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67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70468.6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40/189 , G06F40/30 , G06F16/28 , G06F1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生产隐患实体的对齐方法和系统,涉及知识图谱实体对齐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多个安全生产隐患实体进行表示学习,获得多个安全生产隐患实体表示,根据多个安全生产隐患实体表示构建索引,根据所述索引结合图结构检索算法,生成与所述安全生产隐患实体匹配的实体表示的候选集,从所述候选集中选取预设范围内的最邻近结果,所述最邻近结果表示所述安全生产隐患实体的对齐结果。通过利用输入的安全生产隐患实体的语义信息,用于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现有技术中实体对齐准确性低缺陷,实现在语义信息相似性的约束下,对相似语义的隐患实体进行对齐,提高实体对齐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48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346223.X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应急物资物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法,发明中的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法包括:根据至少一种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案,求解数学模型并获得每种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案的目标值,该目标值为最小化救灾成本;根据目标值,确定最优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案。本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受灾实际情况,有效且快速地确定合理的应急物资资源配置方案,从而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9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6323.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灾种耦合下的应急救援物资动态调度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应急管理技术领域,利用情景推演法得到多灾种耦合下受灾点应急救援物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动态需求信息;当应急救援物资的类型和数量不满足需求的类型和数量时,根据需求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的类型和数量之间的差额确定虚拟应急救援物资的类型和数量,并根据虚拟应急救援物资的类型和数量,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应急救援物资冲突的受灾点,根据应急救援物资冲突的受灾点,利用博弈模型生成最优的应急救援物资调度方案。本发明能够动态预测多灾种耦合下的应急救援物资需求信息,并在应急救援物资供应量不能满足受灾点需求时,生成应急救援物资调度的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01624.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应急管理考试中心、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事务中心)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F18/2431 , G06Q50/26 , G01W1/02 , G08B17/00 , G08B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火险天气指数和表层可燃物湿度的火灾风险分级方法,涉及灾害预警系统领域。该基于火险天气指数和表层可燃物湿度的火灾风险分级方法,包括气象数据、可燃物数据的采集与获取,通过国家、地方及林区火险监测站,自动采集气象数据,同时通过林区火险自动监测站,自动采集可燃物相关数据,历史森林火灾数据、历史卫星火点数据、地理信息、林业资源勘查数据通过公开途径、定向采购或有关部门发布获取。实现了“乡镇级”“24小时级”森林火灾形势分析研判,时间尺度上,可以实现临近、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空间尺度上,分别对应公里级、乡镇级、区级和市级分析研判。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2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193261.6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应急仿真演练的多端输出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对多种输入设备的操作动作进行封装处理,得到输入中间件;导入用于应急仿真演练的初步模型,将输入中间件与初步模型进行匹配测试;对经匹配测试后的模型进行资源优化处理,得到优化模型;在多端平台对应的自主封装底层框架下对优化模型进行输出配置,从而得到多端输出模型。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受限于不同操作平台及不同操作方式,不需要重新开发系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201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193276.2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4815 , G06Q3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训系统及构建方法,构建方法包括:构建多个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用于开展多人协同演练的前端系统,构建用于配置应急演练信息的应急演练导调平台,构建用于评价应急演练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由此构建出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训系统能够使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沉浸式实训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能够全面提高不同群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而且,能够满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一线处置、灾场公众等多层级协同应急演练需求,从虚实一体展示的视角为突发事件应急辅助决策、演练培训和科研支撑提供平台,全面提升应急指挥决策能力、队伍实战能力及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93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16047.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急物资储备需求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应急物资储备需求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功能属性确定应急物资对应的功能类别;应急物资与所述功能类别中的任意一种对应;根据应用属性确定应急物资对应的应用类别;应用类别为使用对象、灾种和应用场景的组合;应急物资与至少一种组合对应;根据应急物资对应的功能类别,和应急物资对应的应用类别的需求标准,建立计算矩阵,计算应急物资的储备需求结果。能够统筹各部门的应急物资储备需求,得到各灾种、各部门应该储备的应急物资,有效解决应急物资储备无序的问题,从而提高应急物资储备的合理性,并便于应急物资的调度使用。能够用于指导应急物资总体需求计算和储备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119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92032.2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色化身位置与肢体同步的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步骤:通过三维制作软件建立虚拟人物模型,并在虚拟人物模型上定位多个骨骼节点;接收位置输入终端输入的多个位置信息,并将各个位置信息分别与各个骨骼节点进行绑定;在设定的三维场景中对经绑定的各个骨骼节点的活动状况进行优化处理;基于射线检测设备对经优化后的各个骨骼节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及姿态信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后的位置及姿态信息作为驱动节点信息保存在设定的数据列表中;对数据列表进行数据调整,并广播至虚拟人物模型所在的局域网中。本发明能够实现大空间VR多人协作应用,有效保障体验效果的真实性、协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46223.X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应急物资物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法,发明中的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法包括:根据至少一种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案,求解数学模型并获得每种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案的目标值,该目标值为最小化救灾成本;根据目标值,确定最优应急物资的资源配置方案。本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受灾实际情况,有效且快速地确定合理的应急物资资源配置方案,从而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84046.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天之华软件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危化企业安全分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处理企业中每个企业对应的两个层级的安全指标,多个待处理企业中包括不同初分风险等级的危化企业;对于相同初分风险等级的企业,根据相同初分风险等级的企业对应的两个层级的安全指标,确定相同初分风险等级的企业对应的第一层级的安全指标对应的第一安全特征和第二安全特征;根据各个类型的企业中每个类型的企业各自对应的第一安全特征、第一权重、第二安全特征以及第二权重,确定相同初分风险等级的企业中各个企业的细分安全等级。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考虑了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不同层级的安全指标之间的关联,使得确定的各个企业的安全等级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