖泊植物蔓延扩展的技术和方法。以草型湖泊现有台田类型和水文连通为背景,结合水域的优势沼泽植被和沼泽化程度,将台田格局分别调整为纵向矩形分布、纵横矩形分布、纵向梯形分布、纵横梯形分布等四种不同的优化方式。该方法不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原有生态功能,通过对台田格局和水文水动力调控参数的优化实现对优势沼泽植被蔓延的调控,尤其适宜于固定水位单优沼泽植被繁殖生长的控制。该调控技术简便易行,经济高效,从根本上控制了草型湖泊优势沼泽植物的过度蔓延,有效的减缓了草型湖泊的沼泽化趋势。

    一种原位分时段沉积物收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36371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122273.4

    申请日:201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湖泊、河流等非紊流水体的原位分时段沉积物收集装置,可实现沉积物的长期监测和原位分时段采集,避免对水底沉积物微环境的破坏。该装置包括四个部分:底座,支撑系统,采样管与管架系统,以及内置固定基质。所述底座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内有凸环用于承载采样管与管架系统;所述支撑系统由三根竖向主杆和横向环套焊接在一起构成,三根主杆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用于插入水底泥土中起到固定支撑底座的作用,环套上有四颗螺丝,用于调节底座与环套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底座的高度;所述采样管与管架系统配套,为可拆卸式,可根据需求定制数量与大小规格;所述采样管内置固定基质将流入管内的沉积物固定在管内而避免再悬浮。

    一种模拟污染物原位迁移转化的柱状渗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0362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041413.5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在室温条件下,模拟天然吸附剂对污染物吸附解吸动态过程的柱状渗滤装置及方法。由管帽、外管、内管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内管底部设置双层带孔挡板,夹层中放入过滤膜,自下而上依次填入渗滤层、溶浸剂。离心后,收集外管底部的渗滤液。本发明有效的模拟了自然条件下土壤和沉积物等天然吸附剂中水分的运移情况,实现了渗滤液和吸附剂的有效分离,减少了由于吸附剂再次沉淀而导致的平衡溶液中污染物浓度减低的风险。

    沉水植物采集钳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0787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41432.8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确定采样样方面积大小的沉水植物采集钳,适用于湖底沉水植物样品的采集。该装置由两个相互对称且能够自由开合的弯曲钳构成,弯曲钳由下至上分别为钳齿、连接杆、承力板和手柄,通过承力板内侧的螺旋铁丝控制采集钳的开合。钳齿底部固定的切割线用于分离样方内外及植株底部的底泥。该采集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样方面积可控,能够保证植株的完整性。

    一种优化台田格局调控草型湖泊优势沼泽植被蔓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5765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73042.4

    申请日:2010-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草型湖泊水生植物过度蔓延的环境问题,涉及一种通过优化台田格局,调控湖泊水文水动力以控制草型湖泊植物蔓延扩展的技术和方法。以草型湖泊现有台田类型和水文连通为背景,结合水域的优势沼泽植被和沼泽化程度,将台田格局分别调整为纵向矩形分布、纵横矩形分布、纵向梯形分布、纵横梯形分布等四种不同的优化方式。该方法不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原有生态功能,通过对台田格局和水文水动力调控参数的优化实现对优势沼泽植被蔓延的调控,尤其适宜于固定水位单优沼泽植被繁殖生长的控制。该调控技术简便易行,经济高效,从根本上控制了草型湖泊优势沼泽植物的过度蔓延,有效的减缓了草型湖泊的沼泽化趋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