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17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80292.4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C2/04 , E04C2/06 , E04C2/30 , E04C2/52 , E04C5/07 , E04C5/08 , E04C5/12 , G01B7/16 , G01L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监测下的预应力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PTRC)薄板,其包括预应力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本体,预应力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本体由底部混凝土、碳纤维织网、预应力保护装置以及上部混凝土构成,碳纤维织网的张拉端用环氧树脂浸润后通过涂抹无机胶连接于若干组预应力保护装置上的定位孔内,上部混凝土承受弯矩最大处沿横截面均匀布置若干组压电传感材料,压电传感材料接通压电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动态监测PTRC薄板受压变化,对PTRC薄板变形以及被加固构件整体受力情况进行监测;不仅能避免因预应力施加过程中纤维回缩、混凝土硬化收缩等导致的预应力损失,还能对被加固构件服役期间的受力情况进行健康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53648.6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建筑消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失效附加放大装置的消能伸臂。本发明包括:核心筒、外框柱和伸臂桁架;核心筒与外框柱通过伸臂桁架连接;伸臂桁架设置有上弦杆、下弦杆、斜腹杆以及菱形放大装置;菱形放大装置设置于上弦杆和斜腹杆之间;菱形放大装置的一侧放大端通过阻尼器与下弦杆连接;菱形放大装置的另一侧放大端通过阻尼器与下弦杆连接。本发明通过菱形放大装置放大消能,有效提高了阻尼器的工作效率,在较小外力作用下,通过机械作用放大变形量与变形速度激发阻尼器作用,消耗大量外部输入能量,减小外部输入对主体结构破坏作用,提高结构舒适度及抗震安全性能,对超高层结构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2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31105.X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加放大装置的消能伸臂,其伸臂桁架包括上弦水平杆、下弦水平杆、斜腹杆和腹杆,下弦水平杆上固定有定位耳板,定位耳板上通过支撑销轴铰接有不等臂杠杆,不等臂杠杆的底部连接有黏滞流体阻尼器,黏滞流体阻尼器通过牛腿固定在下弦水平杆上,不等臂杠杆的顶部通过销轴与竖向驱动杆的底部连接,竖向驱动杆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上弦水平杆上。本申请通过不等臂杠杆放大原理与传统阻尼器结合,有效提高了阻尼器的工作效率,使得在风荷载及地震力作用下,通过机械不等臂杠杆放大作用对阻尼器进行有效放大,充分发挥阻尼器的能耗效率,提高结构的附加阻尼比,减小外部输入对主体结构破坏作用,提高结构舒适度及抗震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031105.X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加放大装置的消能伸臂,其伸臂桁架包括上弦水平杆、下弦水平杆、斜腹杆和腹杆,下弦水平杆上固定有定位耳板,定位耳板上通过支撑销轴铰接有不等臂杠杆,不等臂杠杆的底部连接有黏滞流体阻尼器,黏滞流体阻尼器通过牛腿固定在下弦水平杆上,不等臂杠杆的顶部通过销轴与竖向驱动杆的底部连接,竖向驱动杆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上弦水平杆上。本申请通过不等臂杠杆放大原理与传统阻尼器结合,有效提高了阻尼器的工作效率,使得在风荷载及地震力作用下,通过机械不等臂杠杆放大作用对阻尼器进行有效放大,充分发挥阻尼器的能耗效率,提高结构的附加阻尼比,减小外部输入对主体结构破坏作用,提高结构舒适度及抗震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6214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370278.4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大层间变形的消能伸臂,包括:核心筒、外框柱以及伸臂桁架;所述核心筒和所述外框柱通过所述伸臂桁架连接;所述伸臂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斜腹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大杠杆;所述放大杠杆的第一端连接于阻尼器,所述放大杠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中的一者,所述阻尼器连接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中的另一者,所述斜腹杆与放大杠杆连接。本发明通过放大杠杆作用有效提高了阻尼器的工作效率,在较小外力作用下,通过机械作用放大变形量与变形速度激发阻尼器作用,消耗大量外部输入能量,减小外部输入对主体结构破坏作用,提高结构舒适度及抗震安全性能,对超高层结构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23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933810.8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哲 , 陈彬磊 , 丁立群 , 许进福 , 郑林 , 邵利强 , 王毅 , 宋元亮 , 杨育臣 , 沈章春 , 司冲 , 李达颖 , 袁兴仁 , 段世昌 , 闫晓京 , 张琳 , 姬建 , 蔡青
