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避难场所提供食物烹煮的加热保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841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32102.4

    申请日:2017-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39/006 A47J3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避难场所提供食物烹煮的加热保温装置,属于灾害应急设施领域。该保温炊具为一种应急大锅,利用加热保温装置作为避难场所临时炊具,通过电能源加热和恒温焖熟的方式提升了食物的制作效率,可以不借助于产生明火的各类燃料进行食物加工;加热保温装置采用蓄电池作为能量来源,这种独立式电源能够满足应急大锅可移动的特点,也能够在电量不足时快速更换;加热保温装置采用不锈钢真空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具有极好的保温功能,制作好的食物在锅内能够持续保持温度,随时为救灾人员和灾民提供饮食保证;加热保温装置除了能为高温烹煮食物保持温度外,还能利用其恒定温度功能为灾区需要的食物、医药等物品提供低温储藏空间。

    一种新型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偏心支撑架

    公开(公告)号:CN10371121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01542.7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一种新型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框架‐偏心支撑架,该双槽钢梁通过梁端封板,与异形柱连接,形成无焊缝全螺栓的连接形式;对无焊缝全螺栓节点施加预应力钢索,形成预应力自复位节点;自复位柱脚预应力柱脚通过加强板来优化柱底部的轴向与水平向的受力性能,防屈曲钢板主要用来耗散地震能量,剪切板是防止剪力过大造成柱底的局部屈服;预应力柱脚的关键构件是预应力拉杆,拉杆的作用是对柱提供预压力使柱与梁紧密连接,从而使柱脚在承受弯矩较小时近似刚性连接,并使其具有震后自复位能力;偏心支撑使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一种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偏心支撑架

    公开(公告)号:CN103711215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701542.7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一种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偏心支撑架,该双槽钢梁通过梁端封板,与异形柱连接,形成无焊缝全螺栓的连接形式;对无焊缝全螺栓节点施加预应力钢索,形成预应力自复位节点;自复位柱脚预应力柱脚通过加强板来优化柱底部的轴向与水平向的受力性能,防屈曲钢板主要用来耗散地震能量,剪切板是防止剪力过大造成柱底的局部屈服;预应力柱脚的关键构件是预应力拉杆,拉杆的作用是对柱提供预压力使柱与梁紧密连接,从而使柱脚在承受弯矩较小时近似刚性连接,并使其具有震后自复位能力;偏心支撑使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可作为避难场所中应急淋浴设施的橱窗

    公开(公告)号:CN102081889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554540.6

    申请日:2010-11-19

    Abstract: 可作为避难场所中应急淋浴设施的橱窗属于灾害应急设施领域。包括橱窗基座(10)和橱窗支架(5),橱窗栏,挑檐(1),所述橱窗支架(5)的立管和挑檐(1)下的横管作为输水管,且横管上预置有水龙头接口(18);所述橱窗基座(10)下面设渗水槽(7)。在橱窗旁边设有应急淋浴设施柜(17),其中包含抗震蓄水池(14)、电加热棒、水泵(16)、淋浴龙头、薄浴帘、厚浴帘、岩棉保温毡,以及发电机和外部电源接口(15),其中,抗震蓄水池与城市应急供水管相连。本发明即可作为平时公园的橱窗又可作为避灾时期的应急淋浴设施,在作为应急设施的同时,满足正常时候的需要。并且采用太阳能作为光源,废水回用的措施,尽量充分利用资源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一种地下空间工程渗漏声呐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836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645438.0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工程渗漏声呐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承载架,在承载架底部安装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承载架进行移动;在承载架上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可升降安装有固定支撑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将固定支撑组件下降至光滑的地面上;在承载架上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可升降安装有探测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将探测组件下降至光滑的地面上,在承载架一侧安装有卷线组件,卷线组件包括卷线支架、绞盘和线缆,线缆两端与声呐探头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该装置能够自动对指定位置处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声呐探头,避免超声波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且具有较好的移动性及检测稳定性,结构简单紧凑,检测的精确性高,实用性强。

    一种地下空间工程渗漏声呐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45438.0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工程渗漏声呐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承载架,在承载架底部安装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承载架进行移动;在承载架上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可升降安装有固定支撑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将固定支撑组件下降至光滑的地面上;在承载架上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可升降安装有探测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将探测组件下降至光滑的地面上,在承载架一侧安装有卷线组件,卷线组件包括卷线支架、绞盘和线缆,线缆两端与声呐探头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该装置能够自动对指定位置处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声呐探头,避免超声波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且具有较好的移动性及检测稳定性,结构简单紧凑,检测的精确性高,实用性强。

    一种石窟寺及石刻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817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527718.5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窟寺及石刻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方法。其包括:S1)基础数据整理,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震信息数据,场地勘探数据,文物本体调查数据,维护资料数据等;S2)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包括风险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风险评估计算方法确定;S3)风险评估分析,包括风险值计算、风险等级划分等;S4)制图成图。为确保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及客观性,在指标赋权及风险评估中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秩和比法(RSR)等多种方法。经实际测试,此方法得到的石窟寺及石刻的地震灾害脆弱性及风险值与实际较为吻合。该方法为石窟寺及石刻的预防性保护提供了有力依据,对减轻石窟寺及石刻等文物的损毁具有积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