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0458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2122.2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杂交洋葱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培育杂交洋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洋葱(Allium cepa)B222A CGMCC No.6801为母本,以洋葱(Alliumcepa)2000-7-3-10CGMCC No.6802为父本,进行杂交,从F1代中获得具有下述至少一种性状的杂交洋葱:鳞茎的花青素含量,和/或产量,和/或单球重,和/或抗病性高于洋葱品种红顶1号、所述洋葱(Allium cepa)B222A CGMCC No.6801和所述洋葱(Allium cepa)2000-7-3-10CGMCC No.6802中的至少一种。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培育得到的F1代杂交洋葱,其鳞茎中花青素的平均含量远高于母本、父本以及作为对照的紫皮洋葱品种“红顶1号”,其平均产量也较“红顶1号”增产12%。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580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552122.2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杂交洋葱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培育杂交洋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洋葱(Allium cepa)B222A CGMCC No.6801为母本,以洋葱(Alliumcepa)2000-7-3-10CGMCC No.6802为父本,进行杂交,从F1代中获得具有下述至少一种性状的杂交洋葱:鳞茎的花青素含量,和/或产量,和/或单球重,和/或抗病性高于洋葱品种红顶1号、所述洋葱(Allium cepa)B222A CGMCC No.6801和所述洋葱(Allium cepa)2000-7-3-10CGMCC No.6802中的至少一种。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培育得到的F1代杂交洋葱,其鳞茎中花青素的平均含量远高于母本、父本以及作为对照的紫皮洋葱品种“红顶1号”,其平均产量也较“红顶1号”增产12%。
-
-
公开(公告)号:CN108841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595721.X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草甘膦为筛选剂的胡萝卜遗传转化的方法。该方法是以草甘膦为筛选剂,对胡萝卜的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胡萝卜的外植体为胡萝卜的下胚轴或用该下胚轴截成的节段。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大大缩短了获得再生植株的时间(60‑70d),而且具有较高的转化阳性率(91%)。与传统的以卡那霉素为筛选剂的胡萝卜遗传转化方法相比,获得再生植株的时间缩短两周左右,转化阳性率提高了6%。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一种高效可行的遗传转化方法,可大大减少转基因鉴定的工作量,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2651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559599.5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洋葱离体再生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培养基。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受精8‑12d洋葱花蕊的幼胚置于含4‑6mg/LPicloram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初级愈伤组织;将初级愈伤组织置于含4‑6mg/LPicloram、4‑6mg/L AgNO3和200‑400mg/L Timentin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含1.5‑2.5mg/L激动素、4‑6mg/L AgNO3和200‑400mg/L Timentin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再生芽;将再生芽置于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再生苗。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再生苗的分化率均为85%以上。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2651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59599.5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洋葱离体再生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培养基。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受精8-12d洋葱花蕊的幼胚置于含4-6mg/LPicloram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初级愈伤组织;将初级愈伤组织置于含4-6mg/LPicloram、4-6mg/L AgNO3和200-400mg/L Timentin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含1.5-2.5mg/L激动素、4-6mg/L AgNO3和200-400mg/L Timentin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再生芽;将再生芽置于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再生苗。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再生苗的分化率均为85%以上。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4185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95722.4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13 , C12N28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胡萝卜突变体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获得胡萝卜突变体的方法,包括向目的胡萝卜中导入胡萝卜基因组编辑的载体,得到胡萝卜突变体;所述胡萝卜基因组编辑的载体含有sgRNA编码基因;所述sgRNA在胡萝卜基因组中识别的靶标DNA具有如下结构5’-N20NGG-3’,N为A、G、C或T;所述胡萝卜基因组编辑的载体还含有Cas9蛋白的编码基因和AtU6-26p启动子;AtU6-26p启动子启动所述sgRNA编码基因的转录。将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应用于胡萝卜育种实践,可以快速转化现有的研究成果,有目的的实现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7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96687.8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洋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该选育方法为以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供体、洋葱自交系为受体,进行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得到洋葱雄性不育系。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洋葱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skiA和中生赤玉选育出5个洋葱雄性不育系,这5个洋葱雄性不育系均表现出与双亲不同的形态:植株生长势强,中日照,鳞茎外皮赤红色,无花粉。本发明提供的洋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育种周期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0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09253.5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及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胡萝卜品种真实性的方法及其专用SSR引物组合。鉴定胡萝卜品种真实性的SSR位点,根据胡萝卜的参考基因组Daucus carota与36份种质资源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所获得;上述SSR引物组合选自:第一SSR引物对至第二十四SSR引物对,分别用于PCR扩增上述第一SSR位点至第二十四SSR位点,分别优选为与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48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5%-100%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可用于对胡萝卜品种进行自种子开始的全生命周期的真实性鉴定,并为胡萝卜种质资源和新品种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9775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85641.5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28个胡萝卜优良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组。引物组由引物对2-7A、引物对SSR-1、引物对FJ816243、引物对2-10H和引物对FJ816249组成。引物对2-7A由序列表中序列1和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引物对2-10H由序列表中序列3和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引物对FJ816243由序列表中序列5和序列6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引物对FJ816249由序列表中序列7和序列8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引物对SSR-1由序列表中序列9和序列10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引物组可以检测待测胡萝卜种子是否为胡萝卜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