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2203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377953.6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9B23/1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大流量环型实验水槽,包括环型槽、推流器、变频器、导流板和蜂窝状稳流格栅;该环型槽宽为3-4m,深为1-4m,由相互平行的两段直部和连接两直部的两段弯部组成,该直部为试验段,长度为10-19m;该弯部为半圆形;推流器设置于至少一个直部与弯部的连接处;该弯部的另一端连接蜂窝状稳流格栅;变频器与推流器连接;导流板为垂直于水面且相互平行的数道隔板,设置于两段弯部中,其具有与该弯部一致的弯曲度;蜂窝状稳流格栅为复数个平行排列的管道,布设于直部与弯部连接处的水槽中,管道的轴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其纵向高度不低于水流高度。该实验水槽流量可达到2-5m3/s,实现了大流量水流的循环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6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1910154935.8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填工具。回填工具适于回填待回填件,所述待回填件具有需要清理的清理端,和设置在所述待回填件内部的开口位于所述清理端处的回填槽,回填工具包括锹裤、外框和内锹板,外框设置在所述锹裤上,与所述清理端的形状适配;内锹板设置在所述锹裤或所述外框上,位于所述外框的内侧,所述内锹板具有伸出所述外框并伸入所述回填槽内的工作部。本发明的回填工具具有种植土回填操作简单,回填质量易于控制,可避免出现砌块内种植土回填量不均的现象,具有成倍甚至数倍地提高回填施工速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9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1443220.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河流水文地貌分级评价方法,包括步骤:第一,监测或搜集所述山区河流的相关信息,并综合利用遥感、GIS和GPS技术对河流信息进行初步解析,包括河流的位置、地貌特征及结构;第二,根据步骤一的解析结果,对山区河流进行监测单元的划分:第三,对各监测单元的水文地貌因子进行监测并记录,其中,水文地貌因子包括河床、河岸、河漫滩以及外界胁迫因子,其中,河床因子包括几何形态、底质、水文、植被以及人为影响下的河流连续性;河岸因子包括河岸的改造,河岸的改造分为保持自然、受宽型护堤工程的束窄以及受窄型护堤工程的束窄;第四,根据步骤三的监测结果,对各监测单元进行水文地貌分级。
-
公开(公告)号:CN1101279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534680.8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污水送入下行流一级湿地进行处理,经一级湿地处理后水流继续进入上行流二级湿地处理,处理后的水体一部分由回流泵从二级湿地底部抽吸回流与所述进水调节池内待处理的污水混合,另一部分继续经上行流二级湿地进行处理外排。其中,所述下行流一级湿地进水为间歇进水,所述回流为间歇回流;所述下行流一级湿地保持连续出水本发明通过对间歇进水、间歇回流以及出水流量的调控,实现湿地内水位可控变动,形成周期性水位升降,进而可有效提高一级湿地和二级湿地的复氧效率,提升人工湿地的好氧降解能力,提高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54935.8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填工具。回填工具适于回填待回填件,所述待回填件具有需要清理的清理端,和设置在所述待回填件内部的开口位于所述清理端处的回填槽,回填工具包括锹裤、外框和内锹板,外框设置在所述锹裤上,与所述清理端的形状适配;内锹板设置在所述锹裤或所述外框上,位于所述外框的内侧,所述内锹板具有伸出所述外框并伸入所述回填槽内的工作部。本发明的回填工具具有种植土回填操作简单,回填质量易于控制,可避免出现砌块内种植土回填量不均的现象,具有成倍甚至数倍地提高回填施工速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28979.5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槽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损河槽基质修复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损河槽基质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化分级:将膨润土和水进行混合均匀、静置分级,得到上层悬浮液和下层泥浆;(2)粗空隙淤闭:将所述泥浆浇灌至待修复的河槽基质工程区至出现积水、风干;(3)细空隙淤闭:将所述悬浮液浇灌至粗空隙淤闭修复后的河槽基质工程区中直至出现积水、风干。本发明是基于原有基质的修复方法,施工简单,无需大规模挖填,并且生态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096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67978.7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薛万来 , 李文忠 , 刘可暄 , 陈芳孝 , 李垒 , 常国梁 , 叶芝菡 , 张耀方 , 刘小丹 , 李兆欣 , 李添雨 , 金桂琴 , 赵欢 , 邱颖 , 史常浩 , 杜立伟
IPC: A01B79/02 , C05G3/00 , C05G3/80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土基质土壤改良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对待改良砂石基质土壤进行疏松处理,然后施用土壤改良制剂并浇灌水,最后进行晾晒并播种土壤改良植被,完成砂土基质土壤改良;其中,土壤改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秸秆炭化物80~120份、腐熟有机肥50~80份、磷酸盐5~10份、改性膨润土5~10份、细黄链霉菌0.1~0.5份、枯草芽孢杆菌0.5~0.7份和哈茨木霉菌0.1~0.5份。本发明通过通过提高土壤的吸水能力和土壤自身肥力,促进植被根系生长进行土壤固定和水分利用,有效提高了砂土基质土壤的蓄水能力和固土能力,对砂土基质土壤进行了有效修复和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61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128979.5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槽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损河槽基质修复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损河槽基质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化分级:将膨润土和水进行混合均匀、静置分级,得到上层悬浮液和下层泥浆;(2)粗空隙淤闭:将所述泥浆浇灌至待修复的河槽基质工程区至出现积水、风干;(3)细空隙淤闭:将所述悬浮液浇灌至粗空隙淤闭修复后的河槽基质工程区中直至出现积水、风干。本发明是基于原有基质的修复方法,施工简单,无需大规模挖填,并且生态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2795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34680.8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污水送入下行流一级湿地进行处理,经一级湿地处理后水流继续进入上行流二级湿地处理,处理后的水体一部分由回流泵从二级湿地底部抽吸回流与所述进水调节池内待处理的污水混合,另一部分继续经上行流二级湿地进行处理外排。其中,所述下行流一级湿地进水为间歇进水,所述回流为间歇回流;所述下行流一级湿地保持连续出水本发明通过对间歇进水、间歇回流以及出水流量的调控,实现湿地内水位可控变动,形成周期性水位升降,进而可有效提高一级湿地和二级湿地的复氧效率,提升人工湿地的好氧降解能力,提高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151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43220.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区河流水文地貌分级评价方法,包括步骤:第一,监测或搜集所述山区河流的相关信息,并综合利用遥感、GIS和GPS技术对河流信息进行初步解析,包括河流的位置、地貌特征及结构;第二,根据步骤一的解析结果,对山区河流进行监测单元的划分:第三,对各监测单元的水文地貌因子进行监测并记录,其中,水文地貌因子包括河床、河岸、河漫滩以及外界胁迫因子,其中,河床因子包括几何形态、底质、水文、植被以及人为影响下的河流连续性;河岸因子包括河岸的改造,河岸的改造分为保持自然、受宽型护堤工程的束窄以及受窄型护堤工程的束窄;第四,根据步骤三的监测结果,对各监测单元进行水文地貌分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