IPC: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转角悬挑结构及建筑结构,该转角悬挑结构包括两个转角立柱、至少一条拱形支撑架和第一转角桁架,其中:两个转角立柱的顶端通过第一转角桁架连接,拱形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角立柱连接,拱形支撑架的顶端与第一转角桁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悬挑结构包括拱形支撑架,拱形支撑架具有跨越能力强,传力效率高的优点,同时,相比现有的转角悬挑结构,拱形支撑架占用的空间更小。由此可知,拱形支撑架在满足支撑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转角悬挑结构对建筑物室内空间、功能布置、建筑采光和外观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252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56235.1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哲 , 陈彬磊 , 丁立群 , 许进福 , 郑林 , 邵利强 , 王毅 , 宋元亮 , 杨育臣 , 沈章春 , 司冲 , 李达颖 , 袁兴仁 , 段世昌 , 叶金亮 , 闫晓京 , 张琳 , 姬建 , 蔡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金属拉杆及其制造方法,该金属拉杆包括至少两块长条形的金属板材,多块金属板材的板面叠加从而形成柱状的金属拉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金属拉杆包括多块金属板材,每块金属板材均能承受一定的强度,由于金属拉杆中部也为金属板材结构,该部分所能承受的强度并不会低于其他部分,因此可使得金属拉杆整体的强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0972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3151.5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哲 , 陈彬磊 , 丁立群 , 许进福 , 郑林 , 邵利强 , 王毅 , 宋元亮 , 杨育臣 , 沈章春 , 司冲 , 李达颖 , 袁兴仁 , 段世昌 , 闫晓京 , 张琳 , 姬建 , 蔡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桁架结构及建筑结构,该桁架结构包括拱形支撑架和至少2个立柱,其中,拱形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相邻的立柱连接,拱形支撑架的顶端不高于立柱的顶端。本发明提供的桁架结构及建筑结构中,桁架使用拱形支撑架,拱形支撑架具有跨越能力强,传力效率高的优点,同时,相比现有的桁架结构,其占用的空间更小。拱形支撑架在满足支撑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桁架结构对建筑物室内空间、功能布置、建筑采光和外观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3268314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1417092.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哲 , 陈彬磊 , 丁立群 , 许进福 , 郑林 , 邵利强 , 王毅 , 宋元亮 , 杨育臣 , 沈章春 , 司冲 , 李达颖 , 袁兴仁 , 段世昌 , 闫晓京 , 张琳 , 姬建 , 蔡青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桁架结构及建筑结构,该桁架结构包括拱形支撑架和至少2个立柱,其中,拱形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相邻的立柱连接,拱形支撑架的顶端不高于立柱的顶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桁架结构及建筑结构中,桁架使用拱形支撑架,拱形支撑架具有跨越能力强,传力效率高的优点,同时,相比现有的桁架结构,其占用的空间更小。拱形支撑架在满足支撑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桁架结构对建筑物室内空间、功能布置、建筑采光和外观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871538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151166.6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既有建筑加固改造技术领域,是一种预应力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板加固混凝土梁的结构,其包括预应力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板、连接组件以及待加固基体混凝土梁;预应力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待加固基体混凝土梁的表面,以完成加固。本申请可以快速实现对混凝土梁的加固,采用定位空心螺杆对预制PCTRCS进行定位预固定,避免了人工手扶以及人工定位等繁琐操作,有效提升预制PCTRCS加固基体混凝土梁的施工效率。同时,本发明提出紧固件射钉,增加其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交叉分布射入基体混凝土梁内,避免预制PCTRCS与基体混凝土梁粘结层的剥离破坏,有效地增强了PCTRCS与基体混凝土梁之间的界面强度,提升加固梁的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