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刺参种群结构特征的人工鱼礁单体间距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54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42894.2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牧场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刺参种群结构特征的人工鱼礁单体间距调控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人工养殖池塘中按照矩阵方式布置M*N个中空方型人工鱼礁单体,人工鱼礁单体的边长为L,人工鱼礁单体的横向间距为第一设定值,纵向间距为第二设定值;中空方型人工鱼礁单体按照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布置好,在人工鱼礁单体中放养等重量的刺参,并在人工鱼礁单体上方投喂饲料,喂养设定时间后,获取刺参重量变化量和较大个体生物量占比数据;根据多次重复所获取数据,比较分析刺参重量变化量和较大个体生物量占数据,获取最佳人工鱼礁单体布设间距。该调控系统能有效提升人工鱼礁增值和诱集海洋生物的应用效果。

    基于水位梯度的退化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9986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0341598.9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公开了基于水位梯度的退化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测量方法。步骤包括采集预定区域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图及气象数据,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气压、风速和地表总辐射量数据;在不同水位梯度下设定样地,选取目标物种,测量植被数据,进行样方调查获取植被参数,植被参数包括植被高度、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将测量所得的植被参数进行线性插值,获取全年的植被参数数据;基于植被参数数据以及植物在不同的水位梯度条件确定植被生长适宜的水位阈值,基于水位阈值以及预定区域内的地形数据与土地利用类型图,获得不同水位梯度条件下的植被分布数据,进行全年潜在蒸散发量测算,获取基于水位梯度的退化湿地生态需水量。

    基于水位梯度的退化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998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41598.9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公开了基于水位梯度的退化湿地生态需水量的测量方法。步骤包括采集预定区域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图及气象数据,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气压、风速和地表总辐射量数据;在不同水位梯度下设定样地,选取目标物种,测量植被数据,进行样方调查获取植被参数,植被参数包括植被高度、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将测量所得的植被参数进行线性插值,获取全年的植被参数数据;基于植被参数数据以及植物在不同的水位梯度条件确定植被生长适宜的水位阈值,基于水位阈值以及预定区域内的地形数据与土地利用类型图,获得不同水位梯度条件下的植被分布数据,进行全年潜在蒸散发量测算,获取基于水位梯度的退化湿地生态需水量。

    入海径流污染物浓度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63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4154.X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入海径流污染物浓度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近海水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入海径流污染物浓度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入海径流流量数据和入海径流污染物浓度数据;构建近海水环境模型;根据模拟情景组合通过近海水环境模型模拟近海海域水质分布状况;通过MatLab分析模拟数据,得到入海径流流量数据、近海优良水质面积数据与入海径流污染物浓度数据之间的线性响应关系公式;根据预设水质海域面积比例、入海径流流量数据和线性响应关系公式得到预设水质海域面积比例的入海径流污染物浓度阈值。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基于近海的污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确定陆源污染排放总量。

    浮筏吊笼养殖优化排列方法、规划方法及优化排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4913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696016.0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筏吊笼养殖优化排列方法及系统,所述排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根据目标养殖区入口的流速和悬浮物浓度,建立目标养殖区的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数值模型;对单层养殖吊笼的三维机械模型进行网络化处理,得到单层养殖吊笼的网格模型,并在所述网格模型中设置预设单吊笼养殖个数的养殖生物模型;利用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数值模型采用模拟的方式确定吊笼(网格模型)的影响范围,根据该影响范围对浮筏吊笼进行排列,实现了优化浮筏吊笼养殖排列,避免浮筏排列密度过大超过水域承载力的单吊笼养殖个数。

    一种一维水动力模型和二维水动力模型耦合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5626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37425.5

    申请日:2018-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水动力模型和二维水动力模型耦合方法及系统。所述耦合方法包括:获取一维水动力模型流向二维水动力模型的一维已知粒子分布量以及一维已知粒子流动速度;获取所述二维水动力模型流向所述一维水动力模型的二维已知粒子分布量以及二维已知粒子流动速度;根据上述已知量确定所述一维水动力模型的最后一排网格的一维单宽流量以及二维水动力模型第一排网格的二维单宽流量的平均值;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数值法,确定一维未知粒子分布量以及二维未知粒子分布量。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耦合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不同维度的水动力模型的耦合效率。

    一种水质在线生物监测的现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2638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163309.2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在线生物监测的现场装置;其能够满足反映自然水体水质毒性变化的中长期生物监测预警的科学需求;本装置充分利用三角帆蚌可以吊养于湖泊水库摄食浮游生物的规律和三角帆蚌受胁迫后紧闭外壳的生理现象,运用固定于三角帆蚌外壳的传感器感应其外壳运动从而对水质进行毒性监测;本装置利用固定锚(12)把浮台(9)和浮球(1)固定在监测位点,支撑浮台的浮力支撑信号发射器(7),利用浮球的浮力支撑三角帆蚌(4)和传感器(6),使三角帆蚌和传感器悬浮于水体,利用传感器感应三角帆蚌的闭壳反应,由导线(11)把信号传给信号发射器(7),利用信号接收器(13)接收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水质变化进行科学预警监测。

    一种处理干湿边界问题的介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0797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48031.7

    申请日:2012-09-19

    Inventor: 刘海飞

    Abstract: 一种处理干湿边界问题的介观方法。这种方法基于计算水力学中浅水方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运用Chapman-Enskog展开和Taylor公式将干湿网格单元信息量相互关联,从而对干湿边界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本方法在处理干湿边界问题时避免对水深和流速等变量的非物理性外延差值或人为的薄膜虚拟假设。同时,外力作用可以自然合理地融入到计算中,并且格子Boltzmanm模型具有的网格本地相关性得以保持,使得模型适合大规模并行运算。

    一种基于水质模型的水质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45964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37431.0

    申请日:2018-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水质模型的水质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待预测水质区域的河网或河段区域建立一维水质模型;根据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待预测水质区域中的重点预测区域建立二维水质模型;二维水质模型边界处的网格宽度与所述一维水质模型边界处的河道断面宽度相等;根据溶质粒子的质量和动量守恒,将所述一维水质模型和所述二维水质模型的边界耦合,得到耦合后的水质模型;所述耦合后的水质模型为所述一维水质模型和所述二维水质模型耦合后的模型;根据所述耦合后的模型对所述待预测水质区域进行预测,获得所述待预测区域的参数预测结果。本发明方法及系统,提高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提高水质预测的精度和效率。

    一种水质在线生物监测的现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2638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3309.2

    申请日:201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在线生物监测的现场装置;其克服了现有的水质在线生物监测需要给受试生物投喂食物、需要定期更换受试生物、局限于特定监测位点以及不能实现中长期的在线生物监测的缺陷;能够满足反映自然水体水质毒性变化的中长期的生物监测预警的科学需求;本装置充分利用三角帆蚌可以吊养于湖泊水库摄食浮游生物的规律和三角帆蚌受到胁迫后紧闭外壳的生理现象,运用固定于三角帆蚌外壳的传感器感应其外壳运动从而对水质进行生物毒性监测;本装置利用固定锚把浮台和浮球固定在监测位点,支撑浮台的浮力支撑信号发射器,利用浮球的浮力支撑三角帆蚌和传感器,使三角帆蚌和传感器悬浮于水体,利用传感器感应三角帆蚌的闭壳反应,由导线把信号传给信号发射器,利用安装在岸上的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水质变化进行科学预警监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