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55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22154.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8B21/1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水电枢纽群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属于地质灾害监测和水电工程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水电枢纽群信息采集设备获取滑坡地形信息和水库水位信息;根据滑坡地形信息,计算溃坝过程的溃坝流量;根据溃坝过程的溃坝流量和水库水位信息,采用一维浅水方程,得到洪水演进结果;根据滑坡地形信息,分别采用方格网法和等高线法进行土方量估算,得到总土方量;根据总土方量和洪水演进结果中每一个时间步长内的溃坝流量,计算水电枢纽库容;根据水电枢纽库容和水库水位信息,判断是否漫顶,若是,发出预警,否则,不进行预警。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滑坡监测方法难以全面监测梯级水电枢纽群周围滑坡情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25294.8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水电枢纽群可能最大灾难的分析方法,本发明将梯级水电枢纽群溃坝的产生因素划分为极端荷载作用单元和溃坝影响单元,将水电枢纽溃坝的影响结果划分为承灾体受灾损失单元,考虑极端洪水、巨型地震、堰塞湖、巨型滑坡4种致灾因子的极端荷载组合,通过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梯级水电枢纽群的可能最大灾难的分析方法,利用溃坝影响单元在贝叶斯网络中传递连溃影响,可以简易、科学地计算梯级水电枢纽群连溃产生的对于大坝附属设施及其下游建筑破坏、人员伤亡、生态干扰3种承灾体损失的最大可能灾难,有利于科学量化分析梯级水电枢纽群的灾害影响程度,帮助确定合理的水电枢纽风险控制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6594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87013.X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ocker技术的软件适配方法,属于软件适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编写指令文件,并根据指令文件,利用Docker引擎和跨平台镜像构建工具构建适配于ARM架构的镜像,得到镜像文件;在以ARM架构处理器为核心的操作系统上安装Docker引擎,并运行镜像文件,得到容器;进入容器内部,选择软件的计算模块和软件的计算文件命令运行软件,完成软件适配。本发明解决了专业性科学计算软件无法向ARM架构平台迁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5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15064.3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水电枢纽群大坝连溃风险分析方法和系统。所述分析方法包括:构建梯级水电枢纽群的大坝连溃物理模型、及其馈坝洪水流量计算、馈坝发生情况判断模型,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水电枢纽群中各大坝的坝体材料、库容、坝高、坝顶高程等数据,计算确定各大坝是否发生溃坝或漫顶及溃坝或漫顶发生后的洪水演进情况。本发明的方法适用范围广泛,不需要收集过多的基础数据,计算效率及准确性高,显著提升了梯级水电枢纽群连溃风险防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7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625294.8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水电枢纽群可能最大灾难的分析方法,本发明将梯级水电枢纽群溃坝的产生因素划分为极端荷载作用单元和溃坝影响单元,将水电枢纽溃坝的影响结果划分为承灾体受灾损失单元,考虑极端洪水、巨型地震、堰塞湖、巨型滑坡4种致灾因子的极端荷载组合,通过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梯级水电枢纽群的可能最大灾难的分析方法,利用溃坝影响单元在贝叶斯网络中传递连溃影响,可以简易、科学地计算梯级水电枢纽群连溃产生的对于大坝附属设施及其下游建筑破坏、人员伤亡、生态干扰3种承灾体损失的最大可能灾难,有利于科学量化分析梯级水电枢纽群的灾害影响程度,帮助确定合理的水电枢纽风险控制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8758.7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98 , G06N3/04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水资源应急‑常态管理模式自适应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始监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时空特征;基于特征矩阵进行场景划分和动态阈值学习;采用改进的LSTM网络模型预测系统状态并优化切换时序;基于多目标优化生成决策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和深度学习方法实现了管理模式的智能切换,提高了切换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2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32162.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洪涝灾害承灾体风险预测方法,属于灾害承灾体风险预测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洪涝风险范围、积水深度、积水时间和风险等级,得到洪涝风险图;对洪涝风险图进行网格分割,得到洪涝风险网格划分结果;根据洪涝风险网格划分结果,基于城市土地利用计算非流动性承灾体规模;根据洪涝风险网格划分结果,基于出行起讫点矩阵计算流动性承灾体数量;根据非流动性承灾体规模和流动性承灾体数量,计算洪涝风险范围内的非流动性承灾体风险和流动性承灾体风险;根据非流动性承灾体风险和流动性承灾体风险,绘制承灾体风险图,完成城市洪涝灾害承灾体风险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城市洪涝风险的预报预警对象不够明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98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594421.0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水系综合连通度评价方法,基于多源遥感影响数据,实现城市水系空间结构概化和单元剖分,根据城市水系结构的水流传输路径、功能服务路径绘制城市水系能流图,通过构建城市水系综合连通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城市水系综合连通度以及不同结构、不同类型功能连通度的定量评价,不仅可以评价城市水系结构功能的综合连通情况,同时可以系统识别城市水系结构功能的优势和短板,有助于优化城市水系空间结构,更好的提升城市水系的服务功能,能够有效实现城市水系结构和功能连通性的全面评估,将有助于优化城市水系结构,更好的发挥城市水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88171.7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W1/10 , G06N3/0475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4 , G06N3/0985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化预估未来时期雨水资源量的方法和系统,包括确定研究范围,获取并预处理研究范围内的基础数据;将基础数据分成至少两个时期,针对每个时期,逐一判断每组GCMs降水数据的精度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若符合,则将同期GCMs降水数据替换为未来情景下的GCMs降水数据,并进行降尺度处理,得到未来时期的降尺度降水数据;针对每个时期,根据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确定水文模型参数,并利用构建的水文模型计算未来时期雨水资源量;收集各个未来时期雨水资源量计算结果,进行时空尺度分析,得出降雨频率分布及其统计学意义。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精度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995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811019463.7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设计降雨量和第一降雨量序列;采用非平稳的广义帕累托分布GPD模型,将所述第一降雨量序列调整为与目标时间匹配的第二降雨量序列;根据所述第二降雨量序列和所述历史降雨量序列确定径流总量控制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确定方法得出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准确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