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60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58239.X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适用于既有结构有效预应力等效无损检测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工装、顶紧棒、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只是对安装梁的混凝土进行局部卸载,不会切断预应力筋,不会对既有结构造成影响。测量完毕后,可以对混凝土卸载位置重新浇筑混凝土,结构修复如初,不会影响继续使用,降低检测成本。而且利用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可以将预应力筋对局部卸载区域混凝土的压力转换到测量装置上,通过压力传感器直接获取压力值。此方法不通过其他参数(如结构刚度变化或混凝土应变)反推或测算有效预应力,属于直接测量方法。与通过其他参数间接推算有效预应力相比,该方法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58239.X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适用于既有结构有效预应力等效无损检测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工装、顶紧棒、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只是对安装梁的混凝土进行局部卸载,不会切断预应力筋,不会对既有结构造成影响。测量完毕后,可以对混凝土卸载位置重新浇筑混凝土,结构修复如初,不会影响继续使用,降低检测成本。而且利用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可以将预应力筋对局部卸载区域混凝土的压力转换到测量装置上,通过压力传感器直接获取压力值。此方法不通过其他参数(如结构刚度变化或混凝土应变)反推或测算有效预应力,属于直接测量方法。与通过其他参数间接推算有效预应力相比,该方法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86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91537.6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线材加固柱体的张拉锚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张拉锚固系统包括张拉线材、锚固装置和张拉装置,锚固装置由锚固钢板、固定端挤压锚具、张拉端端部挤压锚具和张拉端施力挤压锚具组成,张拉装置由固定端夹具、张拉端夹具和千斤顶组成,张拉线材环绕拟加固柱体一周,其固定端通过固定端挤压锚具固定在锚固钢板一侧,在锚固钢板另一侧的张拉线材上卡固固定端夹具,固定端夹具与锚固钢板顶紧,张拉端通过张拉端端部挤压锚具固定在锚固钢板另一侧,并在张拉端的张拉线材上自端部向内依次设置有张拉端施力挤压锚具和张拉端夹具,张拉端夹具和固定端夹具通过千斤顶连接。通过无损方式柱体施加环向压力,从而提高原柱体各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863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191537.6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线材加固柱体的张拉锚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张拉锚固系统包括张拉线材、锚固装置和张拉装置,锚固装置由锚固钢板、固定端挤压锚具、张拉端端部挤压锚具和张拉端施力挤压锚具组成,张拉装置由固定端夹具、张拉端夹具和千斤顶组成,张拉线材环绕拟加固柱体一周,其固定端通过固定端挤压锚具固定在锚固钢板一侧,在锚固钢板另一侧的张拉线材上卡固固定端夹具,固定端夹具与锚固钢板顶紧,张拉端通过张拉端端部挤压锚具固定在锚固钢板另一侧,并在张拉端的张拉线材上自端部向内依次设置有张拉端施力挤压锚具和张拉端夹具,张拉端夹具和固定端夹具通过千斤顶连接。通过无损方式柱体施加环向压力,从而提高原柱体各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9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134757.5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中间大开口四角落地拱壳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中间大开口四角落地拱壳结构体系包括:若干桩基础、若干支座、若干预应力拉梁和拱壳,各支座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桩基础上,各预应力梁分别设置于相应的两个支座之间,所述拱壳具有多个拱脚,各拱脚分别连接于相应的支座,其中,所述预应力拉梁和与其连接的支座上设置预应力孔道,预应力筋设置于所述预应力孔道。桩基础水平承载力和水平刚度较弱,需要严格控制桩顶水平位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若干预应力拉梁和预应力筋的配合,除了可以提供力的平衡外,还能提供一定的刚度,保证桩顶水平位移不超限。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02019.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耐用性的抗风张弦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张弦梁结构技术领域,张弦梁结构包括刚性梁、张拉节点、钢绞线、撑杆和组装孔道;张拉节点设置在刚性梁上;钢绞线两端分别与张拉节点连接;组装孔道套设在钢绞线上,其内部设置浆料,两端与张拉节点柔性连接;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刚性梁、组装孔道连接。本发明在钢绞线外部套设组装孔道,对钢绞线进行保护,避免高温、潮湿等气候对钢绞线强度的影响,提升耐久性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无需更换受拉构件;在组装孔道内灌浆,利用水泥将钢绞线包裹,解决了结构的防火问题,耐火时间大大延长;同时,水泥增加了结构自重,有效保证结构在风吸力作用下预应力不退出工作,提升抗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666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4756.0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拱壳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拱壳结构体系包括:若干桩基础、若干支座、若干预应力拉梁和拱壳。各支座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桩基础上。各预应力拉梁分别设置于相应的两个支座之间。拱壳具有多个拱脚,各拱脚分别连接于相应的支座。其中,所述预应力拉梁和与其连接的支座上设置预应力孔道,智能钢绞线设置于所述预应力孔道,所述智能钢绞线具有若干应力检测模块。本申请提供的拱壳结构体系通过智能钢绞线可进行有效应力实时监测,能反应多个位置的预应力状态,能反映出张拉设备放张后夹片回缩和锚具变形损失后的实际有效预应力,可动态记录张拉的整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102019.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耐用性的抗风张弦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张弦梁结构技术领域,张弦梁结构包括刚性梁、张拉节点、钢绞线、撑杆和组装孔道;张拉节点设置在刚性梁上;钢绞线两端分别与张拉节点连接;组装孔道套设在钢绞线上,其内部设置浆料,两端与张拉节点柔性连接;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刚性梁、组装孔道连接。本发明在钢绞线外部套设组装孔道,对钢绞线进行保护,避免高温、潮湿等气候对钢绞线强度的影响,提升耐久性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无需更换受拉构件;在组装孔道内灌浆,利用水泥将钢绞线包裹,解决了结构的防火问题,耐火时间大大延长;同时,水泥增加了结构自重,有效保证结构在风吸力作用下预应力不退出工作,提升抗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31767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233872.9
申请日:2011-08-15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北安华电电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分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张拉之计算机同步控制器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力学系统、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力学系统包括被张拉空间索结构、钢拉索、张拉工装,钢拉索分别与所述被张拉空间索结构和张拉工装连接;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液压千斤顶群和各种液压阀,所述液压千斤顶与所述液压泵站连接,张拉力施加到所述张拉工装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主控制柜,所述主控制柜分别与计算机、液压系统和力学系统连接;所述主控制柜包括通讯控制板、PLC控制器、相序控制继电器、各种接口板、传输线和远程监测传感器。本发明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经济造价合理,操作简便、同步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665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106996.0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施工方法,通过在下弦拉索上设置撑杆,将下弦拉索和屋面板连接成共同的受力体系,并通过对下弦拉索施工预拉力,从而间接对金属薄板做成的屋面板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应力金属薄板。本发明施工顺序规划合理,简单有效,适用性强,施工辅助措施少,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的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