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炼油厂含油污泥的调质剂

    公开(公告)号:CN10392256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49252.0

    申请日:2014-04-12

    Abstract: 一种处理含油污泥的调质剂,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该调质剂各组分的成分配比为活性白土20%~40%,焚烧灰20%~30%,玻璃粉20%‐30%,薯渣5%~10%,电气石粉末1%~5%,聚氧乙烯5%~8%。首先在含油污泥中加入调质剂进行调质,同时对污泥进行低频超声波处理,使油、泥充分脱离,油、水充分破乳,再通过沉降最大限度回收上层污油,并将浮油分离出来的固相残渣与煤碳一起作为调质过程的加热燃料使用,所得的焚烧灰也被作为调质剂的配料。由此在保证减少含油污泥产生的危害的同属增大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期最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种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0184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149300.6

    申请日:2014-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Y02E50/30

    Abstract: 一种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低频的超声技术辅助生物破乳剂处理含油污泥,沉淀后去除上层浮油。通过水分分离装置可以有效回收污泥中的原油,原油回收率可达到86%~95%,分离出的固相焚烧后可用作调理剂组分。将剩余的污泥加入调理剂搅拌同时辅以超声波调理,再泵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可最大限度的去除污泥中的水分,经调理后的污泥含水量从80%~90%降至60%左右,泥饼风干至10%时可做成辅助燃料。整个工艺历时时间短,油渣和压滤液都可以循环使用,不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快速、环保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一种利用调理脱水后污泥烧制陶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3943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662705.5

    申请日:2013-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69

    Abstract: 一种利用调理脱水后污泥烧制陶粒的方法,属于环保领域中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以含水率为99.8%的污水污泥为原料,将活性白土、废石膏、园林废弃物、三氯化铁和硫酸铝用作调理配料,以一定的比例按顺序与原料混合均匀,将混合料离心脱水、干燥后直接送入造粒机成型,在特定的温度下预热焙烧,冷却后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陶粒产品。本发明无需对原污泥进行干化、焚烧或研磨处理,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在烧制过程可以充分利用污泥和园林废弃物自身的热值,减少能耗,节约资源。该方法制造的陶粒具有轻质、吸声、保温隔热效果好等性能。

    利用城市给水污泥制备花卉陶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3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62703.6

    申请日:2013-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69

    Abstract: 利用城市给水污泥制备花卉陶粒的方法,属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给水污泥,煤泥、焦宝石、板栗壳和废玻璃等经干燥研磨后按照干重比为30%~50%、10%~30%、20%~30%、5%~7%、8%~1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粒径为6~15mm的球形。经预热焙烧,冷却后制得高性能花卉陶粒。本发明所制的陶粒质轻、表面疏松多孔,可吸附大量水且营养物质保肥能力适中。与砂及木屑等无土基质比较,具有干净整洁,形体美观,质量轻,无污染,可清洗,经久耐用,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等特点。

    利用城市给水污泥制备花卉陶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3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662703.6

    申请日:2013-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69

    Abstract: 利用城市给水污泥制备花卉陶粒的方法,属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给水污泥,煤泥、焦宝石、板栗壳和废玻璃等经干燥研磨后按照干重比为30%~50%、10%~30%、20%~30%、5%~7%、8%~1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粒径为6~15mm的球形。经预热焙烧,冷却后制得高性能花卉陶粒。本发明所制的陶粒质轻、表面疏松多孔,可吸附大量水且营养物质保肥能力适中。与砂及木屑等无土基质比较,具有干净整洁,形体美观,质量轻,无污染,可清洗,经久耐用,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等特点。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固化稳定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7992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10398187.6

    申请日:2012-10-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固化稳定化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室温条件下,将工业废渣、硅酸盐水泥及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污泥固化稳定剂与污泥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后养护3-7天,使得污泥的含水率及强度达到填埋和建筑用土要求。本发明将工业废渣用于污泥的固化,充分利用了工业废渣的独特优势,使固化后污泥达到较好的技术指标,并且以废治废,大幅度降低了工业废渣和污泥带来污染问题和处理成本,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处理。

    一种应用于炼油厂含油污泥的调质剂

    公开(公告)号:CN103922560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9252.0

    申请日:2014-04-12

    Abstract: 一种处理含油污泥的调质剂,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该调质剂各组分的成分配比为活性白土20%~40%,焚烧灰20%~30%,玻璃粉20%‐30%,薯渣5%~10%,电气石粉末1%~5%,聚氧乙烯5%~8%。首先在含油污泥中加入调质剂进行调质,同时对污泥进行低频超声波处理,使油、泥充分脱离,油、水充分破乳,再通过沉降最大限度回收上层污油,并将浮油分离出来的固相残渣与煤碳一起作为调质过程的加热燃料使用,所得的焚烧灰也被作为调质剂的配料。由此在保证减少含油污泥产生的危害的同属增大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期最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固化稳定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7992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98187.6

    申请日:2012-10-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固化稳定化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室温条件下,将工业废渣、硅酸盐水泥及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污泥固化稳定剂与污泥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后养护3-7天,使得污泥的含水率及强度达到填埋和建筑用土要求。本发明将工业废渣用于污泥的固化,充分利用了工业废渣的独特优势,使固化后污泥达到较好的技术指标,并且以废治废,大幅度降低了工业废渣和污泥带来污染问题和处理成本,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处理。

    一种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018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149300.6

    申请日:2014-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Y02E50/30

    Abstract: 一种炼油厂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低频的超声技术辅助生物破乳剂处理含油污泥,沉淀后去除上层浮油。通过水分分离装置可以有效回收污泥中的原油,原油回收率可达到86%~95%,分离出的固相焚烧后可用作调理剂组分。将剩余的污泥加入调理剂搅拌同时辅以超声波调理,再泵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可最大限度的去除污泥中的水分,经调理后的污泥含水量从80%~90%降至60%左右,泥饼风干至10%时可做成辅助燃料。整个工艺历时时间短,油渣和压滤液都可以循环使用,不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快速、环保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固化/稳定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411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04257.4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固化/稳定化方法,属于环境资源领域。将污泥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加入固化材料,并将污泥跟固化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后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滤饼放置在露天养护。固化材料占污泥质量的90%~92%,固化剂为8%~10%;上述的固化材料是由聚合氯化铝(PAC)和工业废料电炉磷渣、赤泥(联合法赤泥)、废石膏配比组成,其比例为15%~25%:25%~40%:20%~40%:20%~30%。固化后的污泥可以有效地将重金属、微生物等固化在污泥中,并且浸出液浓度也可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本发明添加固化剂的污泥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可以为污泥的再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